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陶传进谈基业长青:新时代下基金会的使命如何实现?

       2018年1月17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广州峰会暨广州基金会季度论坛(2018年·春)在广东迎宾馆顺利举行。本次峰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共200多人参会,在线直播观看人次达18万。基金会论坛将陆续为你带来嘉宾的精彩演讲。

 

       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形态,基金会不同于政府、企业,也有别于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基金会在运营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有着怎样的使命呢?今天分享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传进的主题演讲——《 基业长青:新时代下基金会的使命价值》。

 

陶传进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全文

理念·民主·科学:基金会的使命寄托

 

       基金会是当今时代最主要的,最前沿的主体之一。基金会承担着三者共同体,一类是民主,一类是科学,一类是共享价值。基金会具有一种潜质,让不同的价值观能够平和,能够相容,能够互相共赢,以追求共同的目标。尽管慈善组织基本都有“共享价值”的特点,但是基金会是慈善组织里最典型的代表,其力量最大,人数最多,资金量最大,成果最为突出。

 

       然而,同样有信仰,同样有激情,同样有共享价值,不一定解决全部问题。只有加上专业的方法,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这就是科学性的体现。而民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理事会治理,一方面项目运作团队。基金会更注重参与和扁平化管理。在组织治理层面,基金会更好阐释了“治理”这个词的概念,就是平等、沟通、讨论,而不是控制、命令。基金会承担“民主、共享价值、科学三者”于一身,是中国改革的重要一环。

 

       做一件事情,就要看到未来变得不同;

       做一件事情,就要看到眼下正在实现。

 

自下而上基金会的做事优势

 

       在实现科学、民主和专业方面,基金会有一种典型的风格:自下而上。这三个特点科学、民主、专业都是自下而上,什么叫自下而上?有些基金会愿意追求高大上,愿意追求宏大的社会价值,以为这是科学,其实不是。做的事情不管大还是小,都有体现科学性。每一个基金会,每一个社会服务机构,每一个小小的点里面都蕴含着专业。每一家机构,每一个项目里面都包含着相关专业里面最尖端的专业技术,从哲学方面阐释就是一个树叶知社会,知宇宙。而民主的自下而上就是一个小机构哪怕就是三五人,都有令人感觉良好的体验。共享价值也是如此,做的时候相互拥抱,大家不谈民主,不谈信仰,只谈这个事,这就叫自下而上基金会应该发挥自下而上的特点,从底下选择一个共同点入手,慢慢求同存异,最后大家能够共融相处。

 

公益生态:基金会使命的实现路径

 

       怎样实现基金会使命?公益生态底下,基金会需形成一个领域,这个领域类似于一个市场。90年代初,当时可以用有企业没有市场来形容。当有企业没有市场的时候,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每一个毛孔都充满着血和汗水,批判资本主义有足够的事实证据。但市场出来之后就不一样了,市场让企业成为企业。同理,基金会数量多没用,需要有一个机制、或者一个体系来均衡基金会的发展。这个体系可以由基金会、捐赠人、服务对象和公众共同构成,是社会化运作体系。

 

       最典型的机制即为社会选择,就是捐赠人选择。捐赠人把钱捐给谁?这就产生一个优胜劣汰,最后的选择也将决定基金会的成败。这样一种机制的出现,基金会的能力提升了,社会公众就更有信心捐款,政府就更可以放心把原来监管转化成放权。现在好多问题不要通过监管来解决,要通过放权培养体系来解决。在这个体系下,基金会就会正常运作。捐赠人,志愿者,竞争对象,服务对象,都将促使基金会提升专业能力和公信力。

 

       如何保证基金会的独立性?独立性不是说双方发生不相干关系。基金会有两条腿,一条腿是政府资源,一条腿是社会资源,索取社会资源就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而拿着政府资源就需要满足符合社会化公益使命。因此,社会化公益的完善促使基金会和别的社会组织需要更加独立的重要的场所。当基金会既接受政府依法监管,又接受社会化公益选择的时候,社会选择体系也将应运而生。当社会选择体系完善后,就可以有一种新的解决力量和解决场所来解决暴露出来的公益问题。政府负责基本的法律,基本的体系建构,基金会的使命也将随之实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基业  基业词条  长青  长青词条  基金会  基金会词条  新时代  新时代词条  使命  使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