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郑州市二七区一家杂粮馒头店免费给环卫工人发放“爱心馒头”,店主和环卫工人亲如一家的温暖互动曾感动全城。然而最近,“免费领馒头”的爱心招牌却被店主摘掉了。原因是一些人传言,环卫公司每个月给了馒头店钱,“不给馒头就是自己扣下了”,甚至有环卫工人不要馒头,直接要求换成现金退给他们。(4月4日《北京晨报》)
“自己掏钱献爱心还被骂,真寒心。”刘梦华的这声感慨道出了一位行善者此刻的苦涩心境。的确,做好事却还要挨骂、受气,这种感觉换做谁都会感到沮丧。但与此同时,透过这件事,也折射出当前公民慈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慈善行为过度依赖行善者的一时冲动和一腔热血。
不可否认,“不忍人之心”既是一种值得称道的个人美德,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人性基础。难怪孟子也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但倘若只有恻隐之心,而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那种这种“激情善举”势必只能持续一时,无法长久,但凡遇到一些挫折,比如“好心没好报”或者财力不支等,就很容易半途而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诸如“湖北5名贫困因为不懂得感恩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等新闻,媒体也不知报道过多少回。虽然说,受帮助者的某些行径的确令人心寒,但行善者也不是没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事实上,受传统革命教育的影响,许多国人有一种近乎刻板的印象,即觉得穷人的道德水准比一般人高,也最懂得感恩图报。但现实告诉我们,跟任何一个群体一样,穷人、弱者当中也有好坏之分,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某些品质恶劣之徒身上,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只是由于当下不少“个体式慈善”大多处于粗放型阶段,一般对受资助人背景的审查并不十分严格,以至于一些“坏穷人”也混入其间。结果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不仅打击了行善者的热情,也令其他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一同遭殃。
要想避免这种状况,首先有必要来一场关于慈善的“头脑风暴”,以纠正一些人的行善观。事实上,西方社会之所以慈善事业如此发达,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信奉基督教的人们普遍把行善视作向上帝赎罪,而非恩赐他人。既然行善是为了自己,那么就算遇到几个不像话的人也不影响个人的“公德”,这样就很容易保持心态的平衡,并使善举一直坚持下去。
其次,一些具体的慈善做法也有必要进一步细致化。目前,国人行善普遍存在“大开大合”的问题,这显然并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爱心馒头”为例,虽说刘梦华有委屈,但为什么非要摘牌收场呢?不能采取“精确打击”的方式,对个别人贪得无厌、不懂的感恩的人进行“拉黑”?这样也不至于“误伤”其他虽然贫困但朴素善良的环卫工人。
当然,是否终止、何时终止行善,那是个人的自由,但尊重之余,上述问题同样不能不察。否则,“中国式慈善”将永远停留在“路见不平搭把手”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