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为龚如心及华懋集团进行的授牌仪式后,当日晚,《公益时报》记者便奔赴河南周口和信阳,去了当地的“社工·如心家园”,实地参观了龚如心女士留给中国,更是留给河南孤儿的最后一笔慈善财富。
“社工·如心家园”开创了孤残儿童救助史上一种新的救助模式。目前在中国对于孤残儿童的救助大体存在着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的福利院模式,所有孩子都由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照顾;第二种模式是S0S儿童村模式,采用几个孩子组成一个家庭的方式,“妈妈”由一位单身女性担任;第三种模式是家庭寄养模式,将孤残儿童交由符合条件的家庭收养。
“社工·如心家园”则采用了模拟家庭的方式,让当地符合条件的贫困夫妇入住到“家园”,每对夫妇照顾4-6个孩子,让孤儿们享受到家庭温暖的同时,也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 公益时报记者 徐 辉
2月5日,河南周口的“社工·如心家园”。“家园”离周口市中心还是有一段车程,位于周口市区的太昊东路。
天气很冷,“家园”里新栽的树木还光秃秃的,只有草坪上还难得的泛出些绿色,不过等到天气转暖,春天来临的时候,这里应该也会有满园的关不住的春色。
这座能容纳480名儿童的“家园”,目前已经入住了150多名孤残儿童。因为接近年关,大多数的孩子都被各自的亲戚接回家了,只剩下几十个孩子,还继续生活在“家园”。
据了解,“社工·如心家园”是当地的第一所针对孤残儿童的福利机构。所以,省民政厅孟超副厅长认为:“家园”的建设,不仅是周口市社会福利事业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社会福利社会化建设深入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龚如心决定在河南的周口和信阳投资建“社工·如心家园”的那一刻起,龚如心在香港的这场官司,注定了要引起遥远的河南人民的关注:河南人民也绝不会相信,一直倾心慈善,关心孤儿的龚如心,会将遗产不赠予华懋慈善基金会。
这座“家园”是龚如心留给世人最后一笔慈善财富。龚如心给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捐赠的善款中,其中的2000万元用于河南两地“家园”的建设:周口修建的“家园”耗资占到资金总额的四分之三,信阳则使用了另外的四分之一。
掀开周口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一页
“家园”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工程主体为两幢单元家庭式建筑,共80套住房,每套住房面积为150平方米,内分为一厨、双卫、三室二厅,每套可容纳6名孤儿生活,整个园区可接收480名儿童入住。
记者到时,正值年关,周口市民政局副局长龚局长告诉记者,“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姑姑把孩子接出去过年了,我们考虑到亲情的问题,让孩子们回家过年。但是孩子们在回家前和我们签了协议,他们的寒假作业要按时完成,过了春节,要按时回来。过完春节后,孩子们就回来了,‘家园’就热闹了。”
每个家庭同时入住一对夫妻,也就是孩子们名义上的“父母”,配备配齐了床位、电视机、沙发、写字桌、厨卫用具,为入住孤儿提供了家庭养育式的温暖。园区主要供孤残儿童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和康复,为孤儿提供家庭式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综合性的救助服务,其附属设施则由国家“蓝天计划”的项目经费予以支持。周口市“家园”的总投资为3600万元。
进入一个没有被亲人们领走的孩子们的房间,“妈妈”带着5个女孩儿欢迎我们。三个卧室中,有两个卧室给孩子们住,一个卧室给“爸爸妈妈”住,房间很整齐,也很有一个家庭温馨的感觉。有个小姑娘特意地拿出期末考试的卷子给记者看,卷子上全是鲜艳的“对钩”。
据了解,“家园”中7-13岁的学龄儿童有80多个,这80多个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们一样,每天去附近的学校上学。“还有一部分是2-6岁之间的孩子,我们会在‘家园’中办幼儿园。”龚副局长说。“就算是父母在世,他们也未必能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啊。”随行的人员感叹。
据周口市市委书记毛超峰介绍,周口有1100万人口,是农业和人口大市,因为各种原因,包括艾滋病导致孤儿在内的总孤儿数量超过14800人,“在现实情况下,这些孤儿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身体发育,心理照顾,精神慰藉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家园’项目的建成和使用,标志着周口市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掀开新的一页,为周口市的儿童福利事业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给孤儿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家园。”
探索出一条崭新道路
信阳的“家园”也于2009年开园,已经入住了152名孩子,据了解,整个信阳市有5000名孤儿。
信阳“社工·如心家园”占地10亩,总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共30套三室两厅两卫一厨住房,并配有儿童活动中心、洗浴间、活动室、餐厅、儿童游乐设施、篮球场、医务室等,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完全能适应艾滋孤儿安置的需要,整个园区可接收180名儿童入住。
“‘家园’在实现社会福利化,加快社会福利事业进程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为全省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孟超对于“家园”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徐瑞新会长表示,在“社工·如心家园”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将秉承龚如心女士的慈善理念,紧紧围绕艾滋病致孤儿童等孤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孤儿尤其是残疾孤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以社工精神照顾艾滋病致孤儿童,积极探索机构内多种养育模式,引进社工人才、推广社工工作方法,为孤儿提供更加亲情化、规范化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两地儿童福利事业步入规范化、专业化得良好发展轨道,让艾滋病致孤儿童真正受益于专业的社会工作,从而健康成长。
具体来说,一是高度重视园区建设管理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步骤、有计划地为孤残儿童尤其是艾滋病致孤儿童提供优质的养育、康复和特教服务,为多种养育模式提供稳固的依托和载体,辐射和带动社区孤残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二是以“儿童为本”,围绕艾滋病致孤儿童等孤残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继续重视并支持社会福利体系建设。要加强“社工·如心家园”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培养和设置专业社工人元。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办公设施及工资待遇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要切实将“社工·如心家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社工·如心家园”持续运行。“以不辜负龚如心女士生前对大陆公益慈善事业的关注和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关心。”徐瑞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