我现在手上拿的这本书是我的专著《破解中国谜题(Cracking the China Conundrum)》,它的副标题是“为什么传统经济智慧是错的”,这本书最近会有汉语翻译版,它本来是写给西方人看的,但对中国的读者来说也大有裨益,我们也需要思考,中国人对中美贸易的某些传统看法是不是也会犯错。
在书中我特别指出,西方人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惯常理解都是错误的,如果理解出现了偏差,那么在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的时候也会出错。今天我演讲的主旨,就是结合现在的贸易摩擦,辨析一下这些看似通行无误的传统观点。
现在进行的这场中美贸易摩擦是实打实的且亲眼可见的,它不会凭空消失或结束。有一种看法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就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来的,源于他的个人意志,我不这么认为。
中美贸易摩擦的力度和广度在特朗普执政之前的很多年就已经存在了,我认为哪怕在特朗普卸任之后,中美贸易的紧张感依然会持续下去。很多经济学家们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结束中美贸易摩擦,如何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紧张局面?单单美国或者中国任何一方都无法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在演讲的结尾部分我将对此再做讨论。
那么,中美贸易摩擦真的是因为两国长时间的贸易顺逆差问题导致的吗?
美国人的确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还担忧本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大量流失到海外。还有人认为贸易摩擦源于不公平的海外投资政策,指责中国在海外投资领域耍诈,搞不公平竞争,于是贸易摩擦应运而生;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双方贸易摩擦的本质是高科技领域食物链的争斗,并且认为中国政治经济领域内的崛起必然会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
前面我们说到,对于美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关键部门而言,如果你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出台的针对性的对华经济政策必然会出错;还有一点就是两国的公众(public),也就是双方的普通民众不关心经济学家们的具体分析数据,而是按照惯常的理解思路解读中美贸易摩擦,这让局面更加复杂化。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在对世界上几大经济体的贸易顺逆差情况。
这几条线分别代表美国、欧盟、南亚、拉美和东盟(ASEAN)等等。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美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而且在2008年之后顺差额有加大的趋势;中国对欧盟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也出现了顺差增加的情况,但后来趋于平缓而且还有所缩小,那么美国和欧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对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是贸易逆差;世界其他地区曲线则比较平缓,要么顺差多一点,要么逆差多一点。不难理解,中国和这些区域的贸易取决于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如果大宗商品的价格高一些,那么逆差就多一些,反之则相反,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国和印度、孟加拉国的贸易。
这张图的各个曲线分化比较明显,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在如此长的时间段内,并且在可见的未来依然会对美保持强劲的贸易顺差,美国人不满意这个现状,所以要搞贸易摩擦。而且美国人还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和逆差不是个双边问题,因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有顺差也有逆差,但无论如何,即便是中国对除了美国之外的其他地区全都是逆差,却依然能保持对美的高额顺差,此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是问题之一。
美国人把中国的贸易顺差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做了一种因果性关联,双方是紧密相连的,真的是这样吗?当然,这种假定性的因果关系很容易被推断出来。比如两个人做买卖,一方亏了一些钱,那么必然意味着对方赚了同样额度的钱。
但是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两国的贸易顺逆差没有因果性的共存关系。如果贸易摩擦所基于的那些分析框架能说的通,那么双方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调整关税和汇率等等,很遗憾,目前美国人对中美贸易顺逆差的理解是说不通的,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
蓝线代表美国的贸易逆差曲线,红色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曲线。我们看到,2005-2006年左右,是美国贸易逆差额最大的时候,之后逆差额逐渐减少,但是在2003-2004年美国逆差额已经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顺逆额却依然平缓,没有增加很多;所以说,中国怎么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额暴增负责呢?因为这时候中国的顺差没怎么增加多少。
再看曲线的另一端,当2008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显著减少的时候,中国的贸易逆差却开始出现暴增。假如中美贸易顺逆差真的有因果性关联的话,这就说不通了。
而且在2015年之后美国贸易逆差逐渐又有加大趋势的时候,中国的贸易顺差额却在降低。
贸易摩擦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其中一方认为双方的贸易走向严重影响了另一方,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这很奇怪,我把它称之为中美贸易相关性谬误。
第二个问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坚定地认为美国大量的海外投资都流向了中国,顺带着大量的工作机会也流向了中国。
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每年在海外的投资额大约有5万亿美元左右。日本的海外投资,投往中国的占了20%,台湾投往大陆的占他们“海外投资”总额的25%,韩国是15%。那么,大家可以猜一下,美国的这个数字是多少?15%?20%?10?都错了。
我告诉大家答案:1%!只有百分之一,这很奇怪,因为所有人都假定这个数字应该会很高,但现实就是如此。这个数字太小了,小到都让人无法理解。
涉及到中美关系,这是第二个惯常理解谬误,换言之,美国的海外投资正在大幅度向中国倾斜这样一个看法是错误的。
我们来看看这张欧盟和美国在华投资曲线图,红色代表欧盟,灰色代表美国。
我们看到,2008年之后,欧盟在华投资额远远高过美国,看起来欧盟应该比美国更关心对华贸易额的顺逆差问题才对。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何美国对华投资额如此至少呢?
