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社工”:政府包揽还是民间自办?

    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专门性的社会服务工作中。2007年起,南昌市青云谱区作为江西省首个全国社会工作者试点城区,引入“社工”介入社会服务工作。

老城区来了“社会工作者”

  

    7月18日11时,南昌市青云谱区象湖社区低保户熊庆华家传出阵阵笑声——陈旧、拥挤的房间里,23岁的刘少如和13岁的熊美琴正玩着游戏,其乐融融。

  熊美琴是熊庆华的女儿,从小患有脑瘫;刘少如是象湖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小孩行动不便,没有朋友,非常孤独,以前很少说话,更别说发自内心地去笑。”熊庆华感慨道,“自从女儿认识刘少如后,性格变得很是活泼;小刘不但有耐心,且懂得我女儿的心思,有办法让她开心。”

  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困难群体,这是刘少如打开孤僻女孩熊美琴心门的“秘诀”。作为一名“驻扎”在基层社区的“社工”,2008年从江西师大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刘少如的专长,便是与身有残疾或是单亲家庭的小孩沟通,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孤独心理,重新找回自信与快乐。自去年11月4日来到象湖社区后,他定点服务的“特殊人群”已达70余人。

政府“减负”,

为社会添彩

  事实上,城市“社工”组织的兴起,正是市场经济兴盛后,城市居民由“单位人”、“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型背景下的必然需求。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前,城市居民的个人或家庭问题均由单位处理,而在成为“社会人”后,这些问题也便推向社会。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往往花费大量时间穷于应付,但由于时间或是专业技能的不足,并不一定能处理得当,交给专业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处理,却是适得其所。

  正对南昌“社工”进行跟踪调查的江西师大社会学学者冯小林认为,“社工”不但已成为政府的“减压器”、社会关系的“润滑剂”,还因为其专业化的工作手段,不断丰富着市民的生活,正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多元、更和谐。

政府包揽还是民间自办?

  “社工”与“社工”组织以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为政府“减压”,无疑契合我国“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趋势,可谓因时、因势而生。

  但就南昌“社工”而言,其在现实中的身份却颇为尴尬。

  来自青云谱区的一份分析材料显示,目前该区70多名社会工作者,全部由区民政局管理。他们中间,除少数人是由民政局招聘的专职人员外,多是来自于基层的社区干部。显然,目前在南昌兴起的“社工”完全由政府主导,政府包揽,这与目前香港、上海、深圳等城市由政府、社区、企业向独立的民间“社工”组织购买“社工”服务的运作模式大相径庭。

  就此,冯小林表示,在“社工”服务的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引导很有必要,但南昌“社工”要发挥更大作用,建立规范、独立的民间“社工”组织应是个大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工”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才能真正让政府从繁杂、琐碎的社会事务中脱身而出,将精力集中在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文化建设等领域重大事务的处理上来。一些常规性的社会工作,政府以后完全可通过购买“社工”服务来实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工  社工词条  自办  自办词条  包揽  包揽词条  民间  民间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  
公益

 通过公益行动展现雷锋精神

 央视网(记者张文迪 报道)在学雷锋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发展简报》主编刘海英女士接受了央视网记者的采访。她表示,雷锋精神对她而言是儿时一种温暖的回忆,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