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家电影公司,它2004年成立,每年都获得奥斯卡提名甚至奖项,2006年该公司推出的关于气候变暖的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更是获得了全球历史上纪录片票房第三的好成绩,2009年该公司推出的关于保护海豚的《海豚湾》再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然而,票房并不是这家电影公司的目的,该公司希望通过票房收入支持社会题材的电影拍摄,唤醒人们的环境、人权意识,并积极参与,因此该公司起名“参与者”(Participant Media)。“参与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代表,这类企业被称为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的特点通常包括:1)以企业形式经营;2)以服务公益为目标,业务本身能确实解决社会问题;3)有限的利润分配,获利大多用于公益用途,不依靠捐助。例如英国的Life Water公司,它的瓶装水品牌Belu,采用碳中性包装以及天然水源,产品在英国的高级餐厅和超市销售,经营所得全部投入世界各地的水资源改善计划。
社会企业概念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英国提出,90年代末,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开始在成员国中推广这一概念,英国也将这一模式作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向全球推广。现在,社会企业在全球多个国家都建立了起来。
社会企业的诞生,首先是缘于政府财政紧张,无法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持续援助。美国的社会企业大量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是因为卡特政府在70年代末开始收缩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另外,政府或大型非营利组织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公益需求,而在细分市场,企业具有优势。第三,用产品和服务来衡量公益绩效,比捐款等形式更简单、透明,而且企业家精神往往使得公益组织更有活力和持续性。
现在社会企业已经成为许多创业人士的新选择,一个成功的社会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将已有资源与成熟的商业实践创造性地结合,并且商业模式越简单越好。这需要一些跨行业、跨区域的想象力,而简单的商业模式则对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的门槛要求较低。
Ventures in Development成立于2006年,该公司产品为Shokay 品牌的牦牛绒产品,旨在帮助中国贫困地区的牧民。中国藏区每年出产的400多吨牦牛绒,一直只是被牧人用在帐篷、绳子、棉被等日用品上,而Shokay则将它们制成在国际时尚界大受欢迎的高端针织品。公司对牦牛绒以95元/公斤的价格收购,远远高出普通中间商平均5元/公斤的价格,3000多牧民因此提高了收入。Shokay目前在全球已有100多个店铺,Shokay的获益继续被用于对牧民进行谋职技能培训、小区建设等。
第二,让获得帮助的群体能参与到该商业经营中,授之以渔。与普通企业的捐助不同,社会企业要让获得帮助的人获得参与经济的技能和机会。
成立于1991年的Big Issue是一份帮助流浪汉的英国杂志。经过登记的流浪汉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免费杂志进行试验销售,然后购买销售,从中学会以合法收入来源取代乞讨的方式生活。杂志社还培养棚户区居民成为投稿人和专栏作家,杂志内容覆盖城市流浪者的现状及相关信息、当地新闻和趣闻。而杂志的盈余资金都投入对流浪汉健康、工作、居住的帮助中。
第三,与政府、其他企业的广泛合作。许多商业企业都有投身公益的希望,应与它们积极合作,获得经验和技术支持。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的格莱珉(Grameen)基金会就与达能、威立雅、巴斯夫、阿迪达斯等跨国公司建立了多个社会企业。例如,2006年成立的格莱珉达能公司,生产一种供儿童饮用的酸奶,这种酸奶强化了日常儿童饮食中缺乏的所有微量元素,但价格让穷人都买得起,公司希望用这种酸奶改善孟加拉国儿童营养不良的状况。格莱珉达能公司独立运转,企业投资者除了收回其原始投资外,永远不得分红。
社会企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而是通过吸纳受益者参与将他们变成未来的公益参与者,将公益融入公众的消费生活中。
它至少面临两大挑战,第一,社会企业依赖高度的自主性,当真有一大堆钱摆在面前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守住“公益”与“私利”的平衡呢?需要社会公益意识和监管达到一定水平。第二,经营企业必然有经济风险,企业家的能力和精神是必需的。传统的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社会企业的发展前提是彻底检查中国的慈善监管体系,而且需要更多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参与。(作者系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技术与产业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