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听闻地扪叹息声

 

 

资深媒体人,香港卫视执行台长,前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 杨锦麟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文明猛烈的碰撞之下,它还能维持千年不变的宁静,千年不变的安详,千年不变的乡村价值,还有那些早就被时代革命了的,原本能维持一方水土生态,以及治理与自治“平衡感”的乡绅阶层,还能逐渐恢复原本的面貌,或扮演与时俱进的角色吗?

  最近去了一趟贵州黎平,参加腾讯慈善基金会“重估乡村价值”系列活动,原本准备在县城多住一晚,但腾讯同行极力鼓动我和他们到著名侗寨地扪,临时起意,便随他们动身前往。

  地扪位于黎平县茅贡乡驻地以北4公里,距县城45公里。这个寨子地处宽谷中的小坝子上,一条带子似的小溪穿镜而过,有林区公路与锦屏至榕江的公路线相接,全寨有483户2176人,是黎平西线最大的侗寨

  县里一早就和地扪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新打了招呼,当晚就在博物馆借宿,到了地扪侗寨之后,也领略了在此坚守十年,兴建起占地二十亩侗族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新的一片造诣苦心。

  地扪是目前唯一一座被写进“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侗寨。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亲身到贵州省黎平县地扪侗寨体验生活所写的题为《时光边缘的村落》的文章,以二十四个页码、近万朴实的文字和十三幅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地介绍地扪侗寨的风土人情,使这个原生态侗族村寨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也因为这一篇图文并茂的报道,地扪逐渐成为瞩目的焦点,除了络绎不绝于道的背包族,不少著名的跨国企业家,银行家,甚至包括世界银行行长,都悄悄走进地扪,何以悄悄而不是声张,全然是因为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走进,而打破地扪千古不变的宁静与安详。

  当天中午,又邂逅了一位现在贵州省担任要职的资深媒体人,我们的促膝谈心,毫无障碍,他曾经提出的一个问题“谁才是文化的主人”,至今为止,依然发人深省。

  地扪的主人,当然是地扪的侗族父老乡亲,但半个世纪以来,固有的乡村价值和乡村自治体系和结构,几乎被彻底解构,所谓的寨老无论今时今日赋予他多么崇高的地位,实际上他曾经在农耕时代绝对封闭系统空间的威权地位,早已不复既往。党组织与村委会所贯穿的政治意志无往而不在。如今寨子里多半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青壮年男女多半往外打工谋生,他们的视野和见识多广,是寨老们所不能及的。与外界大面积的接轨之后,也改变了侗寨诸多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甚至包括现代垃圾的涌现,也成为侗寨的一大困扰,我仔细观察河里流淌的生活垃圾,无非是三大类,一是各种食品包装袋,二是妇女使用的卫生巾,三是各式各样的塑料包装袋。而原本千年保留完整的“稻鱼鸡鸭”的水稻养殖生态系统,也因为划一的自上而下免费提供的种子化肥农药,逐渐人为地破坏了既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循环系统。诸多种种,均属于社会人类学家必须倾心研究的课题,能否找到与现代化进程适当保持距离的“平衡感”,实在无法妄断。

  任和新原本在南方都市报任职十年,他自称误入歧途,但也在地扪坚守了十年,对于地扪的明天他有很多的想法,也有很多的无奈,他说实在害怕媒体对地扪的宣传,和他一番掏心掏肺的对话,我能理解他的担心。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文明猛烈的碰撞之下,它还能维持千年不变的宁静,千年不变的安详,千年不变的乡村价值,还有那些早就被时代革命了的,原本能维持一方水土生态,以及治理与自治“平衡感”的乡绅阶层,还能逐渐恢复原本的面貌,或扮演与时俱进的角色吗?

  离开地扪侗寨的那一天早晨,天依然下着蒙蒙细雨,汽车大口喘着气,艰难爬上一座随处可见塌方的高坡,我仿佛听到了地扪侗寨大地深处的叹息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听闻地扪叹息声  听闻  听闻词条  叹息  叹息词条  听闻地扪叹息声词条  
公益

 徐永光:未来十年,我的六大预测

 公益行业人才短缺,是未来10年面临的最大挑战。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和突破阻碍人力资源提升的薪酬政策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障碍,是行业两大任务。  猜想  1、未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