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分管农业领导在会上强调稳定恢复生猪生产以保障市场供应,贯彻落实8月21日国常会有关政策方针。加上5月中旬全国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再算上去年11月和12月两次全国非洲猪瘟防控会议,不到一年内政府至少已召开四次有关生猪产业的全国工作会议。
为什么高层如此频密地动态研判和部署一个农业部门政策?
猪肉价格大幅飙升
背景是我国生猪供给和猪肉市场正经历罕见波动,近期突出表现是猪肉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图1中22个省市市场数据显示,8月下旬平均猪肉价格上涨到每公斤33元,超过2011年和2016年大约每公斤30元上下的历史峰值。与2019年初春节前后每公斤不到19元比较,过去半年多猪肉价格涨幅超过七成,8月下旬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到53.3%。
从图形显示近期肉价曲线陡直攀升态势观察,除非发生超常有力的有效干预措施,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势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
资料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猪肉和其它禽肉具有替代关系,猪肉价格飙升对其它肉类产品的替代效应,助推其它禽肉价格不同程度上升。
图2数据显示,我国鸡肉市场价格过去两年上升涨17.8%,去年7月到今年7月上涨8.6%。业内人士认为,鸡肉上涨受到多方面原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是其重要助推原因之一。
资料来源: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
由于猪肉占我国居民肉类消费六成的特殊地位,猪肉价格飙升近来成为社会各界和媒体较多关注话题,政府相应采取消费和市场干预政策。
为对冲肉价上涨对百姓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福利的不利影响,2019年4月起各省级行政区对受猪肉价格上涨影响的群众实施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截止8月底总计已发放24多亿元。此外,截止9月初,少数地区启动属地猪肉市场干预措施,消费补贴、限购、限价等多年少见政策重出江湖。
需求走势相对平稳,市场异动主要源自供给侧变化
我国猪肉市场近期为何发生显著波动?什么原因导致肉价飙升甚至伴随政府出台补贴和限购限价措施?
猪肉供求-价格互动关系演变具有明显周期性,然而近期肉价猛涨受特殊的结构性和非常规原因驱动,具有超出通常猪肉市场周期变动的特征属性。观察猪肉市场供求两端情况,需求走势相对平稳,市场异动应主要源自供给侧变化。
一般而言,在收入提高的特定阶段,猪肉消费会随着人均收入上升而增长。我国收入提升的同时,人口年龄构成、膳食结构和消费偏好也在持续变动,从不同角度抑制猪肉消费需求增长,共同决定现实需求变动。
图3和图4数据显示,新世纪初我国人均猪肉消费有过显著波动,过去十来年人均猪肉消费统计值大体在21公斤上下小幅波动,2018年猪肉总消费量仅微幅增长0.4%。虽然消费需求准确数据还有待深入研究,可以推测需求侧因素不应是猪肉市场近期异动的主要解释变量。
资料来源:人均消费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消费量数据根据人均量和人口数推算
与需求变量走势相对平稳不同,生猪供给侧主要指标近期则发生系统性超常变动。我国猪肉进口占供给比例不到5%,供给基本由国内产出决定。猪肉供给可由两组常识关系入手给以经验观察:
一是给定出栏生猪平均体重,猪肉产出量由生猪存栏数和出栏率所决定。因而生猪存栏数与出栏率,类似于工业部门现实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指标,直接决定现实产出量。
第二,给定能繁母猪每年平均繁育成活仔猪数PSY,生猪存栏数变动由能繁母猪存栏数与生猪出栏数相对关系决定。因而能繁母猪存量数类似于宏观经济分析场合的投资规模变量,制约着生猪产业未来产能变动方向和节奏。
生猪存栏知多少?
