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有一个希望,让我看到你的微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我们依然享受阳光……”。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都会积极向大众宣传精神卫生科普知识,促进人们追求精神健康,并向精神障碍者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我国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 促进精神健康。当天,由长沙市精神病医院、长沙心翼会所主办的绿丝带关怀活动在湖南省图书馆进行,200余名绿丝带关怀行动志愿者,挥舞手中的绿丝带,倡导社会公众“消除歧视,勇于关爱”精神障碍者。
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障碍的知晓率不足五成,就诊率更低。神经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
目前,全国的重症精神病人有1600万之多。湖南省现有精神病患者100多万人,总发病率为14.76‰,发病率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长沙市区280万人中,有8.8万多重性精神病人,精神病康复者2.86万人,精神残疾1.56万人,精神疾病患者几乎占到了人口的10‰。而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率仅为15%。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比例只有5%。少数精神病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出现暴力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加重了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
维护精神健康从自我做起,创造关爱环境人人有责。在绿丝带关怀活动上,长沙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唐江萍倡导:对于精神疾病,我们需要更多认识,消除偏见;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我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给予更多的关爱。他们是社会上最弱势的人群。”为了让精神障碍者同享社会精神文明,湖南省图书馆为长沙市精神病医院三无流浪精神障碍者捐赠1000册“精神食粮”,由医院医务工作者、家属、心翼会所会员、爱心人士组成绿丝带关怀志愿者给公众发放“心灵之翼”科普读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刘铁桥教授向公众进行了精神疾病健康教育,长沙市精神病医院联合长沙晨光心理咨询中心、心世界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临床专家、护士、社工、心理咨询师爱心义诊队,现场免费为公众进行疾病辅导、心理咨询,答疑解惑,并现场进行精神健康精神图片展、精神障碍者书画展、手工制作品展览等。
绿丝带关怀活动开展,大力宣传了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提高市民对精神卫生工作的关注,不断完善自身精神健康的意识并引导居民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疾病。
长沙心翼会所—点亮希望 重塑人生
会所模式源于40到50年代初期的美国。当时有人相信精神病人可以发挥他们的正常能力,并认为精神病患者可以自助,患上精神病并不代表影响整个人。1944年3月,《我们不孤独》(WANA)成立,以会所形式运作并不断延伸扩展,后改名为活泉之家,成为全球第一家精神康复会所。1994年,国际会所发展中心(ICCD)成立,专责支持国际发展事项,监督和统筹培训中心的工作,举办国际研讨会,促进会所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目前,全球已有400间会所,遍布29个国家,其中约280个隶属ICCD,约150个获得认可。
2007年长沙市精神病医院争取到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的资助,成功开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社会公益性精神康复所——长沙心翼会所。会所致力于以会所模式为会员提供职业训练、心理疏导、行为矫正、教育支持和社交就业服务,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社交技巧,帮助会员重获友谊、重新投入家庭、重获教育或就业机会。会所相信:每位会员都能从精神病后遗症中完全康复,并能重过美满生活。即使饱受精神疾病折磨,会员仍然具备贡献社会的潜能。会员参与会所工作,并与会所职员如同时般共同管理会所日常事务。
2009年长沙心翼会所顺利通过国际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被认证的会所。会所目前已帮助480人,其中过渡就业16人、辅助就业5人、独立就业36人、小组就业35人,职业培训1000人次、继续教育培训20人、社交活动2000余人次、住院及家庭探访100余人次。极大的促进了会员的社会康复,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社交技巧,增加会员回归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及就业的信心,改善精神疾病的预后,减少了由疾病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