A国向B国投资,必然要分析这个国家为了开拓市场,提升投资环境等等都做了什么。那么,美国都向中国出口了什么呢?
在座的都是中国人,我问你们一个问题,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东西如果分一下类,那么第一大类应该是什么?猜一下,这第一大类占了对华出口总额的20%。
答案是农产品,大豆玉米等等,美国农民当然不可能跑到中国耕种,他们的农产品需要出口,而中国是很重要的出口地。
第二大类呢?电子产品?不对,是波音飞机,航空产品。
第三类呢?汽车?不对。电影?不对。电脑软件?不对。既然大家都在打贸易战,至少应该知道双方都在向对方进出口什么东西吧?但是这第三大类几乎没有人知道。我给个提示,这个东西是美国人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手上经常拿着的,是什么?
答案是垃圾。乱七八糟的日用废弃品通过海运销往中国。
第四类是电脑产品。我们以苹果为例说一下这一类。现在中国各大城市开了很多的苹果直销店,那么苹果公司向中国投资额是多少?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美国的苹果公司向中国输出根本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因为制造业这块已经分包给韩国台湾等地了。
第五类呢?这个第五大类,是最近六七年才开始增长的,甚至往前追十年,这一类的出口额还仍然非常小。当我告诉你答案的时候,你会吃惊,因为这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答案是汽车。
人们往往觉得,在中国不是有很多美国的汽车品牌吗?如果你跑到大街上看一看,别克还有其他通用的牌子满地跑,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出口。别克早就在中国设厂了,落地在中国的别克其实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不是进口的。真正made in U.S(美国制造)的汽车出口到中国的,近些年才开始大幅增长,是什么牌子呢?我提示一下,这个牌子在中国极为常见。
是宝马和捷豹SUV。这些牌子其实都不是美国的,是欧洲的。欧洲人在美国设厂,因为美国人喜欢SUV,然后美国人再把欧洲的这些牌子出口到中国,带动了中国人对SUV的喜爱。所以,事实就是美国人自己的牌子在中国投资很少,反而他们以欧洲代理商的身份在华投资。
特朗普说美国海外投资流失到中国太多了,中国买美国人什么东西了?其实没买多少。但美国人内心却相信这样一个设定,这个设定却是错误的。
美国人说,为了减少我们的贸易逆差,你们中国必须要多买我们的东西。中国人还能从美国进口多少呢?波音?中国人已经有了波音一半的海外订单,洋垃圾?对不起,中国人以后不再进口了,手机等电子产品?美国输出的却是服务而不是产品制造本身;汽车?牌子也都不是美国的。所以,留给中国人买更多made in U.S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贸易摩擦,却和中美双方的贸易无关。这就是问题棘手的地方,当双方都集中在贸易领域发力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美国人说,我们在等中国人对贸易摩擦的回应,中国方面其实也很疑惑,双方可能都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
现在我们进入到下一个议题,也就是中国政治性经济的崛起对美国的挑战。
这些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每年都会做这么一个调查问卷:哪个国家是现在全球最强的经济体?15年前,美国人的回答是美国。现在,大批的美国人都认为是中国。
那么把这个相同的问题让中国人回答,答案是什么呢?中国人回答是美国。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局面,双方都认为对方是最强经济体。谁对谁错?
