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举办“汶川地震周年论坛”

         2008年被称为“公民社会元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紧急救援及灾后重建,形成了中国乃至人类灾难救援史上慈善捐赠和公益志愿行动的里程碑。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主办、世界宣明会资助的“汶川地震周年论坛:公民行动研讨会暨《汶川公民行动报告》新书发布式”于5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教授在开幕辞中强调,本次论坛在对这场特大的自然灾害作周年纪念的同时,更是旨在共同思考和总结在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中的全民参与和志愿行动。论坛分为“紧急救援行动”、“重建家园行动”和“新书成果汇报”三个专题,由王名、邓国胜、刘求实三位老师主持。

       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分别从政府、民间的视角对地震中紧急救援的经验和缺陷做主题发言。王振耀总结了汶川地震紧急救援中政府在应急机制、应急政策、灾情报告、社会动员、应急体制方面的五大经验,同时也指出我国在巨灾预案、应急装备和组织、安全标准体系、规程和守则四大方面存在缺陷。汪永晨从爱心需要聚集、爱心需要管理、爱心需要空间、爱心需要问责、爱心需要向专业化演变、爱心行动影响公共决策六个方面探讨了民间力量的空间。

       第二专题中,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王亦庆,中国兔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YBC创业导师任旭平,四川维德有限公司副总裁,YBC维德服务站主任导师赖宏,北川蓄兴獭兔产业带头人、YBC扶助创业青年付贤华等三位来自四川灾区的代表,分别从NGO和企业的角度分享了其在灾后重建中的行动模式和成果。王亦庆就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在四川灾区的重建项目“乐和家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灾区代表描述了地震中的亲身经历,并从产业扶贫、创业扶持式发展性援助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的重建理念。

      汶川地震之后的一年中,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的师生组成课题组,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整理、问卷调查分析、实证案例调研和相关的政策与制度研究,形成了近50万字的《汶川公民行动报告》。该报告的两位重要作者韩俊魁、陶传进在第三专题中分别对该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观点进行了汇报。在观点汇报中,陶传进着重指出了救灾捐赠中募捐组织的公信力问题以及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中NGO自身存在的专业性缺失等缺陷。

       中国民间组织促进会秘书长黄浩明、世界宣明会中国办事处执行总监王超、国务院法制办处长朱卫国先生、社科文献出版社社科部主任王绯等嘉宾对主题演讲进行了点评和探讨。来自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等十多家NGO代表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媒体代表、企业界人士、高校师生近百人参与了此次论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汶川  汶川词条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词条  地震  地震词条  研究所  研究所词条  举办  举办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