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世界志愿者日,在这一天,由北京高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组织“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以下简称“安全帽”)倡议将这一天作为中国的建筑工人关爱日。
这一天,清华大学附近的一个工地上分外热闹,安全帽邀请了工地的工人和高校的一些老师和嘉宾参加关爱日的启动仪式。“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建筑工人这个群体,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媒体,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宣传的效果并不如我们当初所期待的那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章正(应对方要求使用化名)对记者表示,“可能媒体有媒体的角度,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继续关注这个群体。”
章正今年研究生毕业,正准备考社会学的博士,自去年年初为了准备毕业论文而接触到建筑工人这个群体之后,章正的视线就再也没有离开,同时他也成为安全帽的组织者之一。
开放式的志愿组织
安全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有没有具体的负责人呢?章正表示,“其实我们就类似一个开放式的社区,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把你约束,你有兴趣就来,没兴趣就走,志愿服务本来就是如此。”安全帽是由北京高校大学生组成的松散的志愿者网络,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开展调研和志愿服务,目标人群主要是建筑业农民工。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学的是社会学,可能会为了学习需要去建筑工地做一些调研,并没有意识到要去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了建筑工人的生存情况之后,情形就不大一样了。”章正说,“后来参与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大家认为我们总要有一个组织的名字才行,后来想想就叫‘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吧,安全帽代表了建筑工人,大学生是我们这群人,我们又是志愿者,志愿者又是流动的,这个名称太长了,因为关键词太多了。”
安全帽的志愿者们深入到工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工地状况,体验工人生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工作,包括宿舍探访、电影放映、图书捐赠、文艺演出、普法宣传等活动,受到广大工人的热烈欢迎。粗略统计,目前参与过安全帽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已经有上千人次。
“安全帽的理念是,小行动+很多人=大不同。我们坚信,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只要每个人都能奉献一份爱心,做出一点善举,这个世界就能够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梁自存对记者表示。
梁自存被称为安全帽的“秘书长”,也正准备继续考清华大学的博士。“秘书长是大家叫起来的,其实这个秘书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秘书长”,梁自存笑道:“我不过是积极了一点,负责了一些日常志愿者的联络工作,组织学生去工地探访。”
安全帽的志愿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有许多高校老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担任安全帽的顾问,对安全帽的活动给予指导。安全帽和中国志愿者协会合作,对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进行注册。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建筑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领域,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统计,建筑业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三分之一。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截止2008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3亿。这就意味着,全国有几千万的建筑业农民工。
“建筑工人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农民工,他们却是弱势群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他们的权益,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工人的弱势群体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他们常年在城市从事最苦最累的工作,权益得不到保障,仍然遭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社会上普遍存在一些偏见和歧视,他们的劳动价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章正说。
2000年之后,高校成立了很多关注三农问题的学生社团,开展了大量的公益活动。“但是对于建筑工人这一个领域关注的却很少。”章正表示,“我们认为,当前的建筑工人是农民工群体中规模最庞大、工作和生活条件最差、最需要理解和关心的群体。”
安全帽将自己的服务对象定位建筑工人,并用实际行动尊重建筑工人的劳动价值,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其实我们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捐图书,和他们聊天,送文艺送电影等等,”章正说,“他们也知道我们仅仅是学生,做不了更多的事情,比如讨工资这件事,我们做的只能是帮他们讲解法律条文,告诉他们应该找哪些部门解决问题,而工友们也不会期望我们代替他们讨薪。”
虽然学生做不了更为实际的事情,但仅仅是捐赠书籍和放电影已经让工友们欢喜雀跃。“对大学生来说,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书刊杂志被闲置或者扔掉,这些杂志并非完全高深莫测,有些建筑工人也能看懂,也很感兴趣,尤其是诸如《知音》、《读者》这样的大众杂志,还有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图书。把这些图书收集起来,送到工地上,送给建筑工人,就能够变废为宝。他们很需要书籍,书籍是工地上稀缺的东西。”章正说,“他们也喜欢看轻松的电影,比如武打之类的,每场都是爆满。”
而宿舍探访是最基本的志愿活动。志愿者进入工人的宿舍,近距离接触工人,和工人交流,给工人带去的是尊重与关爱。“对建筑工人来说,大学生能够进入宿舍,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他们从心里面感到温暖。因此,当志愿者们进入工地宿舍时,无不受到工人们热情的欢迎。”章正说。
目前,安全帽还组织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跟随建筑工人回到他们的家乡进行下乡调研,主要是河北、河南等民工输出大省。截止目前,安全帽共组织下乡调研10 余次,参与的学生志愿者达到上百人次。
倡议设立建筑工人关爱日
“我们希望每年在12月5日这一天举办关爱建筑工人的活动。”章正说,“当然我们的目的并不止于此,而是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群体。”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建筑工人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和偏见,这主要是处于刻板印象,对建筑工人群体缺乏了解所致。这种歧视和偏见反过来又使得建筑工人和主流社会更加隔膜,没有办法融入城市生活。
“广泛宣传关爱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建筑工人,走进工地,走进建筑工人的生活世界,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倡议设立建筑工人关爱日的初衷所在。”梁自存说。为此,北京各个高校的社团进行了广泛地动员,利用海报、图片展、新闻稿、纪念书签、举办讲座等各种方式展开宣传,从大学生入手,改变社会对建筑工人的态度。
“我想说实际上我们整个社会亏欠农民工太多。设立建筑工人关爱日是一个非常好的起步,虽然是晚到一点。我为这样一个节日的发明感到非常开心,因为这确实是一个节日,给我们比较抽象的关爱日赋予了非常有意义的具体的内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说。“其实我们的老师,包括一些熟悉了的工地上的包工头,都是非常支持我们的志愿行为。”章正说。
“实际上大学生志愿者能够积极开展这样的活动,我们是持坚定的支持的态度的。”北京市农民工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我想说,第一,大学生向社会展示了爱心,展示了年轻的一代愿意担当这种社会责任,另外一方面,在参与过程中,大学生收获的东西相信比付出的要更多,在这个志愿服务当中,大学生将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会去思考中国社会发展到底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