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5·12行动启示录”课题及丛书出版

  为了及时总结NGO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灾害救援经验,为中国NGO在汶川灾后重建活动以及今后中国的灾害救援中提供思考与行动指南,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并委托了一批具有研究能力的机构和专家,实施总课题为“5•12行动启示录:汶川地震社会响应研究”的项目,研究成果成稿后正式出版,分别为《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响应汶川——中国救灾机制分析》、《NGO参与汶川地震紧急救援研究》、《NGO参与汶川地震过渡安置研究》、《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责任•行动•合作——汶川地震中NGO参与个案研究》、《巨灾与NGO——全球视野下的挑战与应对》等7部著作。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联合其他机构在2009年8月12日-14日召开社会组织5•12行动论坛及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简称5•12论坛暨交流展示会),并在会上重点发布上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和出版工作得到了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的大力资助。

 

  5•12论坛暨交流展示会由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批准举办,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及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联合发起,并由21家知名社会组织共同主办,是2009年公益界最大规模的盛会之一。

 

  选题特点

 

  本项研究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分析框架,据此对NGO参与抗震救灾行为进行描述、解释和反思,并为社会组织灾后救援行动总结指导性规则。

 

  本选题是在全民参与5•12抗震救灾,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业以及社会组织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进行的,本研究课题的成果对促进5•12灾后重建活动和未来的灾害救援活动,对政府的决策,以及中国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发育,都将具有参考和推动作用。

 

  具体内容

 

   《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的社会成长》(萧延中等著)

 

  萧延中: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距今已经一年有余,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的做法和新的现象的深层思考方兴未艾。一场汶川大地震结束了中国到底有没有公民社会的争论,同时它也结束了人们对公民志愿行动的规模和效力的质疑。有人称,2008年是中国公民社会元年,是中国志愿行动元年。大地震的巨痛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催生出了一个现代公民社会的新生儿。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被有力地唤醒,出现了志愿者“井喷”现象,出现了企业公民的自发捐赠热潮,出现了非政府组织大量奔赴灾区与政府齐心协力从事救援和灾后重建的感人场景,出现了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勇于挖掘事实真相敢于进行舆论监督的亮丽表现。

 

  本书以汶川大地震为切入视角,通过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表现突出的一些志愿者、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切片案例研究,观察和呈现“5•12”大地震对中国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或者说,通过“5•12”大地震的实例来证明中国公民社会存在的价值,以及这次突发事件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留下了哪些宝贵的启示,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包括现有政治结构如何接纳公民社会发育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挑战性的行为(如社会运动),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如何建立制度化的对话机制,公共领域与政治体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 《响应汶川——中国救灾机制分析》(邓国胜 等著)

 

  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NGO研究,公共组织问责、绩效与能力建设等。

 

  在“5•12”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提升了政府和社会对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认识,扩大了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影响。但是,在公众参与救灾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汶川地震放大了中国捐赠机制的不足。在救灾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志愿者堰塞湖现象,而且也出现了捐赠堰塞湖现象。在巨灾面前,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施好善的传统美德再次被激发出来,个人与企业的捐赠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并涌现了一大批非常感人的爱心故事。然而,由于中国救灾的募捐主体单一,社会捐赠款物过于集中到少数具有垄断地位的募捐机构。由于少数具有垄断地位的募捐机构募集的款物数量庞大,组织又缺乏能力管好、用好这么庞大的资金和物资,结果在救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管理上的纰漏,被网络或媒体频频曝光,募捐机构所募集的钱越多,公众的担心越大、社会的质疑越多,募捐机构面临的资金使用风险和社会压力也越高,社会捐赠反而成为某些募捐机构面临的最大“堰塞湖”。而在社会捐赠资金使用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矛盾与问题。

 

  汶川地震,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69226人的死亡、17923人的失踪,8451.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无论是汶川地震暴露出的救灾体制和捐赠机制的不足,还是应急状态下逼出来的制度创新,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与总结。

 

  本书通过政策文本分析,解读了中国救灾与捐赠机制的变迁、特点及其背后的政治与慈善逻辑。同时,以“5•12”汶川地震为例,分析了中国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参与状况、存在问题与制度局限,并对中国救灾的募捐主体、救灾款物的使用、捐赠的管理费用和捐赠信息的披露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还介绍了国外的救灾体制,并提出了中国救灾机制从垄断走向开放的新思路和合作治理的救灾模式。

 

   《NGO参与汶川地震紧急救援研究》(韩俊魁 著)

 

  韩俊魁: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NGO、扶贫与艾滋病防治领域的NGO 、政府购买NGO服务以及少数民族。

 

