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毒隐于衣——全球品牌服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的报告。包括NIKE和彪马等14个知名品牌的产品中含有“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NPE进入环境中会迅速分解成壬基酚(NP),NP会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NPE及其降解产物还对眼睛有刺激。
这至少是本月份爆发的第4次环保事件了。此前还有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连PX项目,云南5000吨铬废料污染事件以及渤海漏油事件。
虽然我国多次提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接连爆发的环保事件给我国再次敲响了警钟。
一位多次参加内部研讨会的人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为了响应4万亿投资计划,我国工程项目的环评程序明显有了加快的迹象,有些项目的环评甚至被简化了。
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依赖于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国内能源资源供需形势进一步紧张,更是加大了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部分地区为了获取资源不惜破坏环境,从而导致环保事件频频发生。
“近几年,能明显感觉到一些高危高污染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我国整体的环境风险比前几年又增大了。”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NGO)主任马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在大上快上的风潮中,原本为环保事业摇旗呐喊的专业人士集体“失声”。很多事情都插不上嘴,即使努力地喊上几声,也掷不起多大浪花来,甚至被认为是不合时宜。
现在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环保大旗坚决不能倒下。目前看来,“三高”企业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仅靠企业自觉很难杜绝环境事件的发生。企业外的声音,尤其是政府的声音不能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