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4月2日对外披露,根据其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3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企业中共有175家存在环境违规记录,其中不乏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五矿资源、华润创业等内地在港上市的特大型企业。报告同时指出香港交易所在上市公司环境违规信息披露规则方面存在漏洞。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通过分析污染地图汇总的数据,发现16%以上的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在大陆有环境违规记录,不少公司曾多次出现超标违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披露的报告中共提及17家上市企业,包括H股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神华、马鞍山钢铁、大唐发电、青岛啤酒、紫金矿业、湖南有色金属公司;港股企业建滔化工、建滔积层板、福田实业、联邦制药、玖源集团、中国旺旺;以及红筹股企业华润创业、华润电力、五矿资源公司。
港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亟待加强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违规超标问题在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官方网站少有提及,相关解释说明以及后续采取的整改等信息更属欠奉。
近些年来,顺应世界潮流,一些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开始发布企业责任报告或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然而,在我们检索这些企业责任报告和企业官方网站时,发现缺少对超标违规记录和后期整改措施的说明,这依然是其普遍存在的缺陷。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2007年和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均没有对该企业在那两个年份间发生的多次违规记录做出任何说明。
由于许多在内地进行业务的公司都是于香港上市的,港交所可在控制企业环境违规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港交所主席夏佳理于2009年的港交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指出:“现今的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透明度和问责性。我坚信这经验将可加快我们追求可持续商业策略及常规的步伐。”同时港交所正计划草拟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可能牵涉所有上市公司),并准备2010年内进行咨询。
1.要求上市公司就其附属公司于内地或其它地方违反环境规例(如有)通知港交所,并需要列出企业已采取的补救措施和最新的监控数据,以及在有关企业的网站内建立一个公布系统,发布有关数据;
2. 善用目前中国对其环境问题日渐透明的趋势,要求企业在准备其首次公开发售时强制公布可供公众阅览的违反规则纪录;
3. 鼓励其上市公司定期公布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数据。
若港交所披露规则制订并通过,则将起到协助减少投资风险和保障投资者利益,推动中国提升对环境问题的透明度并协助污染监控工作,以及鼓励绿色投资的重大意义。
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趋势渐显
长久以来,执法不严和偏低的罚款,使得企业的环境违规行为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常常微乎其微。正因如此,罚款经常被看作商业成本的一部分。尽管如此,随着中国大陆环境执法力度的加强,罚款额度呈现上升状态,表明环境违法行为的成本将增加。
在中国经营的公司在报告和披露环境信息方面面临越来越多来自政府的压力。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EIDM)在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对于改善环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依据上述法规,大陆环保部门需向社会主动公开其掌握的多类环境信息,包括环境保护规划、排放许可和环境统计信息等。而与企业最相关的是 “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和“经调查核实的公众对环境问题或者对企业污染环境的信访、投诉案件及其处理结果”。
在全球范围内,鉴于商业风险不断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环境报告和信息披露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建立和改进企业环境报告和环境信息披露的新规范无疑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政府、媒体、NGO 以及负责任的客户企业已经开始行动,若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能加入这一努力,必将加快这一重要转变的进程。
NGO一直在推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环境信息公开的进步意味着环境数据将变得越来越容易的获取。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2006年起先后发布并持续更新中国水污染地图和中国空气污染地图。这两个数据库共收集了自2004年以来环保部门等官方部门公开公布的环境质量信息、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各地企业超标违规的记录。受益于环境信息公开的不断加强,截至2010年3月,IPE的两个环境污染数据库收集的企业环境监管和处罚记录已超过58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