  由于发生在当下,这次震殇必然有别于中国以往发生的任何巨灾;也正是因为发生在当下的风险社会,我们就不能不格外关注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危机被铺天盖地的信息从各个角度加以共时的、全场景式形构。这种形构不仅是实践本身,也是实践的延伸、拓展、再诠释甚至夸大和变形。由于信息损耗少,迅捷的技术使得危机突然平铺在人们眼前,这使得危机后果的严重性可以无限扩大。查阅有关丁戊奇荒、唐山地震的资料可以发现,尽管死亡人数远远超过5•12大地震,但我们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这些历史上灾难的惨烈程度。然而,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汶川地震的破坏性后果让我们触目惊心。在这个意义上看,每个当代危机的亲历者和旁观者都能成为表达主体,但这种表达大都基于对支离破碎现象的体察,于是,各种观点的扭结、个体的彰显、匿名背后对主流话语的轻松挑战使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之间产生极强的张力。汶川地震就是当前现代意义之下的这场灾难本身及其附着意义的总和。因此,这就对危机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本书主要关注描述、分析NGO在5•12特大地震紧急救援阶段的公益行动及其紧急应对机制。从灾害的类型来看,本书仅仅关注地震这一灾种;从探讨的主体来说,本书主要包括官方支持以及有官方背景的NGO、国际NGO以及草根组织。从内容上讲,本书紧紧围绕着NGO参与生命救援及其密切相关的公益活动这一主题而展开。在行动层面,描述、列举这次地震中NGO的公益举措;在规则层面,记录、分析NGO已有的以及在紧急救援中发展出来的原则、程序及框架。全书重点在于梳理、总结NGO在紧急救援中的程序,并进而理解行动与规程之间的偏差。本书希望能够对NGO日后参加地震或其他灾种的有效救援有所裨益。

 

   《NGO参与汶川地震过渡安置研究》(郭虹 等著)

 

  郭虹,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目前的研究集中于公民教育与社会发展、“农民工”问题、社区参与治理、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建设与公共政策等应用社会学领域的行动项目。

 

  本书是对5•12地震发生后,NGO在过渡安置阶段参与抗震救灾的行动研究。过渡安置阶段不仅是受灾群众从“救命”到“安身”的过渡阶段,也是NGO在震后从无准备状态下的主动参与,到有目的有计划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过渡阶段。相对于紧急救援时期数百万志愿者大军的行动声势,NGO在灾后重建中的行动影响力是有限的;相对于政府有着雄厚财物保障的各种安置政策措施,NGO行动的支持力度也是微弱的。然而,正是这些数量不多的、规模不大的行动代表了震后中国社会管理中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新社会现象:社会组织和公民自觉参与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

 

  这种参与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建国以后一切公共事务都由政府独力承担、一手包揽的社会管理模式,使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得以实现;并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通过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同时,这些参与行动也给了灾区群众最直接的社会关怀,“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正是这些来自民间和普通人的关怀和支持,能够给予灾区群众更激励意义的安慰和鼓舞,更有效地激发起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

 

  全书从促使NGO行动的原因——灾区需求和政府目标、NGO行动的环境——集中安置区和分散安置区,NGO的行动内容、行动策略和行动资源等五个方面,分析研究了NGO在5•12地震中参与过渡安置的行动,对NGO的行动经验进了总结归纳,提出了一些带有共性的认识、规则和方法,给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来自实践的经验教训。

 

   《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张强 等著)

 

  张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

 

  废墟上的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是一个空前的系统工程,牵涉从经济建设到社会重建众多的领域,需要面对三个省区到千万家庭无数的细节。对于人类应对唐山大地震、台湾921地震和阪神地震等巨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这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实现跨越式重建,仅靠政府单方面的能力和智慧,显然不足担当,志愿者、民间组织等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面系统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NGO)的专业性、能动性,实现与政府、企业界、灾区民众的有效协同,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灾后恢复重建中的NGO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多元治理框架下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理论模式,并结合有关案例的实践经验分析,研究NGO参与灾后重建的可行路径,并提供系统的行动指南。在研究实施中,采取文献研究、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充分利用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WET)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平台,总结有中国特色的NGO参与工作经验,完善中国巨灾管理体系,并为全球巨灾应对中的NGO工作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 《责任•行动•合作——汶川地震中NGO参与个案研究》(朱健刚 等著)

 

  朱健刚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在“5•12”汶川地震救援以及灾后重建的舞台上,中国的志愿者及其民间公益组织以前所未有的态势登场。据不完全统计,奔赴四川在一线参与救灾的民间组织有300多家,而几乎所有的NGO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到全国各地的参与救灾工作中,而介入的志愿者更达到300万左右。如此众多的NGO和志愿者集体参与,相当于一场规模浩大的志愿运动,并且也迅速形成了公民社会的规模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NGO和志愿者活跃在各个地区,起到了较好的拾遗补缺作用。

