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维权渠道维护法律尊严———
5年,20873个热线电话、4146件法律援助案件、18764人次接待咨询、44本专著、10万字调研报告、数百条立法建议,民间公益机构“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历经风雨,逐渐成长。中心主任黄乐平说,弱势群体的声音如果长期被忽视,中国社会将失去互信并变得暴戾,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结果,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是义联存在和坚持的理由。
缘起:偶然中的必然
义联的诞生,缘于一个偶然事件。
2003年,28岁的黄乐平在一家企业做法律顾问。在单位组织的一次篮球比赛中,他意外摔伤,然而迎接他的不是单位的关怀,而是强势企业拒绝给予工伤待遇的人情淡漠。
尽管事情最终得以解决,黄乐平心中却留下了大大的一个结。这使他想起几年前姑父的遭遇:在广东打工时在工作岗位上中暑而亡,家里连一分钱的赔偿都没有拿到。
“无论是广东的加工厂还是北京的大企业,多少都有些财大气粗的傲慢、对法律的轻视和对劳动者权利的不屑。”黄乐平说,这让学法律的他极不服气。
不平则鸣。2004年,黄乐平开始编写工伤维权专著。在两年时间里,他编写工伤维权著作7部,其中《最新工伤处理操作实务》一书首次印刷5000册,3个月即售罄,6年间重印了7次。
这样的“成绩”,坚定了黄乐平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伤维权的决心。黄乐平说,如果我的那次工伤是促使义联成立的偶然因素,那么整个社会工伤维权的严峻现状则是其必然因素。
2007年10月,义联在北京正式成立。5年间,义联的全职员工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5人,长期志愿者维持在10人以上;直接代理了逾4000件法律援助案件,接听了2万多个咨询电话,为数万名彷徨无助的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38亿元。
既维权,又维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黄乐平认为这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
“中国社会正日益多元化,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相互间需要了解和妥协。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弱势群体缺乏表达、申诉的渠道,权益得不到保障,由此激发出不少矛盾,甚至有围堵政府等极端事件出现。”黄乐平说,义联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为弱势群体有序地争取权益。
2010年6月,北京市房山区政策性关闭小煤矿,尘肺病群体性暴露,涉及农民工近千人。一些职工代表到义联申请法律援助时,声称要上街游行示威。
黄乐平感到事态严重,一方面努力稳定工人情绪,一方面紧急向北京市司法局汇报情况,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在义联的积极介入下,工人们放弃了过激行为,涉案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获赔超过5000万元,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相关领导对此案做出批示,时任北京市政法委书记王安顺批示:“既做维权,又做维稳,义联做的是好事”。
引导弱势群体理性维权、依法维权,是义联的宗旨和法则。“虽然走法律途径很多时候耗时费力,但这是一条更有意义的路,不仅能为农民工讨回公道,还会为法律获得信任与尊重尽一份力。”黄乐平说。
民间的力量很重要在始终按照法律规定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同时,义联律师团队根据长期接触的实际案例,提出了大量的立法建议。
根据案例研究和对当事人的访谈,义联先后发布了《工伤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2009)》《职业病调查报告(2011)》《社会保险先行支付调查报告(2011,2012)》等研究报告,系统性地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这些建议有不少被吸收到近年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社会保险法中,尤其是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时,义联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全程参与的民间机构,多次受邀参加全国人大、卫生部的相关会议,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间的力量很重要。”黄乐平说,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吸纳了我们13条建议,这不仅是义联的成果,更是民间组织参与立法的一次突破。这表明,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家开门立法的路一定可以越走越宽广。
不懈的坚持和专业化的服务,让义联团队获得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不过,与大多数民间组织一样,目前他们的工作条件仍较差,收入水平也不高,成立以来,义联已搬家5次,至今没有固定的办公地址。
是什么支撑着义联一路前行?“义助残弱,贤能多为,彰显传统士人情怀;草根精神,专业路线,诠释现代公益追求。”这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对义联的评价,也是义联团队身体力行的信念和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