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上海有600万户的家庭,三分之一家庭有潜在用工需求。
工资水平低、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得不到平等与尊重……当家政服务行业人员面对这些问题时,上海却有约200万户家庭有用工需求。目前,上海家政服务业从业人数约45万人,服务于90多万户家庭,按照一名家政工服务于两个家庭的比例计算,上海家政工还有55万的缺口。
昨天,在家庭服务业与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上,上海市妇联公布了《上海市家政服务业概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根据调查显示,上海有600万户的家庭,其中有三分之一家庭有潜在的用工需求,家政服务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但是,目前的家政服务业却面临市场监管真空、服务机构鱼龙混杂、雇用家庭和家政服务人员权益保障渠道缺失等问题。
仅20%雇主代买综合险
上海市妇联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劳务社会化程度的日益加剧,最近10多年来,上海家庭对于家政服务员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上海家政服务业从业人数约45万人,服务于90多万户家庭,60%的从业人员是来自上海周边的安徽省、江苏省农村地区的中年妇女。
家政服务员的平均月收入低于本市的最低收入标准,参加过培训的要比未培训过的收入高出10%左右。与此同时,全市约有3000家家政服务机构,90%以上的主营业务为中介业务。
一项针对650个在沪家政服务员及其被雇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亲戚朋友介绍的家政服务员占五成以上,居委会、物业等社区服务牵线的占两成,而通过中介机构的仅占20%-25%(其中大多就近随意找一家非正规保姆介绍所);仅20%的家庭购买过政府推出的家政服务员的综合险。
仅3%和雇主签劳动协议
上海家政服务市场合同签约率很低,据之前的调查显示,只有3%的服务员和雇主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协议书。不仅劳动合同的制订和监察成难点,还助长了“一条板凳、一个电话”游勇散兵式的无证非法中介机构在低水平、逃税基础上的恶性竞争,使职业化、规范化的派遣服务公司的发展面临挑战。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徐安琪教授指出,家政服务员有受教育少、家庭经济困难、未接受培训和无劳动合同的多、流动性强、维权意识弱等特点,而且大多为钟点工并服务于多个家庭,她们大多只想多挣钱而不期待多休息,大多生存压力大、时间紧,既不了解各种服务信息,也无暇参与培训或结社,一旦权益受侵犯常一走了之另找雇主。
86%家政工渴望“被尊重”
另外,家政服务员在旧上海被称作“佣人”,这种起源于“主人-佣人”从属关系的雇佣双方,通常造成对家政服务人员的歧视。上海曾对650个家政服务人员及其被雇佣家庭进行调查,其中86%的家庭服务人员强调“用户应尊重服务人员的人格”。
上海市妇联有关负责人建议,上海家政服务业要健康发展,要让家政服务市场政府监管逐步归位,家政服务市场行业自律要逐渐形成,同时,家政服务市场培训力度要逐年加大。但徐安琪指出,如何在合同中保障家政服务员的人格尊严并使之具有操作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