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人 请放下崇高幻觉孤独前行

最近,崔永元公益团队在湖南受到冷遇,湖南省教育厅的“三不”主义,以及崔永元本人“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的回应引发舆论热议。从事公益事业的人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普通人又该如何对待公益人的作为,对此做出必要的判断并寻求共识,是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应该说,当前民众仍然习惯于用道德仰视的眼光对待那些从事公益事业的人。这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发展机会和公共福利不平等,导致公益事业被赋予太多社会期待,尤其是来自民间的公益力量,具有浓厚的“打抱不平”气质,被普遍视为贫困人群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在多数人印象中,腰缠万贯的慈善人士和为社会事业奔走的公益人群,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具有普通人所没有的道德境界和高人一等的公共情怀。

 

人们热衷于用道德审视的眼光看待公益人士,围观并分享他们的道德光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互联网的低门槛、清谈气质以及偶像情结。大凡公益人士组织的爱心活动,总能形成爱心激流,与此同时,批评公益人士几乎寸步难行,因为大众赋予当事人以道德光环,他们被默认为服务大众的好人,批评往往就被解读为别有用心。公众带着朴素的正义感,本着有为胜过无为的简单逻辑,无视程序的合法性。看看网上近乎肆无忌惮的爱心捐款现象就知道,这种朴素的正义感在民众的狂欢中甚至取得了对法律(如非法募捐的问责)的完胜。(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而观察公益人士这个群体可以发现,他们也的确有人沉溺在粉丝营造的崇高幻觉中,自从取得了公益人士的大众形象后,真的就如雷锋附体般,按照大众对他们的期待,本着弱者伦理和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发表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底层民众的体恤。公益所根基的公共情怀--“关心中国人”成为了他们言论的主基调。与此同时,他们对来自外界的批评始终保持警惕,以近乎道德洁癖的心态打造公共形象。(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尼布尔在《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中论及富人的慈善,认为他们的慷慨在显示其财富的同时,也在抚慰穷人的反抗冲动,这一说法放在当下中国社会尚有杞人忧天的成分,但从长远来看,放下道德重负,用平常心来对待慈善确实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慈善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福利,它致力于社会的二次分配,有利于促进社会平等。秦晖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出,福利问责有利于走向社会民主。我想,这种福利问责不只是来自政府的公共福利,还应该指当下越来越普遍的民间公益。现代公益不只是朴素的好人做好事,好的初衷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这就要求,无论是公益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审慎对待公益行为。公益人更应该放下由大众营造的崇高幻觉孤独前行,公益行动的价值,绝不在于打造一个道德模范,而应该是一群现代公民。(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崇高  崇高词条  幻觉  幻觉词条  前行  前行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放下  放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