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峰会日前在上海落下帷幕。这次峰会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以 “促进全球技术产权交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主题。来自联合国相关部门、政府机构、专业单位和相关专家共同应对南南国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技术、资金、专业知识问题,提出用技术产权交易的方式降低碳排放。
技术交易减排 “两全其美”
实现碳减排,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项目。此时,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能派上大用场。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面临着经济发展的需求,也面临着环保问题的压力。但技术、资金等往往是限制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否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记者看到不少双赢的例子:泰国与越南稻壳板技术交易、中国与贝宁黄麻纤维绿色技术交易、越南汽车城项目等,都通过南南所的运营,成功实现了技术转移与经济发展。比如,在中国与贝宁黄麻纤维绿色技术交易中,我国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出的新型的黄麻品种,可以在荒地、盐碱地、低洼湿地和干旱地上大量种植,使废地变良田,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环境。通过南南所的牵线搭桥,该项技术被引入非洲,建设了 “绿色黄麻产业园区”,既改善了当地环境,还吸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员就业。在这次峰会上,非洲国家贝宁、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举行了签约仪式,表示将进一步扩大该技术转移的应用面,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有关方面指出,相比购买碳交易量这一减排方式,选择一个 “绿色”项目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拥有广泛资源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可以给相关地区、企业提供足够的选择。比如,本次会议主办方之一、南南技术产权交易所即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和国内多家机构合作设立的,南南所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23个国家建立了25个工作站;截至2010年9月,交易系统项目挂牌量累计超过1600宗,其中发展中国家挂牌数量接近80%,累计成交金额13亿美元。
与此同时,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还能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发展中国家同样缺乏资金、技术、能力来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难。技术转移机制这一 “技术+资金”的新型产业协助机制再次为上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下专设有南南全球环境能源交易平台,主攻清洁技术。通过南南系统的电子信息平台及相关配套服务,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形成自我 “造血”机能,促进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破 “单方面游戏规则”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南南峰会上,首个由中国方面制定的碳排放标准体系正式发布。据介绍,根据这一标准测算的碳排放量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这也为通过技术产权交易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实现碳补偿提供了有效依据。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全球低碳市场的兴起和碳交易的活跃,碳金融有可能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但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碳交易市场必须首先制定一套完整的、有公信力的、适合中国的碳减排标准体系。
在此前的国际碳交易中,项目认定、减排流程、核算方法等标准都由买家制定,卖家只能被牵着鼻子走。更令人担忧的是,以往的买家是清一色的发达国家,卖家则是清一色的发展中国家。这种碳交易称之为 “一个由买家单方面制定的游戏规则”,言下之意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标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中国、印度等一级碳交易市场达成的每一笔交易,价格都比在欧洲的二级交易低一半以上,导致 “倒卖”碳减排项目成为一种 “灰色”新兴行业。
和其他行业一样,碳交易领域的标准之争也是利益和市场之争。新发布的中国标准无疑将改善这一局面。《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包括章程、碳减排技术标准、碳交易标准、登记注册核销流程、调解与仲裁规则等。通过 《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审定与核查的碳减排量具有国际权威性,为国内外市场所认可。另外, 《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在碳减排领域也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标准,体现了中国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科学的国际高水平的碳减排标准。更重要的是,凭借这一标准,将有助于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争取主动,以提升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地位。
不过,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尚处于激烈博弈过程中,有关碳排放的标准之争也不可能随着中国一方面的标准体系制定而告一段落。因此,作为承担碳交易重要环节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进行碳排放量测定盘查的中介机构,依旧有责任承担起总结经验、分析数据,完善标准、更新标准的责任,使中国的碳交易拥有最新的“尺度”。
小心无序化竞争 “拖了后腿”
虽然技术产权交易能为碳减排出一臂之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关人士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目前不少机构都看中这一方式,导致信息重复、资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规范和整合现有的资源。
业内人士坦言,以环境能源技术为主要交易产品的机构逐渐在国内出现泛滥之势。一方面,这些机构的项目大多同质化严重,重复建设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产权市场以及排放权有属地性的特征,地方性壁垒与封锁难以支撑碳市场的交易流通。在实际运作中,部分交易机构的成交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迫使部分机构为了生存,改变了原本碳减排的设立目标,将主营业务改为与碳排放权交易关联度不高的 “边缘”项目,甚至是与碳交易没有直接关系的投融资业务。
从目前碳市场的供求双方来看,供给方包括项目开发商、减排成本较低的排放实体、国际金融组织、碳基金、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咨询机构、技术开发转让商等。需求方有履约买家,包括减排成本较高的排放实体;自愿买家,包括出于企业社会责任或准备履约进行碳交易的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金融机构进入碳市场后,则担当了中介的角色,包括经纪商、交易所和交易平台、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一系列金融机构。此外,还包括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起设立的“气候组织”等,在世界范围内充当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但不论是哪个领域的机构,专业性强始终是交易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专家指出,一个真正能发挥作用的交易机构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高端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无序化的竞争将直接影响碳减排与技术产权交易间的关联度。对此,有必要规范相关交易机构的行为,实现交易方式统一化、规范化,既能避免恶性竞争,也能提高中国碳减排的专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