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探究科学松鼠会出名背后的原因

  一年多来,“松鼠”们确实剥了许多“坚果壳”。

  “谣言粉碎机”以每天1-2条微博的方式有序地粉碎谣言。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喝牛奶不一定有助睡眠,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作用;睡觉的时候脚抽动一下不是在“长个儿”,也不是生病的征兆;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留传很广,但它也不完全属实——“松鼠”们通过亲手做实验发现,青蛙会不会在加热的水里面跳出来,取决于加热的速率;只有在相当慢的加热速率(每分钟升温0.12摄氏度)下,温水才能把青蛙煮死。

  “破解一个谣言,短则需要一两天,多则一个星期。这当中,大部分精力就花在数据资料的搜集上。虽然不能说绝对真实可靠,但我们会尽全力来做到真实可靠。”“谣言粉碎机”科学编辑秋秋说道。

  来自民间

  在北京生活的刘琼从2008年开始关注科学松鼠会,很喜欢在闲暇时候看看“松鼠”们写的文章。“以前看到什么我就相信什么,但是现在我会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有时候我还会自己动手做做实验哩。”

  刘琼最近动手做的一个实验,就是受了科学松鼠会会员瘦驼的启发。3月21日春分这天,瘦驼在微博上发了“立蛋”的照片,鸡蛋不仅能在桌子上立起来,还能在镜头盖上立起来。刘琼看到了,也拿鸡蛋实验了一下。

  “是能立起来,关键大头要朝下,重心要稳。”刘琼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科学松鼠会的信息,而民间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的公信力。科学松鼠会网站副主编游识猷告诉记者:“辟谣的时候我们只看证据,其他的一律不管,我们和其他企业产品毫无利害关系。”

  专业背景

  果壳网每个主题站由一至两个编辑负责,共20多位编辑。他们特征一致:80后的科学青年;具备高智商,却热爱宅居;习惯用Google Reader获取信息,靠Gmail保持联系;熟悉英文网络资源,善于表达与解决问题。

  在这次日本地震的媒体大战中,这批青年编辑表现得尤为出色,每天工作12个小时,晚上10点多回到家,洗个澡睡个觉,第二天8点又准时出现在编辑部,信息发布频率是以往的七八倍。

  而要成为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如同加入“门萨”俱乐部,有着苛刻的门槛和考核方法。申请成为科学松鼠会写作者的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当数量的科学文章。每篇文章都要经过由姬十三组成的“评议小组”审核,从专业性、正确性和文字水平等多方面来评估。由于评议小组成员都有科学专业背景,绝大多数错误都难逃他们法眼,由此保证网站上科学文章的水准。通过了考核,才能成为 “松鼠”,才能在Songshuhui.net网站上发表科学文章。这个科学青年俱乐部,也因此一直保持着有限的规模,至今共有120只“松鼠”。

  游识猷就是去年才加入的新人。为了入会,她写了两次“投名状”。在美国学习生物遗传学的游识猷一直对科普很感兴趣,“投名状”写的话题是当时社会上很火的“伟哥”。“一定是写得不够好,才没让我入门。”她并不气馁,去年6月回国后,又写了一份“投名状”,并得到了姬十三的赏识,这让她得到了在科学松鼠会网站工作的机会,并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松鼠”。

  通俗易懂

  难道人们真的愿意接受那些“危言耸听”的垃圾信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迷雾中拨开真相,将束之高阁的科学“请”下来,邀请每一个人品尝它的美妙,一直是果壳网的追求。这和他们一直坚守的“让科学流行起来”的理念不谋而合。

  中国人太需要科普了。“即使上完大学,没读过一本科学杂志的也大有人在。”中国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特别是文科生,科学素养太低了。”据科技部统计,2009年人均专项科普费用才2.10元,每万人中从事科普工作的员工只有13个半。

  然而掌握话语权的,偏偏是这帮被施爱东看来“没有科学素养”的文科生。

  姬十三自比为“剥坚果的松鼠”,早在他弃理从文开始,就很注意用通俗的语言传播科学,这一要求也被各个编辑一以贯之地接受,并充分利用了网络的特点。3月14日的文章《神马“地震云”,其实都是“浮云”》很好说明了这一点。

  许多人一接触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就被科学的魅力所深深吸引。网友“盯着鞋看”在果壳网上留言说:“松鼠会和果壳网是最好的科普网站,因为其他的我都看不懂。”

  如今,不管是公益的科学松鼠会,还是商业的果壳网,其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媒体人陈承认为,从网站切入,未来更可进军杂志、新媒体和电视节目外包,前途光明。中国公众和社会面临转型,相关启蒙和常识普及是大产业。

  “让科学流行起来”,科学的美味或许可以这样分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探究科学松鼠会出名背后的原因  松鼠  松鼠词条  探究  探究词条  出名  出名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原因  原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