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报报道了本市高中生热心公益,并希望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社会服务岗位的新闻。昨日有读者询问本报,在欧美发达国家,高中生怎样开展公益活动?社会又是怎样为他们提供岗位服务的?对此,本报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学生,希望他们的建议能提供借鉴。
本报也据此提出设想:是否可以为这些中学生搭建一个更权威、更大的“公益活动信息超市”,形成一个高中生志愿服务的信息平台?这个月,本报将根据这一话题举办公益沙龙,邀请相关机构、专家和志愿者共同讨论此事,以尽早促成这一“超市”的出台。同时,本报12月5日发起的“随手助人”志愿者活动得到读者热烈响应,报名者众多。该活动本周仍将继续,想参加的话可以发邮件至xwwbzy@163.com,或私信给本报在腾讯或新浪的官方微博。
留美学生回沪做公益
“刚刚得到通知,我们获得了‘杨浦区图书馆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银奖! ”昨天,当记者在网络上联系上海留美高中公益志愿者联盟的组织者张之皓时,她兴奋地告诉记者。
张之皓是一名在美国读高中的上海女生,今年才18岁,她在一年前发起和成立了这个联盟,现在已有100多名留美高中生成员。每次寒暑假回沪,她都会和联盟里的同学们一起策划、发起多项公益活动。
能去服务的项目、地方有限
中智OvEdu海外教育上海中心负责人袁正翔说,国内教育部门还是比较主张和支持中学生日常参与社工活动的,问题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对社工活动的重视和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尽管不少中学生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但是可以参与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不多,可以去服务的定点单位有限。
他介绍,在美国,要求学生在高中4年里必须要有志愿者的经历。学生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除了兴趣活动以外,学生是否日常参与志愿活动是大学衡量一名学生的社会认知程度以及是否有社会道德心和社区意识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大学是否决定录取学生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因而,学校、学生乃至家长对学生日常是否参与社工活动都十分重视和支持。
参加公益要防止两种倾向
首先要避免为了做社工而去做社工。参加社工活动应该是一个常态化的活动,而不是走形式主义地去一次两次拿个证明。有的学生的留学申请材料中,在公益活动这块内容上有明显太假的痕迹。比如,有个学生说自己经常去盲童学校服务,拍了一张照片做证明,但实际上可能只去过一次。
其次,中学生从事社工活动要避免求大、求辉煌的倾向。袁正翔表示,从他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的国际中学因为要升学到国外大学,因而对学生从事社工活动是十分重视的,但也因此出现了盲目求大、求辉煌的不良倾向。
袁正翔说,“比如我所知道的一所国际学校,假期里组织学生到外地去种树,还有的国际学校组织学生到山区去暑期支教,这些明显是超过中学生能力范围的活动。相反,在美国,中学生参加的社工活动是十分社区化的。他们服务的对象往往就在社区里,可能是照顾一名生活在社区里的残障人士、也可能是照顾一个病人,甚至可能是帮邻居双职工家庭带小孩等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应该树立事无巨细的观念,把小事做好,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
建议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张之皓结合了她以前在上海组建和管理学生公益社团的经历,总结了几点建议:
首先,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小张说,“世上公益千千万,样样都做不可能,对于学生公益来说,既能帮助别人也能锻炼自己就是最高境界,比如,我们联盟的定位是:对特殊儿童的人文关怀。用我们的热情和技能帮助特殊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能在付出中收获成长。围绕这个定位,我们推出的几项活动都获得了同学积极的响应和家长的大力支持。 ”在她看来,国内高中公益社团受时间、资金和信息等因素的制约,活动摊子不必大,以一两项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固定项目为主就可以了。
其次,尽可能去除功利思想,做真心公益,如果一个社团带有很大的功利心,肯定长久不了,更不具备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再次,要组建一个齐心协力的管理团队,公益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单枪匹马是成不了事的,因此必须组建一个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管理团队。
最后,要有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在国内高中这点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