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小兵雕塑。
摄影:本报记者 黄璇
生活中李春华一点也不喜欢凑热闹,除了头发长点之外,似乎没有常人眼中艺术家的标签,在人群中他多半在沉默,有时像在倾听,更多时候在做沉思状,就连饭桌上躲不开的喝酒也一样,他的明显不合群也让大家觉得无趣,“喝那么一点,还不如不喝呢。”他笑笑,无视朋友们的嚷嚷。
雕塑道路上,他也不喜欢凑热闹,总是另辟蹊径,一个人玩!上帝垂青这个广东始兴出来的傻孩子,玩来玩去竟然成了艺术界的**。其雕塑作品《中国标准》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雕塑设计成果展,成为广州佛山唯一入选者。目前已被清华大学永久收藏。
但在艺术选题上,他是喜欢热闹的,嗅觉灵敏的他对社会热点有着情有独钟的偏好。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很多艺术家还没回过神来,他已经很快创作了一些相关作品,并无偿捐献。
沿着松山抗战遗址新修的旅游匝道,李春华一边听工作人员黄明杰的讲解,一边慢慢向上走去,在这一年多时间里,这是他第四次上松山,对于这样的熟客,刚毕业的黄明杰依旧讲解得一丝不苟。
直到今天,国内知道龙陵松山的人仍然不多,相对于游人如织的旅游胜景,松山还只属于了解那段民族秘史的少数人,他们一次次到这里凭吊,毕竟这是在中国最无名的地方发生过最有名的战争——松山战役。
爬上松山子高地的李春华,再次站到子高地爆破的土坑前,对着郁郁葱葱的松树连连拍照,他自语说:“别人都说这里的松树是被血液浇灌的,确实比其他地方的松树挺拔。”
山风掠过,阵阵松涛如千军万马在厮杀,李春华站在风中,指着对面一个山头坚定地说:“以后我做的那些远征军雕塑就摆放在那里,守望着这座他们用生命和献血争夺下来的土地,也要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记住他们的功绩。”
一种使命感在驱使
“一个艺术家一定要与当代社会相关联,体现时代使命感。我就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提升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如果不说,谁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还有这样宏伟的志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李春华曝出要采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手法制作数百件大型远征军将士雕塑群时,大家也就不觉奇怪了。
想法在两年前既有,当时的李春华,对远征军这段历史并不特别了解,他90年代中期第一次踏上云南滇西的土地,选择了瑞丽,当时只想感受一下那里的异域风情。后来多次自驾游到腾冲,也从未进入过国殇墓园,直到这个月1日,他才首次踏进国殇墓园。
随着中国远征军题材的各种电视剧热播,以及由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发起的“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在全国各地媒体掀起关注报道远征军老兵热潮。李春华像似突然被唤醒。
他暗想,既然大家这么关注远征军,那他也可以用自己的艺术来表现。在经过详细调查了解后,李春华惊奇发现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谁用雕塑来创作过远征军题材。红色题材的雕塑经典比比皆是,但蓝色题材还未有涉足,经典就更加谈不上了。
“全国那么多雕塑家,远征军也热了那么多年,我就想不通怎么我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者。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远征军的追忆,在雕塑界,我也有责任和使命把这个题材做好。我这辈子,从艺术生涯来看,做好《中国标准》和《中国远征军》两个就够了。”李春华诚恳地说。
雕塑全部捐献龙陵松山
当然,决定做和怎么做其实是两个范畴。李春华开始了解这段曾被掩埋的民族秘史。
毫无意外,他被震撼了。70年前,为了抗击疯狂入侵的日寇,中华民国政府发起“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战号召,为了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的独立,数十万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远征异域,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支被称为中国远征军的军队历时3年零3个月,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近20万人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李春华不止一次说,在中国各种战争中,中国远征军是最纯粹的一支军队,只有他们是为了民族复兴而战。李春华开始思考要如何才能把这种英勇悲壮完美体现。
“东西方的雕塑差异很大,西方讲究形,小至血管都能看出;东方侧重神,一看就知道这个雕塑代表的是忠、奸、善、恶。我决定采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制作手法来制作,身体部分全部统一现场浇注,而头部则单独雕塑,每一个都是2.1米高,做他几百个,放在一起,不仅场面宏大还让人必须有仰视之感。”对于这个创意,李春华自我表示肯定。
