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时评
略胖
“过日子,又不是审稿子,你何苦要别人每个字都对?每句话都符合逻辑?每个段落都要照顾你的情绪?你只需要有时当之通假字,有时当作倒装句,有时当做比喻暗示,即可!在成人世界里,精确,是一件残忍的处世方式。糊涂,谁说不是一种高智商的生活态度。”新浪知名微博网友“琢磨先生”的一小段微博,引起了诸多网友共鸣,转发1500多次。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组织、又经常与政府打交道的媒体从业人员,笔者对此微博也颇有感触。对于下文中“绿地图”义工分队和负责管理公园的市政部门,更深表同情。同情源于理解,理解他们双方的无奈。一边是披上合法外衣、却依然未能完全摆脱外界身份疑虑的社会组织,一边则是面临放权大势、却又不能回避监管职责的政府部门。一个小小的公共场所用地申请问题,便将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
来自官方高层的声音说,政府管不好的,交给市场、交给社会;来自基层的声音则说,出了问题,责任要承担,监管不能不为之。这并非一对天生的矛盾,但当中现实,却让当事各方尤其是政府管理方,不能不重视。众所周知,政府的行政管理门类庞杂、事项繁多,一个县区级政府,所涉行政审批管理事项就多达数百个,政府劳心劳力之余,还往往被民众诟病:手续繁琐、要求太多、办事不方便,诸如此类。
这种问题,同样被社会组织所遭遇。笔者一位做NGO的朋友就曾大倒苦水:“以前你无法想象我们要去注册或者办个活动有多麻烦,准备各种材料,办各种手续,找完这个领导又要找那个领导,解释完这件事,又要解释那件事,反反复复,一拖可能就是一个月,要求的严格程度,真是让人望而却步。”
自从落户南海后,笔者这位NGO朋友算松了一口气,南海区尤其是桂城街道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大力扶持和相对宽松的政策,让他得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开展服务。然而,政府层面的重视还没能完全贯彻到具体的职能部门,诸如场地申请、服务资源支持等方面的诉求,还是会遭遇尴尬。
无疑,这场自上而下的社会组织培育行动,在基层推进时还存在一些“隐形阻力”。背后,则是政府职能部门心态和意识的转变尚不到位。回到“绿地图”所遭遇的场地申请尴尬,笔者可以想见,如果职能部门严格审批,在社会组织看来就如一种“残忍的精确”;办事人员所言的“领导出差”,又反映了其对组织性公益活动的潜在犹疑。而实际上,管理部门只需给义工联一个电话了解“绿地图”的资质和背景,再与自己部门领导电话沟通,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然而,结果是社会组织的失落和选择性“逃避”,夹杂着政府管理部门的潜在失职嫌疑。
其实,事情可以变得简单而轻松。
依笔者之见,政府向社会组织放权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也并非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是一种更紧密的伙伴协作关系。即便在政策细则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管理部门大处明白,小处“装点糊涂”,何尝不可?与此对应的是,社会组织本身同样应当在规则把握、制度应对上更加娴熟。予社会组织方便,就是给政府和政府部门自己方便。政府职能部门,其实可以创造一个更宽松、更贴心的环境,“该糊涂时就糊涂”。
作者系媒体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