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欠了10年的4500块工钱被法院要回来了,我给两家老人买点营养品,剩下的让孩子读书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宜沟镇农民徐女士流着泪对着丈夫的遗像说。
她没想到,这迟到10年的工钱是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手里接过来的。钱要回来了,丈夫却病逝了。
10多年前,徐女士的丈夫在一家工地打零工,说好一天工钱10元。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多,应该挣4500元,可到春节前找包工头要钱时,怎么也找不到人。
“给包工头打电话打不通,也找不着人。4500块钱对有些人来说不是什么大钱,可对俺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民家庭来说,就是大钱。”许女士说,“俺农民就会干粗活,也不知道该咋办。有热心人让俺去法院告包工头,想着法院会有办法的”。
在讨要工钱期间,徐女士的丈夫一边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边生闷气,直至一病不起。
12月6日,专程到安阳市督促检查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审判与执行工作的张立勇,要求与农民工代表见面座谈,并让法院把执行到位的农民工工资款当场发放到农民工手里。
与徐女士一样,21位农民工坐到了张立勇身边。
“看到农民工兄弟姐妹拿到本来应该拿到的钱,还说要感谢党,感谢人民法院,我心情很复杂。我说的第一句就是道歉,这说明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张立勇动情地说,“农民工从乡村来到城市,干的活又苦又累、又脏又险。城市的每一座高楼,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建筑工地,每一项贴心服务,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如果他们通过司法渠道拿不到工资,法院有责任啊!”
“河南法院已连续4年开展‘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前3次共审结和执结此类案件6245件,为18644名进城务工人员追回劳动报酬3.68亿元,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这种活动仅仅集中在年底搞,要把通过司法渠道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建立起长效机制。”张立勇的话被农民工的掌声打断了。
“河南法院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制度化,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平时就要进行,随时解决。”张立勇语气坚定地说。
“对农民工工资案件坚持‘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快立、快审、快执、快结’。适度放宽立案条件,推行节假日立案、电话立案或上门立案,开通立案热线,并加大巡回办案力度,把法庭开到农民工的家门口、工地上,就地立案、就地审判、就地调解、就地结案、就地执行。”张立勇说,“对不能提交书面诉状的农民工,可允许其口头起诉。必要时法官还要依法主动为农民工调查取证。”
张立勇表示,只要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客观事实存在,法院就要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申请减缓免交诉讼费用的,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用。对诉讼能力较弱的农民工,要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指导当事人举证。对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而申请执行农民工确有经济困难的,法院可以过申请司法救助资金等方式对其予以必要救助。对那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主、包工头要限制其出国、出境、高消费。
停顿片刻,他继续说:“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单凭法院一家的努力远远不够。我们要加强与劳动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信访、工会等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同联动机制,合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话音刚落,会场上再次响起热烈掌声。
座谈会结束后,张立勇与农民工代表一一握手告别。刚走出会场,他又返回,对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程慎生说:“请你安排农民工留下来吃顿饭,多上点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