为了让创作能在今年献礼“远征军出国征战70周年”,他放下手中的所有工作,找来5、6个助手开始制作。两年时间,创作已经接近尾声。8月30日,李春华和龙陵县政府终于签下捐赠协议。不久,这批宏大的雕塑将会伫立在龙陵的松山抗战遗址。
对于作品最后的归属地,曾一度让李春华纠结无比,好的作品是需要环境相得益彰的,如果把这批雕塑放在从没有中国远征军涉足的广州佛山,显然是不搭调。而和远征军关系最密切的在国内只有云南,目的地只能是滇西。
但李春华也在暗自思考,对于地处边远的云南滇西,要想拿出一大笔资金来支持自己的艺术创作显然是不可能,李春华最后决定这批雕塑最后免费捐赠给云南滇西一带,远征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最初设想是在保山的腾冲和龙陵分别放置。
但在他多次深入滇西考察之后,他决定全部放在龙陵松山。
松山曾被西方记者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其松山战役也被美国西点军校作为二战山地丛林攻坚战经典案例列入教材,我国的军事家也将该阵地称为“军事建筑学上的杰作”,《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最惨烈的南天门战役原型就是松山战役,而因为地处偏远,60多年来未经严重破坏,是国内战争遗址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处。
曾经有资料说:“1942年,一条江,一座桥,一座山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条江就是怒江,这座桥就是惠通桥,这座山就是松山。”李春华在多次进入松山后也发现,松山脚下就是怒江,怒江上的惠通桥还在见证曾经的血雨腥风,对于松山这个战争元素最集中的地方,自然成为李春华的首选。
就连吃饭点菜也要三令五申吃简单便宜的李春华,在选中松山后,突然做了惊人的决定:要将这个耗时两年多,耗资百余万元的远征军雕塑群,全部无偿捐献给龙陵松山。这一惊人之举自然让大家惊诧不已,也让正在发展中的龙陵县政府感激不尽。
这是个让他既无奈又高兴的问题,“云南虽然这些年发展也很快,但和内地相比还是有些差距。我的雕塑捐献给松山,这是想让大家在追忆那段历史的同时,还能打造抗战文化的教育品牌,为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尽自己的力。”
一次艺术的使命远征
如果最初的选择只是理智的判断,那一路的坚持却少不了感情的深陷。回忆这一路历程,李春华慢慢发现,在关注远征军这条路上,他越走越远,已经回不来岸。
相对来说,娴熟的雕塑技术对于李春华已经不是难事,最难的是如何用雕塑表现出他心目中的远征军群体的形象,他像个小学生一样,不仅大量翻阅资料,请朋友翻拍保存在美国档案馆内的中国远征军图片,还见人就问关于远征军一切问题,就连到了昆明,他也要求,一起吃饭的最好是远征军研究方面的专家。
没想到这段秘史,也让李春华越了解越敬畏,他将目光从资料堆中移除,开始关注还健在人世的远征军老兵,得知这些老兵大多生活困难之后,他也抽空以远征军小兵李占宏的照片为模本制作成一批小兵雕塑,无偿捐献给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让基金会义卖后筹款帮扶远征军老兵。
在帮助老兵的同时,他还亲自给健在的老兵塑像,在中国传统中,似乎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享有树碑立像的尊荣。而李春华却依次半跪在老兵面前,给老兵们雕塑属于自己的时光。“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找到他们,他们大多生活在各省边远的农村,我又想每个省都能做几个,只能通过志愿者先核实提供资料,然后赶过去现场制作。”
而每一位老兵又都让李春华感慨不已,他记得有一次到长沙去给一个叫黄天的远征军老兵塑像,“老人说每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他都很难过,不愿意想起。当时我很奇怪,心想这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老人为何难过呢,原来每到这个日子我们想到的是胜利的果实,而老人想到都是战死异乡的战友。”
当黄天看着自己的雕像时,他突然回头对李春华说,“就像看着自己多年的好友一样。”那些往事,也就像流水一样泻了出来。
还有一次老兵邱联远为自己的雕像揭幕,当他在李春华的注视下慢慢拉下红色幕布,看到自己的容颜被固定在青铜色中,老人颤巍巍退后一步,又再举起手,对着雕像庄重地敬了一个礼。
远征军老兵对雕塑的认可,更让李春华坚信最初的选择。但是,在他的强硬坚持下,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凭空而降的艺术家心存芥蒂,在和他们辛苦研究数十年才得到认可相比,他们多少有些不甘心,对于这个原本和云南不搭界突然在云南名声显赫的雕塑家,他们又爱又恨,既感叹他的执着也暗自懊恼自己的不足。
面对制作远征军雕塑群的一切困难,李春华总是超然地说:“这些困难算得了什么。和那些远征军将士相比较而言,我也只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在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