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绿家园志愿者(Green Earth Volunteers)

        “我们曾远涉长江,为中国的最后一只白鳍豚呼吁呐喊;我们也曾涉足沙漠,在恩格贝和科尔沁沙地留下片片绿洲;我们曾领养一棵树,精心呵护,视树为我们的孩子。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去聆听山涧的鸟鸣,南下洞庭湖,北上北戴河, 徒步京郊……”这些充满了感情色彩的话语富有亲近自然的诗意,却不能掩盖绿家园志愿者自成立以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绿家园的产生源于记者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和环境保护工作者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早在九六年夏季,作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网络工程专家,金嘉满赴美参加妇女与环境项目,认识了同在这一项目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汪永晨,两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合作意向到具体实施间的跨越。由于结合了她们在各自领域的优势,绿家园很快取得了一些成效,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成立四年来,共动员上万名志愿者参加活动。如今,当绿家园的创办人之一金嘉满女士谈起这个已成功地组织了多项环保环保教育活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时,她的那种自信就直接从她平和的陈述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在众多从事环保活动的民间组织中,绿家园是较有特点的一个。不久以前,美国的一家非赢利组织--ECOLOGIA(环保信息网站)建立了一个名为“Virtual Foundation”的在线基金,专门接纳小型环保项目的申请并提供资助。“Virtual Foundation”的创立者Krikausky 先生认为,通过网络进行项目资金申请和资助有助于在捐助人和受赠人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长期联系,并明确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以克服可能发生的官僚主义。作为ECOLOGIA在中国的合作伙伴,绿家园担当了技术和资金中介的角色,也实施了ECOLOGIA立足基层及小额资助的理念,并强调市民直接参与项目的决策及实施。成功的小额资助项目包括:为领养树木的志愿者提供植树工具(792美元);为观鸟和环境教育投入550美元购买望远镜;暑期资助学生到戈壁沙漠边缘黄河壶口等地植树(1040美元);在八省、自治区小学开展“生命之树”活动(1925美元);为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学生购买水抽样设备进行污水监测(1320美元);在一个教育性的灭绝物种纪念园地建立“墓碑”(700美元)等.中美友谊林及北京中学生空气监测项目则正在进行。

 

 

        在活动中,绿家园一贯重视媒体的作用,她的发起人之一汪永晨本身就是媒体中人。她的志愿者也有很多来自媒体。在环保活动中,媒体能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媒体的环境意识状态,直接关系到媒体在环境问题上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和深度。按照自然之友对中国报纸的环境意识调查所用的评价方法,报纸的环境意识可用关注度、参与度、深度和绿色度四项指标来衡量。关注度指环境报道的数量。环境报道的版面位置、文章属性和稿件来源,则反映报纸对环境问题的参与度。在体裁上,针对性强的社论评论、大特写、理论研究等深度报道条数占总条数的比重,为环境报道的深度。而对环境问题的关怀由绿化、卫生等“浅绿”至生态意识的“深绿”的不同程度,称为绿色度。针对九八年的调查发现,“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和新闻报道的热点,中国报纸的环境报道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如流于表面和肤浅,会议、植树绿化及环境脏乱差等较浅层次的报道多,缺乏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具有份量的佳作和力作,环境报道的深度和参与度亟待提高。”而对九九年的调查则揭示了一个令人高兴的变化:“ 我国报纸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开始从日常生活的层面进入对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关注。”绿家园的目前的工作方向正好回应了这一趋势。为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每周四绿家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半小时的环保宣传栏目。同时,绿家园还有意在环保意识和环保专业方面加强对记者的培训。与WWF合作定期开设的“环保记者沙龙”,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一个集数据库和志愿者动态征集为一体的环保网站已于去年开通。绿家园还准备与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合作,引进国际环境保护标准ISO14000,由国外基金会资助,参与中小企业环境培训、体制建设及评估活动。所有这些表明,绿家园的工作重心,正从一般性的植树造林、宣传教育转向提高技术含量的内涵式拓展。

 

 

        采访快结束时,谈起面临的困难,金嘉满说,“在中国民间搞环保,已具备基本空间,但仍很艰难,你似乎是在和一个无形的对手作战。”的确,在总体上,我们的环保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民间机构从注册、法律地位、到资金来源渠道及其管理模式,也都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她谈起她的女儿,有点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欣慰。这名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也是一个环保志愿者,在很多人还坐在那里对环保高谈阔论时,她已经开始身体力行了,似乎比她的妈妈更为激进。她每天在家里的阳台上给野生的麻雀喂食,搞得满地鸟屎。她在家里的显要角落随处张贴“小广告”,向比她大一辈或两辈的家人宣传环保和节水意识,而且批评起来毫不留情,似乎她是大人,爷爷奶奶倒成了犯错误的小学生。她在回家的路上捡拾所能看到的垃圾,弄得她妈成天担心女儿的健康。不过,从这个小小志愿者身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只要有信念,只要去做,再艰难的事情也必定会有改观。

 

 

付涛采写

 

 

金嘉满 100012北京安定门外北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电话:8491 5201

 

 

电子邮件:jmjin@svrl-pek.unep.net 网址www.chinagev.org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绿家园志愿者  志愿者  志愿者词条  Volunteers  Volunteers词条  家园  家园词条  Green  Green词条  Earth  Earth词条  绿家园志愿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