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拨乱反正,让公益理念迅速深入人心。
2011年,以“新公民,新公益,新生活”为口号,《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创刊;致力于打造中国公益第一刊,《中国财富》杂志全新改版,旨在推动市场与社会跨界融合;南都报系设置公益传播、公益活动、公益论坛、公益微博等专门频道,南都公益全媒体集群已具雏形。
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纸媒开辟公益版面,电视推出公益栏目,而大型门户网站则纷纷辟出公益频道。公益传播,渐成潮流!
诚如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所言,媒体一经出现,就参与了一切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
公益进入大众视野,始于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催生了中国公益传播时代的到来。自2011年以来,借力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公益传播进入井喷期。免费午餐、随手拍拐卖儿童、老兵回家……一系列肇始于微博的公益行动,经传统媒体和网络的滚动式传播,成为公民教育的最佳样本。
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说过,公民社会的参与是政府行动的补充与助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已经起航。然而,在变幻的航程中,我们需要敏锐的守望者和精确的导航者。
溯源:公益传播在灾难中起步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08年。“灾难”成为描述中华民族的关键词。年初至年末,南方雪灾、胶济铁路列车相撞、汶川地震、拉萨当雄地震,灾难的阴霾笼罩全国。
也正是那一年,凡是公众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不断传播着爱与灾难的博弈。电视、报纸、计程车上的广播、手里的iPhone、家中的电脑,随时可将大家带至灾难现场;善良的人们,根据媒体的指引,开始为灾区的重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益元年也是公益传播元年。人们看到,南京江宁区那位为汶川捐款105元钱的最美乞丐,开始知晓明星八卦、娱乐选秀之外,还有更值得关注的东西———公益,参与公益活动的愿望也在心底萌发。
正是媒体对于仁爱、奉献、关怀的接力传播,培养了一代国人的社会关怀和公民参与意识,催生出中国公益传播新时代的到来。
井喷:公益媒体遍地开花
经过2009-2010年的酝酿发酵,进入2011年,公益传播借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爆发出强大的传播能量。公益传播渐成潮流。
电视媒体,力推公益栏目夺人眼球。一批以公益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被包装后推向台前。2011年4月,浙江卫视斥巨资推出一档明星助平民圆梦的公益节目《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5月,深圳娱乐频道推出励志公益节目《益呼百应》;6月,一向以制作娱乐节目见长的湖南卫视宣布推出公益慈善节目《帮助微力量》;11月,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推出一档以明星回乡、助他人圆梦为主题的公益节目《梦想合唱团》;12月,四川卫视推出了《公益中国》。今年年初,广东卫视推出《公民》,东方卫视推出《大爱东方》,湖南卫视用为校车筹款的公益音乐节目《天声一队》取代了选秀节目。
纸质媒体也纷纷为公益报道开辟专属领地。2011年6月27日,《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创刊,随南方都市报主报全省发行,每周一出刊,每期8版;同年7月1日,南都旗下的《中国财富》杂志全新改版,专注于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慈善,推动市场与社会跨界融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抢滩登陆公益领域。除了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四大门户网站开设了公益频道,各大主流网站几乎无一例外地开设了公益频道。一时间,公益主题网站各地开花。2011年1月,淘宝公益频道全新改版上线,宣布将在魔豆宝宝爱心工程、创业公益通道、公益宝贝、淘宝会员爱心林四大项目上发力,力图在公益领域有所作为。
传统媒体亦不甘示弱,去年4月,南国早报网公益频道上线;12月,新华网公益频道上线运营。今年3月,新疆日报网天山公益频道上线;5月,齐鲁网公益频道上线。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除了在旗下的纸质媒体开辟公益版面和刊物,更将公益理念贯彻到了旗下的新网络媒体。在该传媒集团旗下的官方微博群和大部分网站,如奥一网、鲜橙网等开设了公益栏目或频道,形成了蔚为可观的公益南都全媒体集群。
新动向:微公益崛起
微博成为公益传播的绝佳平台。在这个瓦解权威,解构传统的新时代,宏大的事物逐渐被细微的个人分解重构。以往被大企业、官方机构垄断的传统公益慈善逐渐被注重生活化、草根化、持续性的微公益撬动。微公益借助微博为发起和传播平台,通过汇聚无数草根网友,号召大家从自己身边的小事着手,随时随地践行公益,为社会注入爱和希望。以微博为渠道,以公益为核心,一股以民间发起,官方响应,意见领袖呐喊,草根网友力推的公益风潮迅速兴起,席卷全社会。
如果要为微公益撰志,起始于2011年春节的“微博打拐”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微博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倡议,短短十天内就吸引了超过57万网友参与,上千张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到微博上,多名被拐儿童被成功解救。这场肇始于网络草根的公益行动最终得到官方的积极响应。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通过微博回应称,公安部打拐办将根据每一条线索进行部署核查。
同样可圈可点的微公益传播案例是邓飞等媒体人发起的“免费午餐”项目。2011年3月9日,由邓飞等媒体人在微博上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短短的几个月,引发超过5.7万人关注。仅仅五个月时间,该项目就筹集善款1690多万元,为77所学校的一万多名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同年10月26日,国务院宣布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决定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从“免费午餐”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舆论普遍认为,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对‘免费午餐’而言,它是一个奇迹;对当下社会而言,这是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如是说。
通过“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我们隐约可以看见一个公益合作新模式:民间发力、官方响应,意见领袖呐喊、草根民众力推,使两种不同的力量最终拧成一股合力,达到公益目标。
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认为,有效的公益传播不仅能够助推加速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进一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传媒改革、舆论监督、公共领域、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等。她期待,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航程中,有更多“敏锐的守望者和精确的导航者”的出现。
链接
2004年
“责任中国”公益品牌系列活动发轫于2004年,迄今举办过包括全国公益广告大赛、环保袋设计大赛、汶川、玉树地震募捐及定点援助、与公益组织联手的具体公益项目、年度公益盛典等,如今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媒体公益平台。其中,“责任中国”年度公益盛典核心概念正是倡导“人人可为”公民慈善,被业界评价为“国内首个侧重于公民及其行动的公益奖项”。
2008年
珠三角各城的A 2叠城市读本推出每周至少一个版的公益慈善新闻版,目前已经拓展至珠三角九城,带来及时、新鲜的公益新闻与动态资讯。
2010年
南方都市报与广东省慈善总会联合成立爱心点对点基金。截至目前,累计帮扶的困难群众超过2万人次,携手各界捐赠爱心物资总价值近1000万元人民币。
2011年6月27日
以“新公民,新公益,新生活”为口号,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创刊,随南方都市报主报在全省发行,每周一出刊,每期8版。
2011年7月1日
中国财富杂志全新改版,专注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慈善,旨在推动市场与社会跨界融合,致力于打造中国公益第一刊。
@南都公益_中国财富上线,整合南都公益周刊、《中国财富》、南都九城公益版读本以及众多南都品牌公益项目活动,关注公益2 .0时代,引领网络公益传播;目前拥有11 .4万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