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昌滨江学校8名农民工子弟度过了一个欢快的节日。九点半,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把孩子们接到省科技馆,为孩子们送上了节日礼物:一套大红色的休闲运动装,一个价值100多元的书包里装满了文具盒以及故事大王、名人名句等读物。能量穿梭机、4D影院、地面琴、神舟号飞船、手影识别……馆内高科技的展品把孩子们逗得手舞足蹈。中午,基围虾、甜品……当孩子们分享了一顿丰盛的节日大餐后,基金会工作人员安排的博物馆参观、艺术剧院金色童年文艺演出等节目还在等着他们。
5月31日,几名国企退休老干部和我市惠民分会的慈善义工来到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为家境贫困的聋哑儿童送去肉、米、水果和节日蛋糕,提前给孩子们过六一。爱心人士和义工们打着不太娴熟的手语和孩子们交流,灿烂的笑容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提起上述这些爱心社会组织——NGO,或许很多南昌人十分陌生,但它们正以志愿精神努力地服务于南昌许多需要关怀的领域。近期,记者深入寻访活跃在南昌的各类NGO,零距离触摸这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
汇聚爱心 成就梦想
背景
青少年成长成才,不仅是个人家庭的梦想,更是国家明天的希望。然而,还有许多贫困学子其生存现状决定了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孩子能获得教育生活服务。
1991年,专门为青少年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服务的NGO组织——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南昌挂牌。19年来,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公益服务涵盖到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助学、助孤、助医、环保等各个方面,广泛汇聚海内外爱心善款4亿元人民币,已兴建1100余所希望小学,救助贫困大、中、小学生达17万名之多。2009年开始,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陆续推出了生命希望工程、青少年育孤基金、1%工程、生态环保基金等等服务项目。其中,生命希望工程,对身患重大病症的青少年进行医治,目前已援建了两所希望医院,受到援助的患者已有300余人;青少年育孤基金目前已捐助近500万,直接捐助小学到大学阶段的孤儿108名,间接得到救助的人有几百人;其还在全国首创1%工程,即动员个人和单位将时间的1%或收入的1%用于公共领域或青少年领域的公益事业。目前已筹措资金160多万,资助500多人,援助灾区教育设施20多万元;生态环保基金已募得1000多万。
镜头
二七南路116号,是一排年岁已久的楼房,一共六层楼。记者走进“草根善人”李艳光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只见屋内只有一台外壳已经破损生锈的冰箱,和看上去很有些年头的旧桌椅、床铺……可就是眼前这位瘦骨嶙峋、憨厚朴实的中年男子,却几乎把平生积蓄都捐助给了江西希望工程。
李艳光,一位月收入只有700多元的普通工人,妻子下岗多年, 19年省吃俭用,将10多万元积蓄全部资助了全国近90名贫困失学的孩子。当记者询问他和这90名孩子的故事时,58岁的李艳光摆摆手:“捐了多少人,多少钱,我真没算过,也不想算。捐助者的故事我也不想说。受助的孩子都有自尊心,我不想给他们压力。其实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虽然对自己的善举李艳光显得淡泊低调,但谈到如何影响周围的人加入这份公益事业,老李的眼神里却掩不住那份喜悦与自信:“这里面学问深着呢!没有固定的套路经验。劝募他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能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对待那些知道我的捐赠故事、好奇走进我家的人,我就会给他们看那些受助孩子们的来信。其实,人心本善,如果他们得知自己的善款能真正交到被捐助的孩子手中,帮助孩子实现梦想,许多人都是愿意捐助的。”据不完全统计,老李的劝募资金至少达到70多万元,别人捐款请他经手转交的就达20余万元。受父亲的熏陶,老李的儿子也悄然加入捐助队伍,目前已资助了9名青少年。
“我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捐助者里,这样草根阶层的慈善人员有相当的规模。草根慈善者选择NGO这只社会力量来做公益,因为我们NGO就是将汇聚的社会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传活动部负责人周丽琴告诉记者。“这几天我们正在启动走进鄱阳湖大型公益行动全城徒步志愿者的甄选。我们呼吁海内外团体或个人,在鄱阳湖地区援建生态希望小学、生态校园、生态科教室或帮助一个自然村建造垃圾收集站,这些捐赠物都将以捐方名义命名。”周丽琴告诉记者,“爱心单位和个人还可以在鄱阳湖地区捐植一棵树,或为环鄱阳湖希望小学或贫困农村小学的同学捐赠一本生态教育读本。我们的活动零星捐款将全部进入基金会的‘鄱阳湖生态教育基金’用于环鄱阳湖环境和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声音
