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称中国人不热衷慈善事业 现在说微博改变中国 建议中国打拐靠制度延续
一场互联网打拐活动正牵动着整个中国的神经——人们通过网络,追踪被迫成为乞丐的被拐卖儿童,帮助孩子们回家……就在“微博打拐”成为中国最热词时,外媒对此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英国《金融时报》说,2010年盖茨和巴菲特来中国时,西方人批评中国人不热衷于公共慈善事业,但微博打拐行动挑战了西方人的这一偏见。
新闻回放
两周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开设了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鼓励民众为身边的乞丐儿童拍照并传到网上,帮助解救被拐的那些孩子。
截至记者发稿时,“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的粉丝增至213801人,于建嵘本人微博粉丝达到446737人。已上传3000多张乞儿照片,帮助解救出6个孩子。
记者发现,多家外媒在其网站上播放了中国爸爸彭高峰找回儿子的视频。在煽情的同时,也引发了外媒的讨论。
热议
微博参与公共事务 围观改变中国
《金融时报》的报道称,于建嵘的活动标志着微博首次参与到打拐事业中来。过去两年,微博这个社交工具在中国快速传播,加快了信息流动的速度,并推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了“话筒”。
美国全国广播电台(NPR)在详细报道了彭高峰在微博的帮助下找回儿子的事情后评论,微博打拐体现了中国网络民意的爆发力,在网民的帮助下,被拐儿童的父母重拾找到子女的希望。
法新社的报道则感慨,中国已经进入了“微博时代”。报道援引美国发布的《人口贩运问题报告》数据称,从2009年4月开始的打拐行动在18个月中解救了6785名儿童。
报道称,中国有4.57亿互联网用户,为全球最多。而中国网民们将微博视为表达意见的新途径,争议性的公共问题经常在微博上被公开讨论。并且中国官方对微博采取了透明的态度,各级政府部门、警察局都开始开设微博。
因此,报道认为,通过键盘和鼠标参与重大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愈来愈多中国网民习惯的政治生活方式。用香港大学中国媒体专家班志远的话说,微博打拐用行动展示了社交媒体在应对社会问题时的能量。
盛赞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中国官方对于这一行动纷纷跟进。《金融时报》的报道也指出,和其他通过微博传播的活动不同,这一活动似乎获得了中国政府的认可,甚至官方采取了支持的态度。
报道称,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了彭高峰找到儿子的新闻,一些城市的公安部门也参与到网上行动中来。
江苏省常州公安官方微博“平安常州”说,“请您随手拍下你遭遇到的乞讨、流浪的儿童,连同时间、地点信息上传到微博,为寻人家庭提供线索”。
来自公安部的声音也使民间与官方形成了一种互动。2月10日,针对社会关注的街头未成年人乞讨问题,公安部回应认为,组织、强迫、诱骗、拐卖未成年人乞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同时,公安机关也呼吁广大群众发现有虐待、组织、强迫、利用未成年人街头乞讨嫌疑的,请及时拨打110报警,公安机关将认真核查,依法严厉打击。
质疑
打拐还需制度性保障
不过,在盛赞之余,外媒也看到了问题,《泰晤士报》的报道称,“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这一微博放大了中国对抗儿童贩卖活动的战斗力,但这一行动目前还只限于阶段性胜利,还没有取得制度性保障。
多数网友既期待“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公民行动推向更大的高潮,也担心当公众热情的潮水退去,儿童乞讨现象能否在中国大地消失。
于建嵘认为,要通过制度建设,通过对志愿者的培训,让更多网友更加理智地参加这个活动。他同时也希望媒体能保持“冷静”,当前不要太热,以后也不要太冷。
“现在动不动给几个版,还不如将来有一个小专栏,及时报道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出现了乞讨未成年人,这样才好。”于建嵘说。
一直关注彭高峰寻子行动的《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形成全民打拐氛围,建立良好流畅机制,还需要审视民政、救助、计生、儿童收养等相关配套。
他认为,儿童拐卖错综复杂,是多项社会矛盾的淤积表现,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刑事犯罪问题。需要更多人的思考、建议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发现问题,解决它们。
借鉴
发达地区儿童福利居首位
设立儿童福利机构有助于保证孩子不会在街头乞讨。在西方,福利制度第一个立法是有关儿童福利的。早在1909年,美国就在联邦政府设立了美国儿童局。
而英国、瑞典、挪威、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则在上个世纪就先后出台了儿童福利专门法案,并成立了儿童福利局等专司机构。
在美国,一旦发现有街头乞讨的儿童,就会立即被送到儿童福利机构里。如果背后有成年人指使,即便是他的父母,也将面临起诉。
美国多管齐下救失踪儿童
美国为寻找失踪儿童投入了巨大的警力和社会力量。警方在接到报案后,将启动“全国儿童警报系统”,向全国各地发布寻人公告,之后会有多名志愿者加入搜救行动,他们走入茂密的丛林,还打捞许多野外池塘。
除了接到报案后紧急行动,美国还设有“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服务中心”,开通多种语言全天候的热线救助服务。失踪儿童家长可以借助该中心发布寻人布告,该中心还会通过美国邮政署向全国各个邮局网点发布寻人启事。
此外,美国一些大型公共场所还加入了名为“考德-亚当”的儿童安全警报系统。如果家长在超市购物时发现孩子不见了,可以马上求助于这一系统。超市会有专人立即开始寻找孩子,如果十分钟内找不到,即会报警支援。
而美国几家电信运营商也加入了这一系统,失踪儿童家长可以通过短信向手机用户发出求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