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成立不到四年的非公募基金会,友成基金会大力倡导公益创新,积极探索崭新的“友成模式”,最终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实力和声望的非公募基金会之一
仅从外观来看,几乎没有第二个非公募基金会,能够拥有如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以下称“友成基金会”)这样大的规模。
友成基金会的办公室,设在北京市东北三环的京城大厦内。不仅办公场所十分大气,每个员工也都显得朝气蓬勃,精气神十足。与一般非公募基金会员工寥寥的情况截然不同,友成基金会现有正式员工几十人,且其中很多都具有知名外企、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等高端的职业背景。此外,友成基金会内还活跃着不少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被基金会的新公益理念深深打动,并积极参与着友成的公益事业。
一鸣惊人
毫无疑问,友成基金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实力和声望的非公募基金会之一,但是,作为一家成立不到四年的非公募基金会,它是如何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呢?
一切还要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说起。在这次被称为“中国公益元年催化剂”的大地震中,中国志愿者首次以集体的方式亮相于世人眼前。在大地震中,他们的奋不顾身和任劳任怨,令世界为之动容。
但是,救灾毕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很多志愿者由于没有接受过医疗、心理救助及救援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以致有时甚至成为了救灾现场的“累赘”,无法真正发挥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友成基金会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正是友成基金会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地震发生时,基金会内部正在举行周年庆祝活动。当大地震详细信息确认之后,基金会迅速将会议议程调整为达成投入赈灾行动的决议,并于当晚起草了应对方案。
大地震的第二天上午,友成基金会立即组织购买了救灾物资,并发动理事单位捐款捐物,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也于当晚率队亲赴灾区,在受灾前线建立前方指挥部,同时在京成立抗震工作协调小组。
到达地震现场之后,友成基金会迅速得知众多志愿者找不到合适的救助方法,于是,基金会立即与当地政府联系协调,了解实际需求,并将部分志愿者组织起来,共同执行任务。
在受灾较严重的安县,一些在当地扎根的志愿者因物资紧缺而无力支付日常开销,友成志愿者秉承“天下志愿者亲如一家”的宗旨,在第一时间为他们派送了必要的生活物资,解其燃眉之急,同时积极为其提供培训与服务机会。
“汶川大地震中,友成基金会除了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工作之外,更建立起了一个创新机制,即绵竹社会资源协调平台,有效打通了政府与民间组织的沟通和合作渠道。”友成基金会秘书长甘东宇表示。
友成驿站
汶川大地震之后,很多志愿者与友成基金会建立起了深厚友情,他们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还能与友成基金会一起合作。基于此,友成基金会的一项重要管理创举浮出水面:将一些合作紧密的志愿者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驻在各地的友成基金会志愿者分支机构——友成驿站。第一个友成志愿者驿站首先在四川绵竹成立,之后又陆续有15个友成驿站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根据“友成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的设计思路,友成驿站是建立在以贫困地区为主的城乡地区的社会资源协调平台;是由友成志愿者支持中心派出的专职志愿者管理和运作的志愿者服务站;是发现和支持“新公益”领袖的实践基地和社会企业家的孵化器。
根据百姓需求和友成基金会的理念,驿站组织开展了大量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涉及救灾、基层技术培训、项目调研和社区服务等。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特大旱灾,以广西、云南为主的友成驿站积极展开救援工作,在短短44天时间里,为西南灾区的贫国乡村及学校,购买和安装了140余个大型不锈钢储水柜。
此外,友成扶贫志愿者也经常参与各类调研活动,及时向贫困地区伸出援手。四川绵竹遵道镇棚花村本是一个以旅游为主要收入的自然村落,在汶川大地震中损失惨重,游客骤减。友成志愿者在经过一番细致调查之后,引导帮助棚花村通过销售图标恢复生计,为当地找到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
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对友成志愿者队伍给予了高度赞扬,“志愿者队伍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是大扶贫格局中一支充满朝气的生力军。”
普融小额信贷
作为一家以创新为特色的非公募基金会,友成始终倡导一种“新公益”理念。
所谓“新公益”,即重视公益活动的可持续性,其中一个方式就是用商业的方式从事公益事业,也就是社会企业模式。在这方面,友成基金会做出了积极而成功的尝试,比如与格莱珉基金会等合作建立从事小额信贷的社会企业。
