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佳德谷重建记:NGO与政府的一场合作治理

 

 

       因电影《海角七号》而成名的海滨小镇恒春,位于台湾岛最南端屏东县。尽管游客纷沓而来,但却少有人往恒春半岛的山区走。

  那里有一个满山遍野的野牡丹花、野姜花与落山风相遇的地方,它的名字就叫牡丹乡,有“恒春半岛花园”的美称。

  落山风是台湾恒春半岛对于东北季风的惯称。由于恒春半岛位于中央山脉末端,地势逐渐向鹅銮鼻下降,东北季风翻越中央山脉后,湿度下降,形成一股波浪式干风,湍流袭卷在背风坡的牡丹乡

  2009年美丽的牡丹乡遭受莫拉克台风重创,致使有些部落不得不进行迁村。

  面对全球极端气候的威胁,这里的人们是如何进行社区重建,以及重建他们的产业和生活

  政府携手NGO重建乡村,这难道不是隐现在遍野的花卉中,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吗?

  两轨并行不悖

  “相较于地方政府,民间机构更能够深入发现地方的需求。”牡丹乡乡长秘书邵文贤对参访者表示,民间机构可以直接提报计划申请上级政府补助,与乡公所两轨并行。

  因此,介惠基金会可以拿台湾“内政部”的重建经费,直接跨过乡、县政府,受更高层级政府委托执行灾后重建项目。根据屏东科技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王仕图等人的调查研究,莫拉克灾后重建3年来,屏东县一共有32个民间团体参与,大部分投入社区重建。因为民间组织在地方之服务有相当的实务经验,并且也长期在地服务,透过整合的机制,慢慢形成公、私协力的伙伴关系。台湾于2002年推动“社区防救灾总体营建计划”,以提升地方政府与民间团体灾后社区重建互动。许多社区因重建的需求,结合政府、 民间组织与当地资源,发展出创新性的社区发展工作模式。

  王仕图指出,民间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对于灾害的防救工作,具备重要的角色与功能,不管在灾害的预防、救援或重建等阶段,均需要民间组织的投入,并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发挥灾害的防救功能,同时,在灾害重建的阶段,深入社区的复原工作,则能够真正从底层去了解民众的需要。屏东县政府也规划了一个“八八水灾─民间团体参与社区重建计划”,运用民间捐赠的资源协助民间团体投入灾区的重建工作。除了受委托协助屏东县政府工作,政府还直接补助32个民间组织协助从事重建工作,县府的社工也会进驻民间组织所负责的生活重建中心进行一些辅导,协助他们以便让社区的问题更容易反映上去,成为衔接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一个桥梁。

  经由民间组织或社区组织,社区问题甚至可以直接向县长曹启鸿反映,民间组织与政府的沟通畅通。显然,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架构下,灾民就不会采取激烈的抗争方式去诉求他们的要求。

  其间,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学会了如何跟政府互动,尤其是透过辅导与学习,了解向政府申请经费的流程与管道。

  什么吸引年轻人返还乡村?

  离开牡丹乡公所,沿山而上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一个牌匾: 佳德谷原住民植物生活教育园区。但真正达到园区,还需要伴随着溪流声爬过一个不通车的小山头。

  园区由牡丹乡原住民观光文化产业发展协会规划兴建。有一处小广场,左侧拾阶而上是几间平房外搭茅草屋,屋子背后是一片小树林,林子边搭着一个木制观景亭。右侧是一个生态池,花草环绕,幽幽潭水,恍若一处世外桃源。

  这个园区也是一个有机认证农场,占地0.3935公顷。进屋即发现,这里又是一个展销平台,既有原住民手工艺品,也有香草茶、手工肥皂、防蚊液、迷迭香橄榄油等等地产地销特色产品。墙上一张贴纸上写着园区的服务项目:香草风味餐,舒压香草茶,DIY动手做防蚊膏,露营烤肉,原住民工艺品展销。

  “农村缺乏工作机会无法留住青壮人口,留下的老、幼人口多半仰赖福利资源。” 牡丹乡生活重建服务中心主任叶文平表示,台湾原住民部落的状况跟我们大陆农村现状很相似,隔代教育导致人口素质低落,青壮人口继续外流,加上外出打工工作生活艰辛,收支不平衡,有了小孩只能送返原乡当“留守儿童”。因此,基金会的用意是,借灾后重建,协助原住民扭转这种被动的命运。

