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组织与第三极力量

        伴随着社会所拥有的可独立支配财富的增加,大量资金流入社会公益领域,因而出现了公益组织、出资方和部分权力拥有方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其中展示了公益组织的独特风采,也暴露出公益组织需要增强内在力量的现实要求。特别在公益活动开展中与权力方、资金拥有方打交道的时候,更能看出公益组织拥有这种力量的必要性。

  第三极力量的现实展示

        在学术界本来没有这样的说法:第一极的力量——权力,第二极的力量——金钱(资金);当然也没有“第三极力量”这个词。但社会中的确存在着权力、资金的力量,而且它们似乎与社会中除第三部门之外的社会第一、第二部门有着较为紧密的对应性。那么,以社会组织为主的第三部门,他们是否也拥有自己的独特力量呢?

  这个问题在公益领域尤其明显,因为权力、资金已经与公益挂上了钩,开始在这里大显身手,并且成为公益组织经常打交道的对象。问题因此就出现了:公益组织凭借什么与另外两极的力量对等地合作、最终产生出公益的效果呢?这些问题从以下故事中或许可以慢慢品味出答案来。

  故事一:耶鲁大学:可以向金钱和权贵说“不”

  越南战争时期,联邦政府规定,凡是以道德或者宗教为名义的反战者,都不能申请奖学金。当时耶鲁大学的校长金曼·布鲁斯特为了维护耶鲁学术自由的精神传统,拒不执行政府的指令,仍以申请者的成绩作为发放奖学金的唯一标准。结果,联邦政府拒绝给予耶鲁一大笔资金。布鲁斯特这种维护耶鲁学术自由的做法受到后代景仰,被称为“当年最伟大的校长”。

  耶鲁庞大的开支来源于校友的不断捐款。1991年,李·贝斯试图向耶鲁捐献2000万美金,被时任校长理查德·莱文拒绝,原因是贝斯想花钱影响学校任免教授的决定以及课程设置。

  贝斯兄弟四人皆入耶鲁念书,他们的叔叔拥有的个人资产近8亿美元。与其他富家子弟一样,他们在耶鲁结交许多名流子女,包括现任总统小布什,为自己将来进入上流社会做好了准备。作为耶鲁的校友,李·贝斯希望自己的母校能够保持常春藤的保守传统,他想通过2000万美金——当时常春藤学校接受的最大数目的捐款——来插手学校的人事任免。没想到却被耶鲁以捍卫学术自由的名义拒绝了。

  2001年小布什当选总统后,收到了母校想授予他荣誉法律博士的消息。想不到在将要举行授予学位仪式的时候,竟然有大约200名教授集体签字拒绝出席,许多学生报以嘘声和哨声。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学位的嘲讽。小布什就读期间平均成绩是B-,当选总统也有些“不明不白”,这样的人不配被授予博士学位。

  故事中看到,向权力与金钱说“不”的这一方,他拥有了某种明显的自信心,然后透过其自信的依据,最终体现出一种力量来。这就是第三极力量,它代表了某种正确的做法,一种社会公正,一种与另外两极力量进行对话、合作以及说“不”的能力。

  故事二:某基金会如何面对烟草公司的捐款

        2010年11月1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在某基金会设立金叶基金,同时捐款1000万元,用于支持其公益项目。此次捐款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讨论,某媒体“八成网民认可国家烟草专卖局捐款,专家称应拒收”的新闻总结了社会各方对此的不同态度。其中该基金会工作人员的表态是:“能筹得这笔钱,基金会也很不容易。”并且他提出是否应该转变观念,即使烟草专卖局最终没有捐出这笔钱,他们依然在盈利,不如利用这笔钱去做好事。

  接下来的问题是,他们在接受捐赠之后,为烟草公司做了广告,因而有利益交易(而不是公益资助)之嫌;而且,当该行为遭到公众质疑之后,基金会采取的是“躲避”做法,希望通过低调处理来避开风头,不敢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点,显示出其第三极力量的缺乏。其实,在这一事件中,问题的关键不是接受抑或拒绝,而是向公众表达出令人信服的之所以这么做的价值个性。

  故事三:某企业基金会对资助申请者提出的三个问题某NGO组织想找某企业基金会A申请100万元的项目支持,有人让他先回答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向A申请100万而不是120万或80万?二、为什么要找A给你出这个钱?三、A凭什么给你出这100万,而不是给别的申请者?

  申请者如果能把这三个问题回答完,十有八九是可以申请成功的。因为这个项目实事求是与否、有没有推广性和延展性,全部体现在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中。虽然说公益组织之间是合作者,不是竞争者,但是,为什么A非要跟你合作,你能给A什么,A为什么不跟另一家合作,你必然要给A一个理由。

  现实中我们发现,当资助申请者缺乏自己的第三极力量时,他们只能蜂拥而上、却又完全可以被呵斥而归。而当他们超越了这一阶段,就会在尊严、气势上对等地合作、拥有向出资方说“不”的能力,同时也拥有让对方主动“登门拜访”的能力。

  当然,上面说的还只是尊严问题,第三极力量能够保证尊严。除此之外,还有如何真正保证公益利益的问题,这也需要第三极力量。上述这家出资方的潜台词就是:企业需要的是利益,而且是完全可以兼顾公益的利益,但需要你来让我明确为什么我的企业利益与公益利益是重合的?其实,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才能体现出公益组织本身的力量来。

  什么是第三极力量

        第三极力量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

  公益组织的使命感

        公益组织要解决某种社会问题,他们要帮助某类特定的群体。在他们心目中,一个穷人、一个残疾人或一个弱者同样具有价值;人们的健康发展以及尊严的获得,人们之间以一种更友好的关系相处,乃至让整个社会变得更美好,他们认为都是有价值的。于是这些公益组织就拥有了某种自我利益之外的价值感,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一种使命感。他的内心也因此而拥有一种特殊的尊严和自信的源泉,这是第三极力量的一个重要的发源。

