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笔者受邀赴日本参加亚欧国际环境论坛第七次圆桌会议,会议地点在神奈县的叶山,位于关东平原的乡下。日本城市、乡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做法和成果,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可以说,环境清洁是日本这个国家最大的特色,在马路上几乎看不到飞着的纸片和塑料袋,农村更是出奇的干净。城市里很干净,乡村追求原生态,与城市差距很小。单是这些整洁优美的环境,就够我们追赶很多年了。
从城市来说,城市里的垃圾是严格分类的,分时段收集垃圾。外国人刚来日本租房子,中介机构会给你一张收集垃圾的详细说明书,要求你自觉按照上面所说的给垃圾分类,放到指定的地点。
从乡村来说,农田很少有白色农膜覆盖。他们采取传统的有机耕作,生产所谓高端的有机产品,实际上搞的是现代技术装备下的传统农业。稻田几乎是能够欣赏的一幅幅油画,整洁利落,没有粗暴干涉的痕迹。严格控制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生产的产品是东京等大城市的抢手货。农村见不到传统的“三堆”(粪堆、柴堆、垃圾堆),垃圾是分类管理的,有机垃圾经过处理还回了农田,仅定期收集那些不能降解的塑料制品垃圾。农田地头就是森林,多样化的本地森林既美化了环境,又保护了农田。
最令人惊奇的是动物养殖场,那些牛羊几乎享受到人的待遇。笔者走进了一家肉牛养殖场,棚舍高大,木结构,饲料槽也采取传统的木制品。动物活动的地方没有用水泥硬化,而是用锯末、农作物秸秆粉碎物以及部分沙子铺撒在地上。动物粪便与这些物质混合在一起,清理后在专门的棚舍里发酵,变成优质的有机肥。由于牛舍高大舒适、通风条件好,粪尿等得到及时处理,所饲养的牛身上见不到粪便的痕迹,也几乎没有什么臭味,牛身上很少见到苍蝇。在这样的环境下,动物生长健壮,许多肉牛估计在1500至2000斤之间。
粗饲料来自稻草等传统的农作物秸秆,精料来自豆腐加工厂的下脚料,然后配置必要的养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光合产物得到最大的循环利用。当然,他们不排斥机械,拌料和清理粪便是专门的机器来干的。一个小伙子可养100多头牛。
日本的农舍多采用转木结构,有些甚至保留了茅屋,房舍内部同样宽敞干净。笔者走进了两家,其中一家是传统的手工艺匠人,用竹子编织各种工业品,还制作比较复杂的轿子,这些几乎成了城里人家的收藏品,该农户还建立了一家竹制品博物馆。另外一家,有绘画的传统,绘制的图片很精美,部分制作成了明信片发行。从这两家农户的艺术修养看,日本的农民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素质很高的日本中产阶级以上公民了。
不过,日本的农业也有问题。同中国一样,农民愿意进城谋职业。在日本北部,一些农田撂荒了。政府、科学家和农民一道,研究如何恢复农业。政府有专门的资金。发展有机农业,就是一个重要的出路。
日本人将技术发挥到极致,大到火车、汽车,小到家庭里的热水器,每个细节做得很好,很少粗制滥造,使用的年代久远,实际上是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日本出口给中国的汽车并不是最好的,我们在国内花重金买来的日本车还不如日本街头跑的出租车。出租车的牌子是丰田的,但里面的设施舒适程度尤其操纵装置比国内跑的有的丰田车要领先好几年。
日本从中国进口许多东西,尤其原材料,甚至中国的沙子、石头、泥土他们都要。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听说,日本从中国进口刺槐叶,然后粉碎,说是提取什么化工原料,让中国尤其山东一带的刺槐遭受了一次劫难。这样的亏我们吃过无数次了。
中国当发展自己的实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金,不见得什么都搞原始创新。将已有的技术利用好,多制造精品就是最好的创新了。科技界大量浪费纳税人的钱财,做所谓的接轨研究,这样的现象不应当继续下去了。
说到最后,我们该怎么看日本在资源、环境领域的成绩,该怎么学习?这是一个综合问题,除了在认识问题上,日本实际上是有一整套城乡机制来保证这一点。尤其是通过这种机制,实现了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这种机制的重心是农产品的高定价机制。当然,这种高定价也是通过高品质来实现的。好的环境生产了好的产品,好的产品卖了高的价格,高的价格支撑着乡村的收入并维持好的环境,他们已经实现了这种平衡和循环。
对于中国来说,在认识和机制上我们可能都要前进。不过这可能非常艰难,自上而下,尤其是当前的经济危机之下,我们想得更多的是经济发展。
(作者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