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缅投资”系列
在“中国对缅投资”系列的上篇,我们讨论了东道国政府在投资冲突中的角色,本文将继续讨论另一类主体——NGO的作用。在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中,通常称反对中国投资的NGO和村民受“西方政治势力”的影响,但并没尝试去了解和探究这些群体的类别和诉求。本文将以莱比塘铜矿项目为例,揭开那些关注中国海外投资问题NGO的神秘面纱。
在过往中国海外投资遭遇冲突和争议的项目中,都能发现NGO的身影,这些组织不仅来自东道国本土,也来自国际社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涉及环境、社区、劳工和人权等问题,莱比塘铜矿项目也吸引着各类NGO的关注。在冲突事件中,这些组织不仅为社区的抗议游行提供培训、协调、沟通等支持,也直接参与到运动中,将地区性问题上升到全国范围。
参与到莱比塘铜矿项目的组织包括缅甸NGO和国际NGO。前者涉及缅甸全国型、地区型NGO以及基于社区的组织(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 CBO),这三类组织通过差异化的工作手法介入到争议之中,不仅关注社区发展、环境保护,也关注人权和劳工权益等问题。
案例中,缅甸全国型NGO通常在全国范围内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网络,部分组织会在地方设立办公室。他们促进政府、企业与NGO、社区之间的对话,从事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倡导工作。在莱比塘铜矿项目中,这些组织一方面尝试搭建中国企业、缅甸政府与村民的对话平台,另一方面从外部支持社区的抗议活动,例如通过组织仰光的游行活动以支援社区,或者在冲突中为抗议者提供救援和帮助。
相较于全国型组织,地区型NGO与社区更加贴近,致力于提高村民对法律、政策的认知。他们的政策倡导对象以地方政府为主,也开展相应的研究。在莱比塘铜矿项目中,有此类组织向当地人普及矿业法、环境保护法和土地征收法等法律;同时,他们对企业和政府是否遵守法律进行监督,研究当地社区对项目的态度、诉求和受益程度。
与全国型和地区型NGO相比,CBO与村民有更紧密的联系,它们的工作人员多直接来自于当地的村民,更加了解社区的利益诉求。CBO具有较为松散的组织结构,因具体的社会和环境议题而生,也随着问题和诉求的解决而解散。在同一个项目中,随着核心冲突的变化,会催生出不同的社区组织。因扎根于社区,CBO会更深地介入到矛盾和冲突调解之中,一方面监督政府和企业行为,另一方面代表村民与企业和政府展开谈判和协商。
除了缅甸NGO,在莱比塘铜矿项目中,也有国际NGO为村民和本土组织提供资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部分国际NGO直接参与到铜矿项目的社会环境影响研究及倡导中。这些组织以关注人权、冲突和申诉机制为主,他们关注受项目影响村民的土地权益,以及政府是否合法地监督抗议游行活动。这些国际NGO之间的工作手法也有所差异,有通过详实的研究披露人权问题,也有通过法律诉讼来保障村民权益,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能力,也有的推动专业律师对社区的支持和援助。
关注莱比塘铜矿项目的NGO类型、特点、工作手法和利益诉求
从上述内容来看,不同类别NGO所具有的能力、优势、工作手法、影响对象和利益诉求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并非有着绝对的不同。例如,有些本土NGO也拥有国际组织的网络和影响力,也有国际NGO像CBO那样解决社区的实际问题。
然而,这些组织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与社区的利益诉求一致,前者更加注重法律、政策等制度问题的改善,后者则更加注重自身收入、健康、信仰和情感方面的需求。虽然制度完善将有助于社区生计实现可持续以及相关权益受到保护,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NGO拥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并不会完全以“受益群体优先”。
在过去50年,NGO服务能否以“弱势群体优先”这个问题被广泛讨论,普遍的观点认为NGO的资金来源将影响组织优先满足谁的诉求。资金主要依赖于外部资方的组织,较大可能以满足资方要求为先而非弱势群体的需求。在资方对弱势群体所处的社会情境(包括文化、阶层、权力结构)缺乏了解时,NGO从资方的需求出发,可能导致既有利益者获得更多好处,而使弱者更弱。这就部分解释了,在海外投资的社会和环境争议中,有些NGO的介入无助于矛盾的缓解,反而加剧了冲突的严重性。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制定社会和环境政策时,深入了解和分析相关NGO的背景、能力优势、影响力、利益诉求及其与社区的关系,尤其是在微观层面结合受影响社区的发展阶段、文化风俗、权力结构等特点,选择适合的NGO合作伙伴,将有助于企业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