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写了不少关于基金会的文字,提出许多愿望,其中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基金会成为服务型基金会。
目前基金会的工作模式,太主流。太主流就意味着尚未找到符合公益行业的资助特点,用政府、企业的套路来设计工作架构和运营模式。政府和企业模式的基础都是怀疑论。政府怀疑有人使坏,企业怀疑有人欺诈。其运营模式,有一排一排的防护墙和过滤网,这样,才可能把不怀好意者及作奸犯科者排除出去。当然这是一个理论模型,这个理论模型的最糟糕之处,就是操纵这台机器的人,为了防范别人变坏,不得不变成坏人。充满怀疑的眼光不适合公益行业。就像“雇佣关系”、“买卖关系”、“投资关系”都不可能成为资助方与受资助方的正当关系一样。所有那些希望资助方当被资助方老板的人,都是些对公益行业完全没入门的人。
公益行业的立意基础是信任,善意的信任,甚至是带有文学情感的“不顾一切的信任”。
可惜,当前基金会由于不够边缘,走的是政府或者企业走了成千上万年的成熟套路,其工作方法就沦落得极其无趣和无情。无趣和无情倒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无效。工作极为低效———“无论是拿到资助的人,还是没有拿到资助的人,都在骂这家基金会。”想一想,这样的基金会,该多么可怜、悲伤、委屈、难过和愤懑。
审判型基金会有两个特点,一是持续地以怀疑的目光审视所有的项目,在这样的目光面前,申请者要么“不专业”,要么用心不专,要么素质太差。二是资助的流程漫长,恨不得三年才谈成一个项目,一审二审三审四审五审还觉得不过瘾,浪费了申请者无限的青春和才华。
基金会要想成功地走向边缘,就得理解公益从业人士的特点。这特点归结起来,就是三个高。一是高智商。二是高情商。三是高行动力。正是高智商,让公益人士发现了主流人士无法发现的边缘问题。正是高情感,让公益人士觉得这些问题与自己高度相关,必须出手干预解题。正是高行动力,让其触碰、发现、感应、起意的时间一步完成,让其从过路者成为围观者成为参与者成为主事者。
于是,嫌弃“公益行业人员素质低”的资助者们,就犯了一个最主流的错误———因为有了这三高的人,怎么可能是低素质的人?恰恰是因为资助方的不够边缘,导致其驽钝到无法察觉公益行业从业人员的真正优势所在,以长为短,以高为低,以胖为瘦,以良为娼,以真为伪,以强为弱,以美为丑。于是,其设计出来的资助模式,就成了对公益从业者桎梏和限制,成了对其的欺凌和侮辱,成了对其的耽误和迫害。
要想转换到边缘,与公益行业从员为伍,也很简单,就是改审判型为服务型。迅速察觉每一个公益从业人员、公益从业机构的最新动向,迅速捕捉这样的资助良机,迅速确定资助策略和框架,迅速地签订资助协议并成功放款,然后,把所有的探索成本、失败成本,都由自己承担,所有的成功和进展,都由行业共享。这样的基金会,才可能负担当今社会的边缘化资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