这个问题对贸易摩擦来说很具基础性。我们通常认为,美国人受教育的程度有多么高,思考问题有多复杂,但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面前,他们犯了错误。那么,把这个问题提给中美两国以外的其他区域的人,非洲、拉美、南亚、欧洲,他们是如何回答呢?除了一个地方的人之外,其他区域的人基本仍然认为美国是最强经济体。这个与众不同的区域是哪里?
是欧洲。欧洲人认为中国已经是引领全球的经济体了,也就是说,欧洲和美国同时犯了一个错误。为何?因为他们都把中国当做一个威胁,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是导致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之一。
看下面这张图,它显示了个体美国人对中国从喜欢到不喜欢的这个过程,曲线越高说明不喜欢的程度越深。转折点就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至此之后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就越来越低,尤其是2012年之后中国开始在亚太地区某些美国的“关键区域”发起挑战,让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越来越负面。
从集体层面到个体层面,美国对中国的总体负面印象也就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并不是十多年前。
这张图显示的是过去200年来中国、美国和欧洲的GDP占全球的分量。
1980年的时候,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最低,从最高峰的33%跌到了只有3%,之后越来越高。我们看这张图的右侧,显示当年的中美欧三大块,占全球GDP的比重越来越接近,这恰恰就是三方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按照这个走势预测,2020年之后,中国将继续走强,而美欧继续走低,中国将甩开美欧一大截。所以,现在贸易摩擦的紧张局面是偶然吗?显然不是。
但是我们再看下面这张图,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科技创造力评比。
我们把美国的创造力设为基准,也就是1,对比一看,中国仍处在一个很低的位置,可以说在这方面中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再看这张图:
这是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的分类,分了纺织、金属、机械制造、化学、电子产品等六大类。从1995-2015,中国这六大类的出口都有显著增长,请大家特别注意图中黄色的这块,也就是电子产品,因为这块尤其涉及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其他经济体,东盟、德国、韩国增长不大,日本严重下跌,美国也出现急剧下跌,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出口下降很多,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技术创新领域是个很大的威胁。
我们再把服务业出口分为八类,如图显示的是这些经济体在这个领域的出口。
这张图明白无误地显示,美国在服务领域,仍然是巨无霸般的存在,虽然有些下降,占据了全球主导性地位,而且明显可以看到,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显然不如制造业。
制造业在十几年前的中美经济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双方在各个领域的比拼进入到新阶段,很多数据显示近年来再争夺制造业的主导地位看起来就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服务业(services)。如果我们再细细观察中美在服务领域出口状况的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显著的区别。在座的人有没有发现?有人已经发现了,没错,中国没有橘黄色这一大块。橘黄色在图中代表的是金融服务,而美国恰恰在这一块表现得极为强势。
有了金融服务这个利器,美国人才能真正挥舞着制裁大棒到处吓唬别的国家,如朝鲜、伊朗等等,背后是美元霸权。占据了全球性金融服务的主导地位,美国就控制了全球的经济,至于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精密度相比之下看起来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了。只要美国拿起金融这个武器,制裁指令一声令下,就可以把某个国家从全球金融体系中隔离开,让某国的经济运营受到致命性的打击。
所以,在制造业的比拼高潮时代逐渐过去之后,中美竞争最最关键的地方,不是什么军事、核武或者高精尖的技术,而是金融。
