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典型项目]曹德旺曹晖2亿元扶贫善款项目如何实现捐赠人问责

 

【注:“曹德旺曹晖2亿元扶贫善款项目如何实现捐赠人问责”为《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主题报告之一。本文为报告内容提要。】

 

曹德旺曹晖2亿扶贫善款项目一经启动,扶贫基金会与捐赠人之间的“对赌”协议引起热议,引发公益界问责话题,项目如何实现捐赠人问责更成为核心。

 

文章总结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之所以最终实现捐赠人的几个“苛刻”条件,是建立了“三重瞄准机制”,保障捐赠人问责。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的合作者是政府政府能否扮演好合作者,把控善款准确发到、不被挪用,成为项目能否成功的结点。扶贫基金会的三重瞄准机制既保证自我问责,又促使政府接受问询和监督。在当前中国权威政体下,国家与社会的权力格局中社会没有能力制约政府,社会难以对政府进行问询和监督,社会如何推动强势政府的透明与问责,建立多中心的治理结构,文章作者分析认为,这个项目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在这个项目中,促使政府接受监督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彼此不破坏彼此的原则下的“利益交换”。“利益交换”是一种方式,当三方利益一致时,当利益的吸引力足够大时,就能产生合作。通过“利益交换”,政府被监督,被问责,其行政行为不断完善。当然,政府行政边界模糊的独特政治文化和舆论环境影响使这种“利益交换”成为可能。因此,这是一种全新的,政府、NGO、捐赠方三方共赢的合作,是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促进政府透明,提高效率的方式,其中社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在交换过程中,可以说这是“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一种实践,是一种制度创新。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公众权利意识的提升,中国的公益组织,特别是公募基金会大量捐款来自社会,公募基金会无论是主动问责和被动问责,将会越来越需要面对问责。一方面中国推动公益组织问责的法律和法规将会受到更多重视,来自公众、媒体、捐赠人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问责会越来越多。未来,期望公益组织的问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热点话题。只有这样,公益组织才能走向正轨,才能以踏实、负责、专业、高效的姿态为社会服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捐赠人  捐赠人词条  德旺  德旺词条  项目  项目词条  善款  善款词条  扶贫  扶贫词条  
公益

 2013年 儿童问题看点

■兰考火灾拷问被弃儿童权益保障1月4日,河南兰考县由袁厉害提供的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造成7名儿童死亡。此次火灾,拷问的并不只是兰考一地、袁厉害一人...(展开)

公益

 女声电子报47:董珊珊,不能瞑目...

本期专题纪念家庭暴力受害者董珊珊。在董珊珊案中,最令人痛心的不是施暴者的凶残,而是系统性的怠慢甚至姑息,一个又一个个执法者、司法者躲藏在这种系统背后,逃避着问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