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数据显示,近几天来,确诊和疑似疑似患者人数激增。但在各级政府通力协作采取强有力措施后,有专家预测,元宵节(2月8日)前后,疫情可能出现拐点,情况会逐步缓解,并过渡到平稳时期。
考虑到此番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传染途径多等特点,近期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各级各类学校延期开学的通知,并要求学校做好开学之后的各项准备工作。政府部门的指导意见通常是相对简略的,学校到底该如何做,却是一个亟需讨论的实践议题。
延期开学,学校的教学工作应如何调整?中高考学生的升学会不会受影响?学生在家应如何开展学习?这类问题在非常时期,都考验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治理能力水平。
先来看内地。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这份文件提出的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
具体的要求和任务目标包括:提高教育的法治化水平,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等。具体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教育治理,则与提升政府综合运用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两方面息息相关。
遗憾的是,无论是政府的治理能力还是学校的自主管理能力,多关注常态下的教育治理问题,未能对非常态比如目前疫情应对状况下的教育治理展开专门讨论。目前,教育治理的讨论仍然主要聚焦在常态下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监督、教育统筹、学校治理结构、现代学校制度、教育决策机制等方面。
未有证据表明,我国现有的制度设计和教育治理措施能够较好地满足当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状态的需要。而考虑到一些地方政府应对本次肺炎疫情时仓促慌乱、准备不足,我们认为,提前准备、把困难想得更多点,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现在,在尚未开学时讨论教育系统应该做些什么,对应对本次肺炎疫情对教育乃至学校系统会产生的冲击,是极其必要的。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教育治理:香港经验
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经历过2003年“非典”(非典型性肺炎,或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英文缩写为SARS)冲击的中国香港地区,其教育部门为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最大限度减少公共卫生危机对教育的冲击,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政策先行,文本指导。
香港特区政府的教育统筹局(特区政府的决策局,专责教育及人力资源培训,简称为“教育局”)将2003年3月之后该局发布的数份有关SARS的指引和通函整合为《校园防SARS手册》,并上传至该局网页,为各学校应对该疫情提供指导、帮助。2004年2月,这份手册修订后重新发布。手册正文为17页,明确规定了应对SARS的组织原则、相应的学校安排,清晰地说明了个人、家庭和学校在应对SARS及日常防护过程中的角色和应对策略,并以多达11份附件和2份表格的形式就度量体温、佩戴口罩、学生和教师登记相关资料的程序等细碎问题提供了详细的说明。
第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第一要义。
《校园防SARS手册》强调,预防SARS的基本原则是“学生为重,学校为本,专业领导,灵活应变”。“学校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御SARS,以保障学生的健康,亦要照顾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强调,注重学校在这一治理过程中的作用,“遇有突发事件,校长应发挥专业领导,参酌本手册建议,灵活应变。”
第三,刚柔并济,注重制度建设带动疫情防护。
刚性制度方面,香港教育统筹局提供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两方面的建议,并就学校卫生消毒措施建立细则,做到全方位的卫生消毒防护。同时也注重通过柔性措施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带动疫情防护。该局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抗击肺炎的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并调整学校的课程,适当加上预防传染病/SARS的课题,鼓励学校用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增加师生对课题的认识和关注,并依靠对真实事件的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探讨在危难中利己利他的取舍、个人对社会责任的逃避或承担等问题。
此外,该局也倡导家长参与,通过家校合作的途径,增强非常时期教育治理的效能。
第四,注重统筹设计,构建课程体系。
除了搭建制度平台,香港教育统筹局也为学校统筹设计了与抗击疫情有关的课程教材,并为教辅活动,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辅活动设计了详细指引。具体包括:
(1)为中小学制作可供教学用的公共卫生资源的相关数据,使各学校能结合自身需求,因地制宜,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剪裁编订,用作各类校本课程的素材,由此增进学生的公共卫生危机意识和抗疫能力,培养他们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2)准备了一套名为《校园齐抗炎》的中小学教辅活动,致力于帮助学校在危机中复原,并以此建立校园中的预防传染病、讲究公共卫生、在危机树立责任感的文化。
(3)充分调动、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建立各类互联网传播平台,开展各类网络教育课程,方便学生随时了解、学习各类公共卫生的常识,做到中小学生对各类传染病和卫生常识问题人人都了解,时时都可了解。而相应的各类教育平台上,针对最新的传染病知识的介绍更新非常及时,相关的网络课程在许多中小学开展多年,成效也很好。
二、抗击肺炎疫情时期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香港教育统筹局颁布上述手册已有十六七年,其中的系统建议及措施为当年SARS疫情防控后期正常的学校教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结合目前抗击肺炎疫情的现状,我们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当前大陆地区各地的实际,思考更适合大陆教育和学校系统的相关措施及对策。笔者认为,教育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防控本次肺炎疫情,降低风险与损失。
第一,以人为本,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香港教育统筹局抗击SARS的相关政策文本中强调,以人为本,是学校布控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应始终坚持学校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御SARS,以保障学生的健康,亦要照顾学生学习的需要。
各级各类学校采取疫情防控时也应注重以人为本,坚决杜绝学校针对疫区学生所实施的污名与歧视,避免对疫区学生的二次伤害。在疫情结束后,学校必须加强对所有受疫情影响学生的心理辅导,既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至首位,也要坚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第二,积极主动布控,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规模庞大,是人口聚集的重要场所,做好此类场所的防控才能保证在学生返校后疫情不重现。
教育部门应联合卫生等相关部门,编制疫情防控文件发放。通过文件明确制度细则,协调个人、家庭、学校的责任,积极主动搭建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体系。同时应注重发挥现有教育治理体系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管理互联网+平台,发挥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联动作用,加快疫情防控信息散播的速度和效率。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非常时期学生学习的正常开展。
不同于其他组织,教育系统的学制安排较为刚性,在延迟开学时之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非常时期的学生学习不受疫情冲击,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
延期开学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开发录制优秀“网课”,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来保障学生可以开展正常学习。同时,应要求各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加快制定特殊时期学生学习及其管理的工作方案,为学生在家期间的学习活动提供资源和管理保障。
利用信息技术,也应注重发挥市场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调动互联网企业积极性,引导它们为教育部门主导下的特殊时期的互联网+教学提供重要的技术和教辅资源方面的支持。
第四,重点保障应届生,注重教育公平。
各类学校延期开学后,中考和高考是学生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许多家长担忧,延期开学会影响应届考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影响他们的升学和高考。
尽管延期开学对常态教育产生影响,且互联网+技术或可有效弥补此过程中的效率缺损,并在非常时期保障学生的常态学习,但由于高考是一个全国性的竞争,延期开学的权力在地方,各地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因此,应该尤为注重延期开学可能对高考学生造成的冲击。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年针对四川高考考生的考试和录取,教育部和各高校当时都有专门的安排。目前,疫情前景尚未明朗,如果疫情万一控制不理想,会冲击到中高考,我们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针对疫区考生要提前有专门的应对措施,防止疫区考生受到不公平对待。
香港应对SARS的经验表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后,不仅在于刚性制度,如卫生清洁、消毒措施的规定;更在于柔性的制度,尤其是应急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开展。
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应及时总结经验,在学校中广泛开展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教育,可以为此设置专门的课程。同时也应通过公共卫生教育适时对学生展开德育,引导学生多层次思考和分析公共卫生问题的来源,组织学生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危难中利己利他的取舍、个人对社会责任的逃避或承担等问题,加深学生对重大疫情问题的思考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