三四年前,中国真正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也在不停的思考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手段,让人民币变得更国际化,这里又出现了经济学界惯常的理解模式,即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可以松动美国的金融霸权。在此我要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人民币无法成为国际性货币,为什么?极少数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人民币哪怕是在纯技术层面都无法成为国际性的货币。
我们反过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元为何以能成为国际性货币?美元作为国际性货币的一大表征,就是你在全球旅行的时候,走到各大城市,都可以从ATM自动取款机中换取实物性的美元拿在手上,放在包里。毒品贩子们在做交易的时候,大皮箱里也往往装的都是美元。
所以全球性货币的一大准则,就是必须要有全球实体性的存在,看得见摸得着。那么美元又是如何能做到这一点的?有两个方式。
一个是要保持贸易逆差。用美元支付填补这个逆差,但中国现在的势头是保持贸易顺差,不欠别国的钱,是别国欠中国的钱,你怎么把人民币撒出去?第二是要给别的国家拨款(grant),只是一对一的单方面交易也是不行的,比如美国动用武力把某个国家打烂了,中国人跑到这个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再建设,它付钱,中国收钱,这就是单边交易,而不是拨款,没有把钱撒出去。
所以人民币无法成为国际实体性的存在,就在于中国不想维持贸易逆差,你的钱扔不出去,人民币就无法成为国际性货币。现在经济学家们把关注的重点都放在了人民币是如何更方便的兑换(convert)上,兑换这个环节操作倒不是很复杂,复杂的是,怎么让别的国家的人从主观上说,我想要人民币,而不是美元。
接下来一点,我们来谈谈中美两国从业人口划分,美国可以分为四类,而中国只有三类。如下图:
美国的高附加值产业从业人口加上其他服务业,占到了美国就业人口总数的91%。
美国担心的是高附加值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会导致大量的工作机会流向中国,但我们从图的右侧可以发现,中美两国正在同时遭遇产业人口萎缩的现实,这张图没有把欧盟的情况画出来,如果画出来,大致和美国的情况一样。问题的关键是图中上半部分的橘红色领域,也就是美国的高附加值服务业还能不能维持目前的水准。
美国人发动贸易战的一大原因是担忧其国家安全,但他们手中握有金融这个利器,国家安全不是什么大问题。中国想以产业升级为基础,提升在国际上各经济体的存在感,这种努力被美国视为对其霸主地位的挑战,催生了贸易战背后的这条美国人的逻辑链。
黄育川教授在演讲现场
另一点让美国人忧虑的是,中国的海外投资正在多点开花,正在把自身塑造成维系东西方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和枢纽,下面这张图很明显地揭示了这点:
2004-2006年中国的主要海外投资对象都集中在亚洲,现在更加多元化了。BRI(一带一路倡议)从美国的角度看,就是撬动美国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的重要手段,很多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BRI抱有很大的敌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制造2025”计划更是被美国人视为挑战其在高科技领域优势地位的杀手锏。这项计划旨在提高和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那么,中国的科技创新驱动力表现如何?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表,它把创新驱动力划分为四个主要领域。
在最底端的大宗商品,化工业,纺织和电器类这种靠生产率提升领域,这个领域因为和出口压力密切相关,而且国内竞争也压力很大,所以中国在这一块做得很好;以消费侧为基础的互联网服务,房地产业和电子器械,中国开辟了以市场驱动为主的一种创新模式,这一块中国做的也很不错。
但是难点在前面两项,一项是科学驱动型产业,一项是工程技术驱动型产业。后者,中国的表现很不稳定,某些领域还可以,某些领域很差。因为很多工程技术和组装过程密切相关,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复杂。你可以把一架极为先进的飞机和汽车买过来,然后把它拆掉,你能重新再把它原封不动的组装吗?很难。更不尽如人意的是科学驱动型的半导体、生物科学和制药业,当然这一块也受限于西方国家的专利保护。
下面这两张图为了我们展示了另一种面向。我们先看1999年到2014年高科技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图中越往右的国家人均GDP越高,虽然中国目前的人均GDP只能在世界范围内居于中游,但却是唯一一个高科技制造业占GDP比重急速蹿升的国家。作图的时候我特意选了最主要的发达国家和最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发现这些国家对此都做的很差。中国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让西方感到恐惧。
但我们再看另一张图表,这是高科技服务业在同时间段内的人均GDP的比重,中国的增长极为缓慢,而本来份额就很高的美国却依然在不断增长:
