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基金会管理费比例考验慈善透明度

近日,被称为“史上最苛刻捐款”的“曹德旺西部五省2亿元捐款项目”完成善款发放,但由这一案例引发的基金会管理费用比例问题的争议却远未停止

 

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召开“曹德旺西部五省2亿元捐款项目”总结大会,宣布2亿元善款发放完毕,标志着曹德旺这单“史上最苛刻捐款”挑战成功。

 

2010年5月,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以个人名义向西南五省区灾民捐款2亿元,同时对合同执行方 中国扶贫基金会提出“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差错率不得超过1%,管理费不超过3%”的要求,使得这2亿元被外界称为“史上最苛刻捐款”。这一捐款项目虽已完成,但公益慈善业内对于这一案例所提出的基金会管理费用比例问题的争议却远未停止。有基金会提出“零管理费”模式,将管理费与捐款严格分开进行筹集。

 

究竟多少管理费是可以接受的,10%?3%?还是“零”?事实上,数字只是表面现象,捐赠人在意的实质性问题是:管理费使用是否足够透明、有效。

 

“10%管理费比例”确有下调空间?

 

按照我国《基金会管理办法》规定,基金会管理费比例最高可达10%。曹德旺提出的3%管理费比例远低于此标准。最终,中国扶贫基金会以600万元的管理费完成了2亿元善款的发放任务。

 

这一案例的成功是否证明了饱受诟病的“10%管理费比例”的确存在下调空间?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陈红涛接受央视采访时却直言:3%的管理费“显然不够”,这一模式不可能复制。

 

首先,3%的管理费仅覆盖中国扶贫基金会所发生的费用,而省、县、乡、村的基层干部配合完成的大量工作却未计入其中。也就是说,管理费中降低的部分实质上是转嫁给了地方政府。

 

其次,中国扶贫基金会抽调了70名工作人员,并从高校征集了500多名志愿者,以及西南五省各级政府部门和扶贫办工作人员,总数近万人参与项目执行。如果把这些全部折算计入成本,管理费比例将远远超出3%。

 

正是基于这两个原因,项目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人民大学NGO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也认为,3%的管理费比例不具有普遍性。

 

“零管理费”激起更大反响

 

曹德旺的“史上最苛刻捐赠”引起的争议尚未平息,一些民间基金会紧跟着提出的“零管理费”运行模式则激起更大的回响。

 

实际上,“零管理费”并不是说项目运营不需要成本或者不收取管理费,而是指将管理费与捐款分开,不再从捐款中按比例提取,而是将捐款全部用于项目的执行,管理费则另行筹集。

 

最新采用这一模式的机构是梁树新的“微基金”。在其与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签订的关于“微基金”的合作协议中规定,作为乙方的贵州省青基会不从“微基金”所募款项中提取任何管理费,所必须的办公运营费用全部由企业赞助和管理费专项募资解决,以保证公众捐款百分之百用于项目本身。

 

梁树新认为,只要项目执行到位,就一定会有人愿意资助管理运营费用。

 

然而,业内却有声音认为梁树新过于乐观,目前公益慈善领域内存在的灰色地带,不是简单地将管理费与募款分开就可以经得起质疑的。

 

基金会账目大多数没公开

 

从10%到3%再到“零”,基金会管理费比例一再降低,不仅触动了公益捐款体制,实质上更是对行业的透明度问题提出的挑战。

 

对于基金会以及其他公益组织来说,管理费用、运行成本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这些机构必须用实际行动说服大家,行政办公费用并不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面目可憎”。

 

目前我国大部分基金会管理费用都在善款总数的10%左右,而且大多数账目基本不公开。

 

 

基金会中心网”的困境是这一问题的鲜活注解。2010年7月“基金会中心网”上线,意在推动全国基金会信息的透明化,让公众选择自己信任的基金会进行捐款。而8个月后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2000多家基金会中,有1300家还没有网站,800多家基金会电话联系不上,联系上的也以各种理由拒绝公开信息。

 

在国外,慈善机构的管理费比例从5%到35%之间都存在,其公开透明的运营,才让捐赠者接受如此宽泛的管理费比例范围。

 

“我在乎的不是管理费的比例具体是多少,而在于你用这笔管理费做了什么,是怎么用的。”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捐赠人的话,或许道出了透明度对于公益慈善的重要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透明度  透明度词条  管理费  管理费词条  基金会  基金会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考验  考验词条  
公益

 援疆类组织可有更多作为

新疆于田地震后,中国红基会第一时间将1000个“赈济家庭箱”送达地震灾区的民丰、于田、策勒三县受灾群众家中。3月4日,我陪同合作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代表赴和田考察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