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民间环保机构创绿中心发布的《2013中国碳市场民间观察》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碳市场的总量设定机制不够严密,总量设定方面存在潜在的“漏洞”和风险。
碳市场即碳交易市场。2011年下半年,中国在七省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12月27日,天津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此前已有深圳、上海、北京、广东相继启动碳排放权交易。
碳交易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通过这种市场机制解决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
在整个碳交易体系或者整个碳交易市场建设中,一个关键环节是配额分配。而在进行配额分配前,首先要进行总量设定。
上述报告称,目前绝对总量具有不确定性。试点省份的总量设定主要基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目标和GDP增速来确定,但由于GDP增速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地方对GDP增速估计往往过高,而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行业的发展增速与GDP增速又有差别,这就很可能导致这种“自上而下”的排放量高于实际的排放量。
因此,报告认为,碳排放总量要严格设定,至少应低于“照常排放情景”(BAU)水平。未来随着监测报告核证机制下基础数据不断完善,总量设置应逐步收紧。
报告称,中国目前的地方碳交易试点缺乏类似的“兜底”机制,增加了配额发放过多的风险。这很可能导致市场稀缺性不足,使企业的“减排”动力也相对不足。
报告建议,总量设定应尽可能提供绝对量的可靠预期,设定合理的兜底机制,确保总量的“天花板”不被突破。
此外,报告认为,碳市场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引入多元利益相关方。政府部门、市场参与者、服务提供者、交易平台、市场监管者、公众与社会组织、专家和学者等,要有机地纳入一个持续和系统的政策讨论体系中,对碳市场进行不断的评估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