为什么我特意点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反差,是因为贸易战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制造业,而忽视了中美双方在服务业领域的巨大差距。服务业才是维持一国在国际经济领域主导型存在的支撑点,很遗憾,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抱怨中国以一种不公平的方式引进并消化了外国的先进技术,没有尊重知识产权,也就是说,他们指责中国偷窃技术。
让我们看一下这张图,这是科技传播和增长模式:
图片的最下方是生产力及其增长,这一点主要取决于国内创新(domestic innovation ),国内创新又分成两大块,一方面来自国内科研和发展,另一大块则来自对国外科技发展的研究和吸收,吸收和转化国外先进技术无非是这么几个途径:贸易合作,海外投资,合理合法地取得海外技术转让的许可,再就是偷窃技术。
西方一直在抨击中国,就是认为中国主要采取了这几个途径中的最后一个——偷窃。
这张图显示的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对国内技术研发和海外先进技术吸收这两大部分的所占比。蓝色代表的是海外技术引进,绿色代表的是国内自身技术的升级和研发:
很明显,一对比就看出来,新兴经济体对海外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富裕国家不太需要从海外引进技术,因为大部分所需技术他们已经有了。
中国是双路并行,国内产业技术升级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都很重要。我们重点来谈谈后者,看这张图就知道中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面的成绩,数据来源自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把它称为技术消化强度(technology adoption intensity),也就是说你要不光有能力引进,还要有能力吸收消化这些技术。和其他国家一对比,这一点中国做得太出色了,和韩国、俄罗斯、巴西、印度一比,中国简直是另一个星球版的存在,看这张图表:
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按照美国的说法,中国一直在耍诈,搞小动作偷窃技术,是不是这样?显然不是,中国是通过什么“魔法”,合法地,也就是不违背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拿到了这些先进的技术?我问一下在座的听众,你们怎么看?
没错,是通过joint venture(合资)。很多国外公司以合资的形式将技术转让给了中国。这不公平吗?中国方面有没有觉得合资对自身来说是不公平?中国对此是如何回应呢?
中国的回应是,我没有逼着你建合资公司,是你自己找上门来的。你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如果你们觉得怕技术外泄,完全可以不踏入中国。如果你试图找一个案例,说中国强迫某国外的企业转移他们的技术,结果是你基本上找不到任何东西。也就是说,中国给了他们充分的选择权。
看这张图,这是2017年的数据,中美企业合作,中国方面有没有要美国求驻华公司转让技术?说没有的占了81%。
说实话这类很多美国企业也没啥高新技术,比如搞餐饮业的等等。在双方接受范围内的技术转让,以及改进型合作的技术转让这两类,中国方面有所要求,但也是经过了双方的认可,这两类加起来占了总合资公司的15%,只有2%的合资企业没有达成技术转让协议。
所以说,我们把合资公司的技术转让问题放在贸易战的框架下去谈,也许只有这2%的企业才是讨论的焦点,可是这类的比例实在是太少,少到都不值得再去深入分析他们为何不同意技术转让。
所以还是先前所讲的,合资公司的规模和技术转让度都是自愿的,你愿意做就做,你不愿意,中国方面也不会施加什么压力。
这张图显示的是这20年来外资在华投资形式的所占比。20年前60%多的在华投资都是以合资的形式,现在这个比例已经降到25%左右,75%左右则是全外资企业:
所以美国指责中国偷窃技术的论点很站不住脚,合资比已经降低到了25%,何况技术转移也是这些合资自愿的。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人眼中的主要经济体的“公平竞赛”印象。像中国和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往往被美国列入“不正当竞争”国家这一范畴中。
再从欧洲的角度看一下,他们认为在华外资企业中有差不多一半遭受了不公正待遇。
这张图显示了中国在过去五年来正在越来越尊重知识产权(IPR),而非相反。2017年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改善度有96%:
我们都知道美国有个所谓的“301调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按照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中国在内的91个国家每年都要发起所谓的“301调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也曾频繁对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贸易伙伴发起“301调查”。这个调查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不合理”或“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加征关税、限制进口等单边制裁。