江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人龚久庚,以自己团队近二十年成长的经验告诉记者:谋划这份爱心公益事业,需要有稳定的队伍。队伍以无疆大爱为工作出发点,工作人员必须大气淡泊,以无私成其私--志愿助人的私心。具体说即能够做事,有事业心、爱心、责任。要精细、精准地做好市场服务。一方面,应该做好服务项目的设计。基金会为捐助者推销的服务项目,既要找准买方市场,又要找准卖方市场。比如鄱阳湖生态教育基金,为一次性捐助能力在20元到30万元人民币不等的爱心慈善者,提供了不同的公益内容做选择,从一本生态教育读本到一所生态希望小学,爱心慈善者都可根据自己喜好自由抉择。而这些公益内容又恰恰是受助者最需要的。另一方面,对服务对象精准定位。爱心事业需要严格规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如育孤基金,虽然孤儿是青少年弱势群体中最弱势的人群,但青少年领域的NGO既然服务对象立准了青少年的位置。育孤基金对象定在是6岁到大学阶段的孤儿,以服务帮扶好他们成长成才阶段的各个领域。
从我做起 推动环保
背景
近年来,中国各地出现了“地球村”、“地球之友”等许多与环保有关的组织,来自各个行业的人士都纷纷参加环保组织。
2006年12月21日,曾在高二时就参加了环保活动的李涛,在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成立了一个环保类社团——绿之家环保协会,协会的成立得到了学校和绿色江赣、国际根与芽项目、中国绿眼睛环保团等国内外NGO组织的关注及支持,同时也激起了新老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热情和喜爱,协会成立至现在累计有200多名学生加入。
镜头
南昌理工学院绿之家环保协会。面前一些学生们手工制作的特殊物件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塑料袋做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废旧笤帚做的工艺盆景;还有用废旧衣物、铁丝、毛线等材料做成的各种工艺品……“这些东西的原料都是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我们宣传低碳用的。”绿之家环保协会会长陈刚对记者说。
八一公园。南昌理工学院绿之家环保协会与江西省其他几所高校于2009年12月5日联手开展了为哥本哈根减斤碳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他们展示了用废弃物品制作的工艺品。协会同学还现场制作了一些工艺品,以行动告诉人们减少碳排放可以从身边做起,人们可以如何“变废为宝”。协会还派专人解说什么是减碳,教大家应该怎么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环保是NGO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是学生,为环保所做的努力小到就像是一滴水,但众多的一滴水汇集起来可以成为大海。”绿之家环保协会的陈刚告诉记者,协会成立以来,以“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改善美丽家园”为口号,开展环保宣传、对外交流等活动,不仅在学校50多个社团中影响力大,而且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南昌理工学院的校园里采访环保的话题,不少学生都会提及两个多月前全校的“熄灯一小时”活动。“我们的环保活动是与世界接轨的。 ‘熄灯一小时’就是源自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绿之家的小赵告诉记者:为了策划组织好这次活动,绿之家前期搜集资料,做足准备才到校园进行活动宣传。学校师生的积极响应,是会员们没有预料到的。不少同学及老师听完宣传后当场表态从自身做起,并且很多人都在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表示对活动的支持。陈刚回忆,3月27日晚上8:30到9:30,学校主要教学楼的灯全部熄掉,不少宿舍也熄掉灯,校园影响非常广泛。
目前,校外校内,绿之家环保协会一群年青学子发出的环保声音越来越响。不久前协会还被国际性环保项目根与芽授为江西根与芽小组社团之一。
会长陈刚对未来的规划踌躇满志:“我们在校园内将定期举办宣传活动,以大环保理念小范围推动的方式,增强同学环保意识。走向社会,我们将积极开展各类民意调查,探寻如何更好地宣传环保的办法,用自己的行动,为环保事业出力。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声音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邓虹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了有关环保方面的协会,通过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带动他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这种做法非常好。他说,环境保护工作是目前政府部门正在紧抓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力度、广度、深度上都还有待加强。政府的环保部门作为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者,工作的重点是监督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落实。