 

  2、NGO和志愿者行动在不同救灾或重建领域的参与,使得民间产生自身公益资源循环。

 

  3、NGO和志愿者的集体参与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慈善公益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使得政府在宏观上对民间志愿参与开始采取放宽和鼓励的态度。

 

  4、灾后社区的自治组织以及外部NGO的扎根使得灾后社区可能成为中国公民社会新的生长点。

 

  5、联合行动使得公民社会的合作出现主流化。

 

  6、合作行动背后共同的责任意识得到充分表达。

 

  与以往显著的不同是:NGO普遍采取联合行动,这种联合行动不但有NGO之间的联合,NGO与志愿者之间的联合,也有NGO与地方政府的合作,NGO与解放军的合作,NGO与企业的合作。责任产生行动,行动孕育合作,“联合行动”及其背后的合作精神,成为整个抗震救灾中最关键的主题词。

 

  本书的研究侧重于对建构合作关系的行动逻辑的分析。

 

  组织的行动者是在怎样的组织文化脉络下要求合作?他们如何评估自身和潜在合作伙伴的资源基础?他们又如何在自身的价值使命、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下选择行动的策略?这一类思考是我们力图研究的合作者的行动逻辑,这一逻辑分析将围绕三个方面来讨论:合作资源、合作环境和合作策略。

 

  根据对中国NGO类型的分析,本书的课题组依据两方面的维度来选择个案,以便于理清它们的发展状态和特点。这两方面的维度是:组织背景(国际化程度与本土化程度)以及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为此选择了四类组织个案,第一类个案集中在与政府关系密切、本土化程度较强的组织,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第二类个案选择与政府关系密切,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组织,例如乐施会和小母牛。第三类选择与政府关系疏远,本土化程度很深的组织,例如自然之友、民生合作社等。第四类则是与政府关系疏远,受国际影响较深的组织,例如圣爱、爱白等。

 

  本书根据这一分类,通过对这几类个案的研究,力图描绘出NGO合作的全貌,并进而分析其基本的合作逻辑及其内在冲突。而本书选择的20余个个案并不是因为它们可以“代表”所有的组织,相反,每一家NGO个性如此突出,其实都很难被另外一家NGO代表,选择这些个案更多地是基于对典型性的考虑。换句话说,选择它们,是因为在它们身上有某种典型性的特质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合作这一主题。

 

   《巨灾与NGO——全球视野下的挑战与应对》(张强 等编著)

 

  张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

 

  本书希望通过对全球灾后重建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进行梳理,特别是对全球重大灾害中NGO参与灾后重建的方式、优势、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让更多人来认识NGO,了解NGO,并积极地参与到NGO的志愿工作中,推动我国在风险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课题组广泛地研究涉及全球重大自然灾害的官方公布文件、国内外有关学术出版物、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关于所涉及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和灾后重建的文件和相关出版物、联合国其他机构的相关出版物以及一些全球NGO的出版物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重点案例进行剖析,从而总结全球社会在应对巨灾中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为我国乃至国际的NGO发展提供借鉴。

 

  全书透过对全球数次巨灾应对案例的分析(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不同的巨灾类型),真实呈现NGO在这些巨灾中的工作情况,并通过NGO在应对巨灾中的优势与定位、功能与服务、局限与挑战三个维度来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经验。例如,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因此建立有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社会体系。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后,NGO在救援,特别是震后重建中的突出表现超乎人们的想象,其经验对后来的地震灾害应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遭受强龙卷风袭击被毁的美国中部堪萨斯州格林斯堡镇,在巨灾过后,通过政府、居民、NGO等多方力量的努力,正在以一座生态友好、完全采用洁净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型新城重新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当巨灾由单一国家升级至区域性的灾害,NGO也从本土化救援重建走向了区域化、全球化合作的道路。在2004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中,最主要的几个受灾国家均是较为贫困、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国际组织、国际NGO和本地NGO投入到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中,不仅成为受灾地区重建的重要力量,而且也一定程度改变了受灾地区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受灾地区的发展,对其经验的总结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些经验的总结对于我国NGO的发展和面对巨灾的能力都将有巨大帮助。

 

  NGO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应对巨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势必将随着公民社会和民主化进程的发展,随着能促型政府治理模式的深化,随着人类应对风险灾害能力的提高,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启示录  启示录词条  课题  课题词条  丛书  丛书词条  行动  行动词条  出版  出版词条  
公益

 DonorsChoose:你提案...

 DonorsChoose办公室里架设了一面貌似股市涨跌的电子看板,这里即时呈现资助金额分秒、长期变化的情况,从中也可看出资金来自美国哪个区域。&nb...(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