从别国经验来看,小额信贷的方式不仅能帮助穷人脱贫,更能让穷人获得尊严。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施舍方式,而是一种教穷人以劳动致富的救助形式。然而,由于当前国内的扶贫小额信贷机构普遍面临发展困境,辉煌时期曾多达300多家的小额信贷机构,目前仅存不到100家,且多依赖90年代和本世纪初期国际援助机构留下的资金维持运转,其中可持续发展的只有50余家。
经过一年多酝酿讨论,友成基金会正式推出了专为中国小额信贷机构服务的社会企业──“北京友成普融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友成普融)。 “友成普融并不是小额贷款公司,而是为目前现存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资助的平台。我们为小额贷款机构提供能力建设培训和后续融资服务,帮助他们建立后台管理系统,使其能够控制风险,并得到更多投资者的信赖。”甘东宇表示。
友成基金会希望,友成普融“能让已枯萎的机构重新活过来,让步履维艰的机构继续存活发展,让已经营有序的机构进一步发展壮大”,并期待在未来的10年间,由他们提供支持与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能为中国的300多万农户和1000多万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使这些农民走出贫困。而在此过程中,友成普融也构建了一种可持续、可再生和可复制的商业化小额信贷支持模式,并逐步推广开来。
新公益创新实验室
推动社会和谐、探索公益创新,形成一个崭新的“友成模式”是友成基金会一直以来的愿景,更是友成的使命。
高举“社会创新”的大旗,当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友成早已积极行动起来:2008年,友成基金会率先提供资金支持,与英国使馆合作开展了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同时还开展了“社会创新公益投资基金”的研发;2009和2010年,连续两年主办TEDx Beijing活动;2009年,积极参与各种公益创业比赛的策划评审、资源对接及资金奖励支持,包括Global Social Venture Competition、联想青年公益创业大赛、零点大学生公益创业和牛津青年商业发展大赛;并且与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合作开设社会创新学分课程;2010年,与中央编译局共同进行了“中国社会创新蓝皮书”的撰写。
此外,友成基金会还于2010年发起策划并成功组织了以传播社会创新为主题的首届“新公益嘉年华”活动,这也是2010年新公益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一次活动。活动吸引了3个城市80多个组织和机构直接参与,举办了包括公益问题梳理、公益创新工作坊、社会创新发现之旅、上海公益季和新公益论坛等系列公益活动,涉及公益主题22个、公益领域10余个,发现社会创新案例134个,动员企业近百家,有5960人次直接参与,间接影响了1600万人。
倡导者必须是先行者,因此,友成基金会从不曾停止过社会创新的实验。“手工益”文化扶贫项目便是友成基金会又一个崭新的“新公益”实践平台。“手工益”通过资金及匹配专业服务资源的形式支持文化扶贫领域的草根组织,计划通过就业技术培训,显著提升偏远地区妇女的额外经济收入,并通过持续搭建帮扶草根组织的文化扶贫支持平台,不断吸引新鲜血液加入,最终培育出具自我造血能力,以及高度社会知名度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品牌文化扶贫机构。
友成大学
除此之外,友成基金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公益慈善项目。进军公益教育领域就是友成基金会的一个新方向,目前,友成新公益大学已在积极筹办中。著名经济学家、前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也加盟友成基金会,担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友成新公益大学校长。
汤敏表示,正在筹建中的友成公益大学将会是一个非学历的学校,“我们想把一些有意锻炼自己的大学毕业生组织起来,到农村工作一年,我们称之为‘新上山下乡’”。目前,我国有很多扶贫项目都需要大量志愿者的参与,而友成大学通过组织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参与一年志愿服务,可有效推动这些扶贫项目的发展,友成大学负责提供培训与实践活动管理。汤敏认为,这些经过友成大学培训的大学生经过了实践锻炼,一定会受到企业与社会的欢迎。 实际上,类似友成大学这样的组织在其他国家都有成功的先例。比如美国在肯尼迪时期成立的“和平队”,就是把愿意到第三世界国家去的大学毕业生送去工作两年。迄今为止,已有20万人从和平队毕业,其中很多人现已成为大公司的CEO或者政治家、参议员、众议员和公益领袖等。直到现在,和平队仍在运作中。在汤敏的理想中,友成大学就是要推动这样一种精英的培养模式。
除派遣大学生之外,友成大学的另一个目标是,通过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模式,把国内大量闲置的退休人员组织利用起来。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有退休人员近6000万,这些人有知识、有能力、有资源,只是受到我国当前退休制度的限制而被迫退休。友成大学希望,通过对这些退休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再将之组织起来,共同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事实上,友成早已开始了相关计划的实践。比如在广西南宁,友成就曾开展过一个把退休教师组织到广西巴马甲篆乡执教的“常青义教”项目。同时,该项目还有继续扩展的空间,“退休老师可以去支教,退休医生也可以去送医,工程师可以帮助农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