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北京 王中军(左)颁发给于晓刚(中)"SEE·TNC生态奖"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国内民间机构阿拉善生态协会在京颁发第4届"SEE·TNC生态奖",共有15位获奖者分享了100万人民币"生态奖"奖金。来自云南NGO组织绿色流域的《银行业环境记录》获奖,这是生态奖首次颁发给金融业对环境影响的项目。于晓刚代表绿色流域《银行业环境记录》项目组领奖。
于晓刚是云南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管理的研究实践。其本人曾获具有环保业诺贝尔奖之称的"戈德曼环境奖"和"卖格赛赛奖"两项国际环保业大奖。
在本次"SEE·TNC生态奖"颁奖典礼上,于晓刚感谢国内环境组织对影响生态企业的资金链等问题予以关注,也感谢颁奖单位的20万奖励,可以使他们的研究项目搬出民宅,有更深入和广泛研究的资金基础。
企业生产是对生态影响最大的人类活动,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资金流向,可以间接影响到对环境和生态。国际上一些环保组织和银行,认识到绿色金融和绿色信贷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于2003年国际上10家银行提出《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s)。
《赤道原则》提出"确保所融资的项目按照对社会负责的方式发展,并体现出健全的环境管理实践"理念,约定仅为符合原则的项目贷款。至2008年底已有60家商业银行加入《赤道原则》。
2007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防范和控制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通知》,标志中国开始建立绿色金融的理念。
于晓刚和他的团队大众流域,是国内较早介入银行业环境记录的研究者。由于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的绿色信贷起步比较晚,已经上市的银行对公众披露制度也是起步阶段。于晓刚坦言研究中遇到很多困难,在银行这样庞大的机构中,尤其是挖掘公众所关心的,银行贷款具体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负面信息,需要作出很多努力。
面对全国7条江河和周边近海的污染现状,中国为GDP增长付出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代价,遏制影响生态环境的上游动因,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是改变环境现状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鉴于于小刚团队的共同努力,及努力方向的社会意义。"SEE·TNC生态奖"专家评委会给予其最终认可。
在"SEE·TNC生态奖"颁奖典礼后,于晓刚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您和你的团队如何分享和使用这20万奖金?
于晓刚:刚才我打电话回去,工作人员非常激动,询问我是否可以搬到一个办公室中办公。我们全年有80万的工作经费,有20万元是香港乐施会资助的《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项目,作为专项研究人员的工资和全年研究经费。这20万元"SEE·TNC生态奖"奖金,可以弥补经费不足的现状。我在考虑将项目组搬出民宅。
记者:你们采用哪些指标作为"绿色银行"评价指标?
于晓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制定环境相关政策;实施环境相关措施;环境专责部门设立;"两高"贷款情况;环保贷款情况;获得社会认可、批评情况;内部环保表现;对同行、客户倡导;社会捐助、海外投资等。
记者:请您讲一下在中国评价、调研"绿色银行"的意义。
于晓刚:NGO不具有利益驱动性,是在理念下推进工作,更能代表社会公益。我们联手9家NGO组织一起推进公众了解绿色信贷执行情况。帮助企业校正对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向,监督和问责银行。带动社会力量,促使银行通过资金配置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记者:中国银行业在"绿色金融"方面和国际有哪些不同和差距?
于晓刚:中国的银行业在"绿色金融"还在起步阶段,银行刚刚有了"绿色金融"的意识,但付之实践还需要一个过程。07年之前银行给予贷款,更多考虑投资回报,较少关注环境和社会影响。国际NGO有一系列针对银行环境和社会表现的评估指标。包围很广例如包括:一般行业、采矿和军工等行业,甚至还包括生物多样性、气候变换、有毒排放、土着权利和人权,劳工、诚信、透明等。
记者:国内的银行是否在接受你们的调查报告?
于晓刚:经过几年的磨合,国内很多银行都在接受我们的访问和调研,大多数认同我们的调研报告。但是我国银行对公众披露内容有限,即使是上市的银行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加上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另一些关键信息可能被隐藏。也有某个商业银行,在得到比较低的评价时就玩失踪。不只是电话没人接,就连之前访谈过的联系人都找不到了,快递过去调查报告也被退回,说没有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