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媒体对大千世界的观照,诸多内外因素影响着媒体的呈现,影响着报道的水准。结构的、体制的、舆论环境的、媒体性质的、编辑方针的、从业人员个人背景和业务素养的,等。如果说性别因素的影响至深至广,恐怕很多人会不以为然。
专事妇女和性别议题观察和实践的冯媛老师应邀撰文,指出新闻报道中男性是绝对的新闻主角。基于性别视角评选出的年度十大新闻事件,会迥然不同。欢迎收听“腾讯思享会”或“thinkerbig”公众帐号:
岁末年初,媒体例行梳理年度新闻或事件。新华社评出2013年度十大国内新闻:1、国家机构换届顺利完成;2、神十天宫对接嫦娥玉兔奔月;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4、《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响呼吸保卫战;5、薄熙来案终审 反腐力度加大;6、中国(上海)自贸区成立;7、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8、青岛、德惠发生特大安全事故;9、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强化维权;10、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
可以想象一下,是谁的眼光谁的视角,让这些事件成为2013年度十大新闻。是什么人如此取舍内容再向读者叙述?这个“谁”,Ta的性别、年龄是什么?他的价值观、爱好是什么?若干年前,首都女记协妇女传媒监测网络考察中国中央级党政机关主办的报纸,发现男性是绝对的新闻主角,而且是中老年从政男性。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行动还是言论,他们都是主角。这一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大同小异。
全球媒体监测(GMMP)1995年以来每隔5年在2月16日选取全球76家媒体(包括中国的8家报纸、9家电视广播台)进行调查,调查内容限于新闻类报道中女性出现的频率、担任的角色。1995、2000、2005、2010年2月16日全球电视、广播、日报新闻人物中,女性分别占17%、18%、21%、24%,虽呈逐步上升趋势,但仍只占新闻人物中的近1/4。新闻的主角仍然是主流社会的男性。如果说新闻是现实的镜子,镜子中照见的是手执镜子的人。
全球媒体监测的其它发现包括:
· 46%的新闻报导加剧了性别成见,49%中立,6%清晰挑战了性别陈见 。
· 专家评论1/5来自女性 。
· 提到女性的年龄的次数是男性的两倍,提到女性家庭状况的次数是男性的四倍。
· 在中国大陆媒体上83%的女新闻人物会提到其家庭角色,97%的男新闻人物不会提到家庭角色。
可见,尽管女性在新闻传播学生中已经占绝对多数,在从业人员中也达到40%左右,但新闻业尚缺乏从女性主体角度进行新闻呈现的情况。难怪美国妇女媒体中心发布《2012美国媒体中的妇女地位》时,引用了一句话:“忽视妇女声音的媒体,将像一个从不听妻子说话的丈夫一样孤独。”
如果打破单一的男性视角,年度重大新闻事件评选结果则会大不相同。
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妇女报社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妇女新闻文化基金发起、来自主导媒体的人士和专家评选出年度十大性别平等新闻事件。
2013年的十大新闻事件是:1、李阳离婚案以支持女方反家暴等诉求告结;2、最高法赞成废除嫖宿幼女罪;3、妇女名字写入土地承包权登记证;4、《村委会选举规程》确保妇女名额;5、中国首例家暴告诫制度在苏州实行;6、多部门联手防止少儿遭受性侵;7、中国妇女11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8、辽宁立法规定不得限制女职工婚育;9、中国“单独二孩”政策启动;10、反家暴法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而在民间立场的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眼中,2013最耀眼的12个中国女权时刻则是:
· “我不想成为下一个李彦”:紧急挽救受暴杀夫妇女免死。
· “家暴零容忍”:李阳案判决认定家庭暴力。
· “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海南反性侵举牌。
· “女同性恋骄傲献血”:公开纪念女同献血解禁周年。
· “歧视不能因司空见惯而合理化”:举报名校招生性别歧视。
· “不仅仅是一次苦行”:“美丽的女权徒步”出发。
· “别把我当敏感词”:“我的阴道说”照片发布。
· “看见性骚扰”:深广劳工组织发布调研报告。
· “坚信这世界应平等”:女权之歌唱响北京地铁。
· “还我们一个公道”:农家女政府门前“叠罗汉”。
· “力挺曹菊打官司”:“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获赔落幕。
· “我的子宫我作主”:反对计生暴力千人联名信寄出。
“性别平等”和“女权”,其实是一个议题的不同表述。
但这两个评选的不同名号,以及有同有异的入选事件或同一事件不同角度的表述,生动地显示出,女性主体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女性立场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同中有异。
而报道这些具有性别特色新闻事件的媒体,也体现出鲜明的分野和反差。
有的事件,如《“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海南反性侵举牌》,社会反响极其热烈,却不能登上党政机构主办的主导传媒的大雅之堂,只是在新媒体中大肆发酵;
有的新闻事件,如《“我不想成为下一个李彦”:紧急挽救受暴杀夫妇女免死》,得到市场化、大众化的传媒瞩目,在主导传媒中隐而不显;
有的新闻事件,则更多由民间妇女权益机构的替代性媒体传播,如《“还我们一个公道”:农家女政府门前“叠罗汉”》;
还有的新闻事件,被大众媒体截取的片段饱受非议和攻击,在妇女小众媒体中则得到自主表达并集结支持力量,如《“别把我当敏感词”:“我的阴道说”照片发布》。
当下,正被热议的广东某政协委员关于女博士是卖不出去的产品、应早点找男友结婚的言论及其反响,在不同的媒体上的报道角度,则成为性别影响新闻、影响报道水准的最新标本,个中内容十分丰富,需要仔细解析。
这里只能对其荦荦大端带上一笔——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什么言论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该,不同的性别立场上观点可能完全不同。性别相关的诸多因素在悄然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新闻及其价值的评判。
冯媛: 曾任人民日报记者、中国妇女报高级记者和总编助理,瑞典隆德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8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妇女民间机构的建设和活动,9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共同发起首都女记协妇女传媒监测网络、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研究中心)、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网络、女性抗艾网络等社会组织。现任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多家民间组织董/理事会成员和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