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8日,北京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公益面对面”系列沙龙的首场活动在NPI北京办公室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基金会的嘉宾与北京恩派的孵化机构和新一年申请孵化的初创机构共同探讨了“草根NGO与基金会的沟通与合作”的话题,沙龙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18日下午,NPI北京20平米的会议室里满满当当坐了30几个人,来自赠予亚洲的肖蓉女士,阳光文化基金会的高广深先生,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李玉生先生和乐施会北京办公室的高天先生担任本次沙龙的嘉宾。沙龙活动吸引了孵化器壳内外20几家草根机构的参与,在主持人恩派北京总监宋波的引导下,大家就草根组织在与基金会的合作中共同面对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沙龙共分为三个主题,高天首先就“草根NGO与基金会的关系定位”问题展开发言,他将两者的关系分为三种:资方有明确的资助目标和范围,主动寻求帮助实现目标的操作者;资方有既定资助目标却不确定要如何操作;资方和执行的NGO一拍即合,目标人群确定,共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就这一话题,视野中国的负责人杜洋与大家分享了视野在与基金会合作过程中的感受,面对不同的基金会,草根组织的自我定位和战略也不同。
第二个话题是“如何明确基金会的策略和对好项目的定义”。肖蓉女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在国内活动的基金会的分类,并从技术层面讲解了什么是好的公益项目和如何写好项目计划书。高广深先生凭借丰富的公益经验,与大家分享了中国慈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不同资方的策略和需求,强调草根组织在申请项目时应更多的从受益人的角度出发并且保持与资方及时畅通的联系。瓷娃娃关怀协会的负责人王奕鸥从草根组织的视角出发表达了该机构在申请基金会资助时遇到的困难,请各位嘉宾会诊。
最后这个话题也是很多草根组织共同面临的困惑,“如何获得基金会持续的资助”。在申请资助的过程中,很多机构发现一个好项目得到基金会一两年的资助后就没有了,或者审批周期过长,项目必须开展但钱还没有落实。针对这些问题,李玉生先生做了清晰详尽的解答。他说要申请到持续的资助,草根机构的申请项目应符合机构宗旨,保持与资方良好的沟通,了解资助者的资助方向和重点,分期资助的项目有所创新,并且了解基金会的可持续资助思路。从民间组织自身开源角度来讲,应做好自身的机构治理,注意并拥抱大趋势,机构社会企业化,管理好客户并抓住机会与公募机构合作。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的创始人陆晓娅与大家重点分享了他们如何处理项目申请和基金会审批的时间差问题,歌路营为此放弃了一些项目但也从中发现了自己今后应当改进的地方。
本次活动为基金会和草根组织提供了一个近距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参会的嘉宾和NGO畅所欲言,从各自的视角表达了草根组织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更好的与基金会平等合作,以获得更多更持续的资助。“公益面对面”是北京恩派孵化器的一次新的探索,参与者普遍认为这种对话形式十分有效,建议NPI今后应多多举行类似的沙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