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英雄,并非神勇,我的每一个喜悦和心动,只为让你在困顿中仍然有梦;我不是英雄,并非神勇,我的每一个喜悦和心动,只为让你在艰难中看见彩虹,我是你的义工!”在一间不到100平方米的排练厅里,30多名孩子用清脆的童音动情地演唱着歌曲《你的义工》。
不久前,这批来自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学习营的孩子,用歌声向来自香港工程界的爱心志愿者一行表达诚挚的谢意。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将与香港志愿者联合,推动实施流动儿童公平教育计划,包括从场地建设、设施设备、资金支援、运作机制等多方面着手,把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打造成关注流动儿童的公益事业模板并向全市推广。
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是深圳第一家由志愿者筹建、关注流动儿童的民间公益组织。秉承推动公平教育实践,发展社会良知和可持续思维的机构使命,致力于在公益教育领域推动流动儿童社区照顾和留守儿童社会扶持项目,并运用这个服务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和志愿者成长。
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的鹏城二小,是深圳最东边的一所小学,这里超过九成的入学孩子均是外来务工家庭的流动儿童。今年初,慈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里,把学习营地扎在了鹏城社区,为这些流动儿童提供一系列的助学帮扶计划。该中心理事长李光明告诉记者,慈卫的第一个流动儿童服务点是在外来人口众多的石岩和白芒地区设立的,在石岩白芒社区服务期间,慈卫积累了大量为流动儿童开展教育服务的经验。2008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慈卫的数位理事应邀到龙岗区溪涌社区考察,了解到这里外来人口占社区总人口比例八成以上,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基本上都只能靠出海打鱼或者做小生意赚取微薄收入来养活大批流动儿童,家庭生活普遍比较困难。经过努力,慈卫在大鹏半岛的第一个志愿营2008年开营,为那里的流动儿童提供包括国学教育、课外功课辅导以及儿童艺术教育等志愿者服务。2010年新春伊始,慈卫获得福彩公益金首批公益项目资助后,新的学习营在龙岗区鹏城社区建成,开始为更多流动儿童提供服务。
深港联手探索公益模板
从4月中旬正式开营以来,慈卫的学习营里已聚集了上百名的流动儿童,每周一至周五有四点半学校,周末开设一帮一学习小组以及英语口语班,周一以及周六有慈娃娃合唱团排练,这里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快乐营地。“马上就要到暑假了,我们正在筹建包括国学、沙雕、环保、摄影等各类的假期兴趣班,现在正在招募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志愿者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义工梁老师向记者介绍慈卫的帮扶计划。
慈卫不单从学识上去提高孩子的能力,还从艺术熏陶和实践活动上去培育孩子。由孩子们亲自命名的慈娃娃合唱团,在这里招来了第三期的学员。这支由流动儿童组建的合唱团,在义工团长深圳大学艺术系周春虎教授和艺术总监市作协专业作曲家袁文莉老师的指导培训下,从五音不全、乱跑调、不懂和声起步,孩子们开始接触人生第一次正规训练,第一次跟着钢琴试唱,第一次分声部演唱,第一次化妆,第一次走进录音棚录制自己的歌曲,第一次走上演出大舞台等……这些新体验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成长和锻炼,也充分展示出流动儿童的风采。
慈卫的使命和努力受到了香港工程界志愿者的关注。6月中旬,来自香港工程界社促会、中华建设基金会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建筑设计系等志愿者一行20余人来到了营地,正式启动深港志愿者联手推动流动儿童公平教育公益模板的行动计划。香港工程界社促会高级副主席严建平、中华建设基金会执行委员会义务秘书长何润权等表示,要把公益营地的场地设计和建设,设施设备的添置进一步科学化和完善化,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更多的香港慈善资源支援营地发展。
公共服务缺失得到弥补
2008年9月,深圳推进社会组织登记体制改革,对公益慈善类民间组织实现直接登记管理,慈卫在改革行进中应运而生。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对此表示,慈卫作为第一个关注流动儿童的纯民间组织,对于真正以需求为导向、捕捉到社会服务需求的这类草根组织,政府予其以合法的身份并给予重点扶持。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慈卫获得了首批福彩公益金购买公益服务项目的资助,随后进入社会组织实验孵化基地,获得从能力建设、义工培训到软硬件等全方位的支持。马宏认为,社会组织贴近群众并可以最快捕捉需求,政府对其给予资助,形成一种良性合作的机制,是探索新型政社关系的有益探索;这个做法也是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向,跟社会组织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通过她们开展更加直接、有针对性的服务,政府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最终让更多的群众从中受益。
马宏表示,关注流动儿童,是随着工业化推进产生的新型社会问题。像慈卫这样的民间公益组织弥补了公共服务的死角、缺失,满足群众在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方面的需求。“慈卫整合各方社会资源,为流动儿童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服务,它是公益组织的优秀代表。让我们看到草根组织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提示我们要更多地发掘这种以需求为导向、民间自发的草根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