  生活重建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其一便是长期服务原乡基层,发展多项福利服务方案,并了解原住民文化思维、族群认同及社区生活,累积原乡社区福利服务的经验。其二是培育原乡人力资源,了解原住民特质及优势,用原住民社工。而工作方法的原则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

  叶文平告诉我们,他们的应对策略是“青年培训计划”,此计划主要希望让年轻人回部落参与公共事务。所以牡丹乡重建中心正积极辅导部落青年成立协会,利用晚间或节庆办活动的计划,召集到不少年轻人回来。

  “不论是内容的讨论或参与,他们都相当积极,且极富创意,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筹备会,都有几十位年轻人一起参与。”叶文平表示,这些引导性举措,逐渐唤醒年轻人愿意回部落服务的心。

  目前牡丹乡生活重建服务中心有5位年轻人返乡。叶文平希望更多人来部落参访,提升部落经济产值,让部落能恢复原有之生活模式。

  “原乡有太多需要协助的家庭及事务,希望社会大众能给予关照,原乡需要的不只是经济支持,而是发展的机会与友情的关怀。”叶文平母亲、就职屏东县泰武乡家庭暨妇女服务中心社工员叶玉香如是说。

  “虽然政府和社会帮灾民盖了永久屋,但原住民从此搬到一个新的地方,房子看着好一点,但是生计呢?生活习惯呢?”介惠基金会执行长施欣锦表示,帮助原住民并不仅仅是盖房搬迁这么简单,台湾政府也在检讨和反思,是否在搬迁永久屋这件事做得太快了。

  事实上,至今同意搬迁永久屋的灾民不足三分之一。

  多元就业开发

  在佳德谷原住民植物生活教育园区的一块牌匾上写着:多元就业开发方案办公室。同样的牌匾还出现在台南无米乐社区。

  “‘劳委会’出台的一项面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扶持政策。”介惠基金会南部服务中心主任郭约那也是多元就业开发方案南部委员,他称这也是一项花钱最少效果却最大的好政策。至今已11年,每年辅导600多个民间团体,至今已提供10余万就业机会。

  每年“劳委会”都会表彰计划执行优良单位,颁发“多元就业金旭奖”。在2011年的获奖名单中,有“屏东县牡丹乡原住民观光文化产业发展协会”。而这个机构正是佳德谷原住民植物生活教育园区的主办单位。

  “多元就业开发方案”分社会型和经济型两类,原住民植物生活教育园区属于后者,政策初衷是希望民间团体提出具有产业发展前景,并能提供或促进失业者就业的计划来申请政府补助。享受政策的弱势族群包括独力负担家计者、年满四十岁至六十五岁失业者、身心障碍者、原住民、生活扶助户中有工作能力者、长期失业者等,每人每日补助新台币八百元、九百元或一千元,每月最高以工作二十二天为原则,并提供相应社保。

  这项政策的智慧之处还在于“补人”,即为弱势族群配备人力资源。具体是,经济型计划每使用十名失业者,得另配备项目经理人一人;社会型计划每使用二十名失业者,得另配备专案管理人一人。这个经理人或专案经理的薪资和社保由政府购买,水准还不低。如果是硕士学位以上及一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者,每月再补助新台币三万四千元。学士学位及一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者,每月补助新台币二万九千七百元。相比较,大学毕业生在台北就业的平均薪资才新台币2.8万元。此外,还配套行政费、加班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

  社会型计划最长补助六个月,而经济型计划最长可连续补助三年,执行三年期计划的民间团体,于计划到期后,每自行雇用原计划使用人员一人,又可申请相对补助一人。

  显然,这是一项又细致又有竞争力的“扶贫计划”,尤其是在乡村社区或原住民部落,它鼓励民间团体利用政府补助,依据当地自然及人文特色,融合文化创意、绿色产业、乐活美食、新景观休闲旅游等概念,完成“一乡一色”之经营管理辅导。

  温泉、植物、落山风与“多元就业开发方案”的相遇,成就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特色园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重建  重建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场合  场合词条  政府  政府词条  NGO  NGO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