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业已融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当前越来越热的话题。
虽然哥本哈根大会还有数月才拉开帷幕,但中国NGO们的行动早已开展得热火朝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国际扶贫NGO组织乐施会获悉,该组织将于本月月底启动一项名为“I DO”的行动(点击查看该活动详情),旨在支持中国政府谈判立场,而据乐施会气候变化项目官员李宁向本报记者介绍,他们一直强调,各国应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达成一个更公平、公正和惠贫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并要求发达国家每年至少应提供5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推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乐施会的动作不是个案。本报记者多方了解到,早在今年年初,由国内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就针对哥本哈根大会,联合绿家园、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地球村、绿色和平、乐施会、行动援助等NGO,共同起草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下称《立场》)。自然之友中国民间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组协调人窦丽丽告诉本报记者,《立场》的草案已经拟定并正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这一过程将持续到9月份,最终定稿将在国内和哥本哈根同时发布。
中国民间组织向社会表达自己的公民立场已有渊源。自然之友调研部张伯驹向本报记者介绍,早在2007年巴厘岛会议期间,中国民间组织就气候变化发出《立场》,这是中国NGO第一次做此类尝试,当时在呼吁国际上政府方的谈判代表以气候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气候变化中的弱势人群、提供更多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之道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曾有国际NGO根据我们的《立场》修正了他们的诉求,”“今年还是希望能起到这些作用”,张伯驹说,今年的《立场》草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联署NGO正准备扩容。
除了上述公众倡导型项目,NGO预热国际气候谈判也做了很多研究性的基础工作。比如上述项目组正在承担一项名为《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报告,记者独家获悉的草稿显示,报告的主要观点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灾难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打破以前的领域划分,进行整体综合的规划,民间组织在这方面应该进行先验性的探索。应对气候灾害需要有关各方的通力协作,包括政府各部门、私营商业机构、社区和NGO。而公民社会尤其是NGO的作用,不仅仅是向民众传播气候风险的信息、促进交流和沟通以及行动倡导,还包括对灾害应对的优先措施和有效性进行及时的反馈。
此外,在6月份,绿色和平和乐施会联合发布了《气候变化与贫困》的研究报告,7月7日,乐施会总部发布了题为《科学证据的应验——气候变化,人与贫困》的研究报告,从世界范围内关注贫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此前地球村相关负责人士也曾对本报记者透露,该机构相关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将于7月底出炉。
点击查看自然之友等机构发起的: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草案)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