如果我们把美国的这个301调查30年来的数据做一个综合分析,就会发现哪些国家和地区曾被列入“不公平贸易”名单,后来又被划掉,哪些国家和地区一直在不公平贸易名单上。下面这张图显示中国和印度一直属于“不公平贸易”国家,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曾被列入,但后来都变成了公平贸易者:
这张图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人均GDP。我们看到,人均GDP增长越快,基数越大,被列为不公平贸易者的概率就越小。几十年前,澳大利亚、台湾、日本以及韩国等也是属于这一类,渐渐地他们升级到了另一个范畴。当你还不够富裕,需要引进外资的时候,往往会触发技术知识产权的攻防战,当你足够富裕了,知识产权的攻防战就会从国外转移到国内,当两个中国本土的公司为了“技术偷窃”问题争论不休时,这就没美国人什么事儿。我的判断是,在未来十年内美国认为把中国列入“不公平贸易”行列中,这个阶段不会突然消失。
接下来的问题,让我们回到我演讲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势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做了这样一张图。对未来中国走势的预测我分为三类,一类是假如没有贸易战并且中国经济改革非常理想,以及正常情况下的经济发展,和在贸易战背景下的经济发展停滞三种:
美国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偏离了他们的理想认知太多,所以正在谋划一些惩罚性措施,力图把中美经济关系松绑等等。
下面我展示一下我PPT的最后一页,我把中美经济模式的差异绘制成了一个形象的对比图:
上图黄色的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我把它称之为“中国餐桌”模式;上面是一个大圆盘,下面有一根很粗的圆柱作为支撑。
这个圆柱是一个集合体,党的领导,政府职权,特别经济领导小组和国有银行集合在一起,撑起上面这个大盘——GDP。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就靠这套打遍天下,运营的很好,国家权力牵一发而动全身,集中行动(power collective action )。
下面这个绿色的是西方经济运行模式。一个桌面,下面四个桌子腿——这是分权的。党、政府、国有&私有企业和国有&私有银行是分离的。
当年中国加入WTO和各类世界金融组织的时候,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曾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会逐步从上面的“餐桌”变成下面这个四条腿的桌子,但中国却不为所动。
所以,我对中美贸易战的思考并不是基于什么技术层面的投资、贸易等等,这些都可以相对轻易地被解决掉,而是二者的经济力量(economic power)朝着不同的方向在发展,并无趋同的可能。
美国的经济学家们一看这个形势,觉得不对,开始思考要不要将中美贸易脱钩,因为二者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别太大了。
那么,中国经济大框架的决策者们该怎么做?他们可以从改变普通美国人对中国的固有印象层面上发力,这一点中国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或者他们决心彻底改变中国的经济运行模式,不过我并不认为他们会在这点上有什么谋划。
中美这两艘巨舰的掌舵者都认为自己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都自信接下来的N年规划将会顺利推进,这就让双方陷入了囚徒困境(prisoner delimma),挑衅和报复无限循环。囚徒困境说的就是,如果双方都想把自身利益扩大化,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这和美加、美日、美墨贸易摩擦有本质区别,因为这些国家的体量和美国比还是太小了。
我的看法是,破局的一方并不是中美的任何一个,而是来自第三方——欧洲,欧洲或许是个破局点。为什么我会想到欧洲是解决中美贸易战的关键角色,是因为相比美国,中欧的关系要密切地多。
中美打贸易战,最受影响的其实是欧洲。而且欧洲也没有一个像美国那样的全球超级经济霸权的心结,在经济之外的领域,如南海问题也没有太多核心利益性的摩擦。
所以,中国必须要认识到,解决中美贸易战需要转换思路,把重点从美国移到欧洲,如何在中欧之间达成更多共识破掉中美僵局,当然这并非是个短暂的过程。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就到这里。
(本文为作者10月23日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发表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