  有两个明显具有质感的词语可以用于这里:人的尊严、社会公正。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的类似词语。基于它们,足以让一个人拥有自信的力量,并据此可以和金钱、权力进行抗衡、对话以及合作、竞争。前述耶鲁大学的例子就是如此。因而,第三极力量来自某种代表着社会整体或者非特定性他人利益的价值,来自于一个人对于这份价值的执守。

  我们曾把这种超越自我物质利益的价值叫做第三极价值,也就是说,与金钱的价值、权力的价值相并列的第三种价值。在此,我们不想特别强调这个概念,只想说明来自以它为根源的那种自信和有尊严的力量就是第三极力量

  公益组织拥有的价值是独特的吗

        我们不能否认资金的拥有方、权力的掌握者也拥有这样的社会价值。

  此时,就需要将公益组织所拥有的独特之处超前延伸,进入到对于这种价值的专业化操作阶段。即,公益组织需要把这种价值更明确、更坚定地加以执守,并且在具体的运作场所、在将资金和权力的资源用到具体的受助对象的过程中,能够专业化地把自身的价值兑现出来,让它在受助人那里得到滋润。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更专业地把这份价值呈现出来。

  于是,第三极力量的来源与依据又往前走了一步:他们不仅拥有第三极的价值,而且还拥有专业性!

  当资金以不求回报的形式付出的时候,它经常会起到破坏作用,就是所谓的“养懒”,破坏了“受者”自身的生态体系。因此,不应该简单地将钱从甲地运输到乙地,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和人们就业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提高。好在公益组织认识到自身的特殊地位,逐渐成长为专业化的组织,而不仅仅把自己界定为一个做好事的人。

  务实的运作与专业性的体现,是施展自身价值个性的基础

        某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基金会,在最基层运作,依靠募款生存。最开始,该组织基本依赖向资助方求助式的募捐,其中最能表达自身尊严的方式只有感恩。仅仅两三年时间,他们依靠自己的深度投入、专业化运作,获得了资助方的深度认可。

  正当该组织获得良好资助条件的时候,他们却开始了可以说“不”的生涯。例如,当资助方有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和行为要求时,这家公益组织就敢于和他们协商谈判,最终可以不接受对方资助;这种坚持可以很执着,直到对方学会尊重公益领域自身的运作规律,以及尊重公益工作者个人和组织的尊严为止。如果没有在公益运作的第一现场打造出来的专业性基础,他们是没有能力做出如此坚守的,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第三极力量

  凭什么能给受助者尊严

        有些组织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应当具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样的尊严,应该拥有公平的社会待遇;另有组织认为,即使边远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也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借此获得个人发展;还有组织则看到作为社会公众的普通一员,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一个小人物也有他闪光的地方,他们试图在茫茫人海中发现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倡导他们追求自我尊严。

  以上这些组织的共同特点在于,面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尊严,他们认为,一个人不需要先拥有可观的社会地位、相当的权力或资金以后才能获得尊严的满足。他们非常坚信并非常执着地追求这一点。

  那么,当我们要倡导别人有尊严的时候,或者指明一种有尊严的发展道路的时候,我们自己能不能获得尊严呢?当我们面对有钱或有权的人,却拿不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来引导别人做到这一点?

  再接下来,我们又凭借什么在没有金钱和权力的时候能够如此自信、阳光、充满能量感呢?凭借什么把自我的生命像花一样绽放开来呢?答案就在第三极的价值,以及第三极力量。即使整个社会中这种成份还相对稀少,在公益领域的从业者身上它应该首先呈现出来,并让它与另外两个部门的资源相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更高端的服务。

  因此,从一个角度来讲是有钱人资助公益组织的运作,从另一个角度讲,则是公益组织及其从业者为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服务,让他们的金钱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让他们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当然,并不是说有钱人一定没有智慧、没有对社会价值的坚守,而是说,公益领域从业者至少需要拥有这一切,并据此将公益领域中的关键关口把住,以便让金钱在一个更高层面上发挥作用。

  第三极力量: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源

  当一个社会被指责为缺乏灵魂、缺乏文化或者缺乏价值的时候,并不是说它缺乏金钱和权力。

  社会的价值、友好、爱心、尊严以及公正,需要有一些独特的发源场所,这需要从人的内心中来,需要从一批人的内心中来。NGO经常就是这样的发源中心。

  这份价值与力量,可以与政府的权力、与资助方所提供的资金相配套,共同打造公益项目的最终产品;它们也可以独自发挥作用,以自身独立资源的形式,输送到周围人的身边或远处的居民那里,使人们感受到社会的美好,由此形成了第三部门所特有的立足依据。

  这就是第三极力量。它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我坚守某种价值观与使命感,我自己拥有了力量,因此可以与其他力量抗衡与合作。第二个层面是说,只有我在没钱、没权的时候也能做到有尊严,才真正有资格去帮助穷人和弱者,因为他们也是一些没有权和钱的人。

  所以,在你跟人打交道的时候,比方说你的受助者是弱势群体,就应当意识到,这些人更有可能因为物质生活的不完善而缺乏尊严,那你在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特殊的“送尊严”的技术。

  如果你感受到这个社会的问题是尊严的普遍不足,那么,第三极力量就尤为重要,据此而促使人们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其间不论金钱的多少或权力的大小。

  陶传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组织与第三极力量  三极  三极词条  公益组织  公益组织词条  力量  力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