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16日发布《艾滋病差距报告》称,如果各国在2020年之前进一步加速艾滋病防治工作,人类将有希望在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从而避免112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和1800万人沦为新的艾滋病感染者。
根据报告,2013年全球新发感染艾滋病人数约为210万,比2001年下降了38%,为本世纪最低;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约为150万,也比2005年的最高值减少了35%。
治疗方面,2013年获得关键治疗药品的艾滋病患者增加了230多万,从而使目前全球可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总人数超过1395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近90%获得检测的感染者最终得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其中76%的患者都取得了病毒被抑制的结果。
2014年国际艾滋病大会联席主席莎朗•列文(Sharon Lewin)此前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艾滋病治疗领域已有越来越多令人振奋的进展,近年来陆续出现的一些治疗案例显示,艾滋病病情不仅可以被控制或缓解,更可以治愈。
尽管全球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进展,报告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共有约3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其中至少有1900万人并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检测和诊断服务所造成的。
此外,不同地区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上的现状参差不齐。全球7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5个国家,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感染者最多,有2470万;亚洲太平洋地区约480万感染者位居其次。这些国家正面临着艾滋病负担高、治疗覆盖率低以及新发感染降幅不大等三重威胁。
报告还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治疗比例最高的是西欧和北美地区,达51%;其次是拉丁美洲45%;中东和北非地区比例最低,仅有11%的感染者接受治疗,该地区的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相比于2005年也急速上升了66%。根据相关资料,艾滋病覆盖治疗率每增加10%,新感染人数比例就可下降1%。
本次发布的报告再次强调“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防治目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迈克尔•西迪贝(Michel Sidibe)表示:“人们必须自由获得平等和高质量的艾滋病检测和诊疗服务。未来五年各国如果能做出新的承诺并采取切实行动,是能够在203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否则,该目标将要多费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