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陈春秀,高考被人冒名顶替事件持续发酵,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她本应在2004年被山东理工大学录取,通过上大学改变人生命运。但是,她的入学资格却被他人冒名顶替,使其与大学梦失之交臂。她因为无缘大学而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而冒名顶替者却在大学毕业后成为公务员。
无独有偶,央视主持人康辉在近期出版的自传《平均分》中披露,他在河北省高考时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但是差点被人利用职务便利冒名顶替。如果不是他的父亲奔走追查,可能也会错失上大学并成就辉煌人生的命运。
陈春秀、康辉等人的遭遇显然并非个案,而可能只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山东省教育厅开展高等教育学历反馈数据清查工作,至少有14所高校公示清查结果,显示242人在2002年至2009年间,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并获得学历。这个结果只是一个省的部分情况,如果对全国所有高校清查,可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如今科技发达和信息充分的时代,一些人会认为这种舞弊案不会发生了。但是最近西南交通大学就发生了一起类似案件,再次敲响了教育公平的警钟。本科生陈玉钰的家长是该校副教授陈帆,他通过私人关系买通教务处的工作人员,为其女篡改成绩并顺利保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虽然涉事人员均被校方处理,但是却难掩此事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管理能力提升,诸如此类的舞弊案相信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们不应忽视越来越多的隐性不公平。由于高等教育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这使高校自主招生和研究生申请审核制越来越流行。
这些改革为社会优势群体打开了缺口,使教育不公平正在以各种看似合法,实则违规的方式在运行,不断蚕食贫寒子弟的受教育权利。比如,一些家庭花钱买论文,使子女违规获得优势。还有一些家庭花费巨资出国留学,通过出口转内销来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维护公平,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的高考和考研制度虽然存在应试教育等问题,但是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教育公平,使考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宝贵的高等教育机会。“寒门出贵子”,一些农村出身的年轻人,正是通过高考而实现了人生逆转。
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却“寒门难出贵子”,来自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子女,很难考上名牌大学。教育部门为此推出各类“圆梦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不过仍然杯水车薪,难以让大量贫寒子弟圆梦大学。
冒名顶替、篡改分数等违法违规案件屡禁不止,说明有钱、有权、有势的家庭,在向贫寒子弟下手,争夺其本就日渐萎缩的高等教育机会。社会向上流动的空间原本就日益收窄,而底层社会仅有的教育脱贫之路,也布满荆棘和拦路虎。这使许多人感到不寒而栗,因为教育公平一旦被打破,就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要想成功实现冒名顶替,必须打通高中、公安户籍、高校招生办等多个部门。如此长而隐蔽的利益链背后,可能隐藏值得深挖的腐败窝案。与此同时,长达十余年的瞒天过海,也意味着冒名顶替者的造假能力惊人。在处处留痕的大数据时代,只有加快跨地区和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加大对此类问题的排除和清理,才能杜绝此类问题反复发生。
此次案件之所以发生在山东省,就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而导致的畸形后果。山东省仅有山东大学这样一所985高校,生源多而高校少的供需矛盾,加之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使一些家庭在高考上动歪脑筋。通过大学扩招和市场化改革,让更多人可以有高等教育机会,是缓解此类问题的可行之道。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顶替的学生成绩很差,但是却可以顺利毕业并考入公务员。这反过来说明中国大学的遴选机制存在问题,意味着高考并非是可以有效分流人才的机制,而只不过是为了相对公平地分配稀缺的教育机会。因此,淡化唯学历论,改变人才观念,也有助于破解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