生猪出栏率在长期由于技术和管理进步以及产业结构演变会逐步提高,然而短期内相对稳定,因而生猪存栏数成为制约特定时点正常情况下产量变动范围的基本变量。
图5报告的统计部门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十余年生猪存栏数在前五年大体稳定在4.7-4.8亿头规模,2014年以后呈现显著下降态势,到2018年减少到4.3亿头,四年减少5000万头,平均每年减少1250万头。然而2019年生猪存量统计值降幅陡然加大,6月底与去年比较存栏数减少8000万头,2季度存栏同比降幅高达15%。这个降幅远远超过新世纪初年曾经发生的3.5%左右阶段性降幅峰值。
数据来源,统计局数据,2019年是上半年数
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政府农业部门公布相关信息推测,目前我国生猪存栏数实际减少程度可能比上述数据显示得要更为严重。
鉴于相关统计数据不完善对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及时预警的不利影响,2008年农业部门开始独立实施全国范围抽样调查统计生猪存栏及其他农业生产指标。考虑后来农口调查生猪存栏数与统计部门数据出现显著不一致,为遵守官方统计公布规则,该部门仅定期公布生猪存栏增速等信息。给定早先两部门生猪存栏数据基本一致,业内分析人员通常依据农业部门同比增速时间系列数据推算生猪存栏量数据系列。
图6图形显示,2013年以前两部门生猪存栏数据基本一致,此后两组数据出现差离并且差离幅度持续扩大。依据农业部门数据,2019年6月底我国生猪存栏数仅有2.39亿头,比统计部门数据少三成多;截止2季度末前一年我国生猪存栏减少8314万头,降幅为25.8%。
由于数据具体形成方式不同,上述官方两部门生猪存栏统计数据不具备完全可比性,评估两组数据相对准确性超出本文范围,一个折中看法是存栏量实际收缩程度可能在两组数据之间:统计部门数据或许提供该指标减幅上限度量,可能存在低估偏差;农业部门数据可被看作减幅下限,可能存在高估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记者在报道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提出五方面举措稳定生猪生产时,提到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今年7月,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2.2%、31.9%”,显示目前决策层可能着重参考农业部门有关生猪存栏数的动态信息。
生猪生产系统现状:超负荷运转+透支今后生产潜力
如果说生猪存栏量是现实产能指标,那么能繁母猪则是显示生猪产业再生产指标,与现期生猪出栏规模共同决定未来生猪存栏数量。
图7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呈现罕见下跌走势,从2018年7月3180万头下降到2165万头,一年降幅高达31.9%,预示生猪业未来扩大产能将面临能繁母猪数量不足制约。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当然,分析能繁母猪目前存量规模与未来生猪存栏数关系,还要考虑PSY(piglet sow year)即“断奶仔猪数/能繁母猪/年”因素。2014-2015年我国能繁母猪PSY均值约为16-17头,最大养殖企业如温氏、牧原、雏鹰农牧、新希望等PSY在22-26头之间,可见我国能繁母猪PSY具有相当增长潜力,意味着给定其他相关条件提供相同数量猪肉仅需较少能繁母猪存栏量。不过PSY属于长期变量,每年顶多能有几个百分点增长,支持能繁母猪存栏量以大体接近幅度减少。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降幅30%,显然不是由于PSY上升带来的积极变化。
给定出栏生猪平均体重,当期生猪出栏数直接决定当期猪肉产量。图8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猪出栏数为6.9亿头,今年上半年下降6.2%,用这个增速折算全年出栏数会下降到6.5亿头。考虑到猪肉需求和供给弹性较低以及近来猪肉需求变动较小,国内猪肉产出5%-6%下降,加上供给侧主要指标大幅变动引入市场主体预期变化,构成最近猪肉价格急剧飙升的主要解释变量。
数据说明:统计局数据。2019年数据用上半年同比增速推算
最近生猪出栏数降幅远远小于存量减速幅度,前者大约仅相当于后者五分之一,在逻辑上提示近期生猪出栏率大比例上升。图9数据证实这一推论。数据显示,多年来我国生猪出栏率指标在波动中相对平稳上升,显示我国生猪生产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改进以及规模化集约化推进带来效率提升效应。
然而近期该指标突然跳升到多年趋势值以上,这个异常现象显然是在目前供求短缺压力加大环境下,生猪产出系统在市场机制和政策作用下发生的短期调整。
对这个短期调整需从两方面理解。出栏率抬升增加了短期猪肉供给,否则目前猪肉市场价格上涨幅度会更高,对缓解眼下市场短缺压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类似于其他经济部门以远高于100%产能利用率紧张运行难以持续,上述调整显示我国生猪生产系统目前超负荷运转和透支今后生产潜力,需要养猪场和养猪户快速大规模补栏以恢复弥补供求缺口,否则未来短中期供不应求和价格上涨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
观察结果显示:问题出在供给侧
第一,近年特别是过去一年前后生猪存栏数较大程度减少,显示我国生猪现实产能显著降低。
第二,同期能繁母猪存栏数较大程度减少,显示生猪行业未来一段时期扩大产能受到显著制约。
第三,生猪出栏率相对其较长趋势值短期跳升,显示当下猪肉产出处于显著透支现实产能状态。
三方面相互联系的经验事实,可以为猪肉价格近期大幅飙升的市场表现提供解释,并且提示未来短中期价格上升可能进一步加剧或持续存在。
问题主要出在供给侧。
本文开头提到政府在5月中旬和8月底召开两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聚焦“促进”和“稳定”生猪生产以保障市场供应,显然是对症下药的合理政策应对。两次会议主题针对生猪生产关键词,从“促进”悄然转变为“稳定”,一词之差则从一个细节折射高层对形势评估的动态务实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