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老”,在中国已经议了十几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临终关怀”,这个问题是“未富先老”的延续。
据统计,2010年全市死亡4万多人,其中超七成死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这类患者,往往面临一个缓慢而痛苦的“临终过程”。
正是有了陈作兵医学博士、秦岭老师和鄢薇医生的勇敢和坚韧,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晚期病患者家属的心路历程。我们不是咀嚼他们的痛苦,而是共同探讨:在目前的经济水准下、在目前的医疗技术下、在目前的伦理氛围中,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临终关怀。
本报记者探访了武汉的两处临终关怀病区,以及多名不同经历和教育背景的医生。
【探访录】
“临终关怀”,对医院是不赚钱的业务。此类情形,举国类似,否则上海的秦岭老师不至于发博客,为患癌父亲找不到一所收治医院而哀叹。
省新华医院江北分院肿瘤病区自2003年4月成立以来,就定位为晚期癌症病人提供镇痛、姑息治疗。
45岁的张女士,患了骨肉瘤,浸润到坐骨神经,每天疼得死去活来,她对丈夫提出要求,“你让医生想个办法,让我早点解脱吧。”家人把她送到省新华医院江北分院肿瘤病区姑息治疗,疼痛止住了,张女士比以前过得舒心。离开的那天上午,她微笑地对医生护士说:“谢谢你们!”
该病区主任王虚实介绍,10年来,这里每年平均送走150余位晚期癌症病人。医务人员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灵抚慰,让晚期患者得到“善终”。
江南· 市三医院用“咵天”关怀临终病人
走进病区,你会感受一种稍显压抑的氛围。定额为40人的病区,住得很满,这是一处没有被命名为“临终关怀”的临终关怀病区。查看病人一览表:三分之二为晚期肿瘤患者,还有中风后遗症患者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主任医师方丽华介绍,这个科最初是传染科,后慢慢转化为肿瘤科。由于收费相对低廉。在这里间断住上两三年的病人,有七八个之多。
70岁的王奶奶,患帕金森病,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她曾经一个人在家连续摔了十几跤,家人又无力照顾,2009年,家人把她送到三医院综合病区。王奶奶说,老人经常会有发烧、咳嗽、晕厥等紧急情况,处理得当,风险就过去了,处理不当,小事就酿成大患。老人说,假如自己不是住在这里,也许活不到今天。
值班医生车瑾说:“咵天,是我们这里最重要的药。”由于大多病人选择保守治疗,情感和心理支持,就成了临终关怀病区医务人员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一封信】
如果那天来了,就让我们安静离去
鄢薇是我的高中同学,她母亲在我院做透析治疗,我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直到她母亲出现自发性出血,正好该我会诊。
我该如何安慰鄢薇呢?正好此时,网上一篇关于浙医一位医学博士选择让病重的父亲放弃治疗的文章让我深受感动,我觉得这是一篇很好的安慰剂,于是转发给她。
也许真如鄢薇说的那样,我们真的是“只孝不顺”。其实,中国以前所谓的“白喜事”,就是认为古稀老人过世,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虽然我不推荐像浙医那位医学博士,让病重的父亲拒绝治疗,但是我很欣赏他们父子对待死亡的态度。人终有一死,总有医生无力回天的那一天,如果那天真的来了,就让我们安静离去吧!
裘法祖院士关门博士、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欧阳晨曦
【微调查】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临终关怀。本报官网汉网,对该话题展开了网络调查——
挚爱永生于我心:让家人在生命最后时刻获得很好的生活质量,排解精神恐慌,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这不同于安乐死。
天使不在人间:记得有个北京的女孩通过微博求助,帮她外公“游”遍世界。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看到一个“有爱的温暖的世界”。
蛋定不鸡冻:死并不可怕,让人担心的是以何种方式死去。在家人陪伴下幸福离去,挺让人期待。
雨桐:看了觉得很难过,这个问题对我也是两难的,我希望我的父母有尊严,但是我也总是希望他们可以多活一天,活着,看看我们,也许,我是说也许治得好呢。
杰西:推荐一篇“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临终关怀在美国”的文章,这是母亲临终前住院期间我收藏的一篇文章,代表我的意见。所以当那一天离我很近时,一定先立下遗嘱——不要创伤、不要疼痛、不要一切徒劳的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