而作为企事业单位或是社会公民,是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者。各高校环保协会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能够使法律法规落实更加完整。因为协会的成员掌握的知识比较多,也有充足的精力和热情组织开展各项环保活动,宣传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点滴关爱 共建和谐
背景
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9年,南昌市慈善义工协会下属的惠民分会成立。参加惠民分会的义工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界,是一份爱心、一份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让这些素昧平生的人走到了一起。从分会成立伊始,每周三定期活动,节假日定点活动,基层社区、敬老院或特殊学校就成了会员们主要的活动地点。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惠民分会已拥有固定会员100多人。
镜头
湾里区太平乡敬老院。每到节假日,敬老院的老人们早起后,都会不约而同地做一件事——往门外张望。“节假日,慈善义工们会来看望这些孤独的老人。你瞧老人们往门外张望的样子,就晓得他们内心的盼头。”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太平乡敬老院目前有12位老人,他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无家人照料,有的则由于种种原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在我市义工服务向固定化、规范化发展的进程中,惠民分会的关爱之手托起了这座盼望爱心抚慰的院落。分会与院方签署了“爱心共建服务方案”,太平乡敬老院成为我市首家慈善义工服务基地。
周末。敬老院洋溢着快乐的气氛。惠民分会的年青人,带来了萝卜、肉馅等材料,为老人们包饺子吃。有厨艺的到厨房里忙活,其他人按照老规矩,分工协作。有的替老人整理内务,有的来到老人们身边嘘寒问暖话家常。得知敬老院后面有部分菜地缺人照料时,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立马起身,拿起锄头在后院翻起土来,并主动请缨担起日后照料菜地的活儿。当义工们从菜地劳动回来时,老人们已吃上了香喷喷的饺子。
热腾腾的快乐时光,不觉从指缝里流走。“奶奶,我们下次再来看您。”“小刘啊,天气不好,就别来了啊!”一位白发老奶奶一边说一边抓住一名义工的手不放。“奶奶,我们和你们已经定点结对了。虽然节假日大家都有点私事,但我们会安排好时间,来这儿的!”
声音
南昌市慈善义工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义工组织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是在南昌的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在我市越来越多的80后及90后加入义工队伍,将会以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去参与他们认为个性化的社会服务活动。
义工组织是凭借着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价值观一边探索,一边前进。但目前我市乃至全省全国都缺乏义工组织建设发展的相关参照资料和学习材料,义工组织缺乏学习和提升的知识。目前对于义工专业的NGO培训项目少,即使有,也是费用昂贵或者路途遥远。所以,南昌民间慈善义工组织要提高管理水平,亟需政府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小贴士
什么是NGO?
NGO,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通俗说即社会组织。NGO把社会上的公民组织起来,发挥对公共事务的影响力,协助国家关心照顾无暇顾及的领域,去激发市场的爱心力量。NGO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社会及私人的捐赠,其除支付NGO工作正常运作费用外,全部用于公益。
NGO在中国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半官方”的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目前中国稍具知名度的民间自发公益类NGO大约在3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环保领域、妇女领域、扶贫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