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
“北京人的生活首先最主要的就是祥和……人也随着这种环境很平和……在保护北京胡同的时候,一定要保护他那自然祥和的氛围。”
“在四合院儿里生活,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住在四合院儿里,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天地……一家子生活在一个小天地里特别知足。”
“像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过到现在了,我们对胡同有深厚的感情,希望把胡同保护好……”
几个老北京人在“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11月11日举办的“老北京之友”的活动上“忆古叹今”,追述往日美好的胡同生活。这场讲座的主题就是“老北京之魂——老北京人谈老北京”。
老北京之友
从10月19日始,“中心”的“老北京之友”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个活动,“中心”举办讲座,主题涵盖老北京胡同建筑特色和交通对于老北京保护的影响等,目的在于丰富活动参与者关于老北京的知识,以及对老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老北京之魂”是“中心”举办的系列讲座之一,“老北京的人,特别是生活在胡同里的人,一方面是老北京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保护老北京的一个特别主要的角色。”因此,将老北京人的代表请到讲座上来,对“老北京之友”活动非常有意义。
“老北京之友”活动由“中心”和“在北京”(that’s Beijing)杂志社共同发起,主要是希望通过志愿者在老城胡同里定期的走访来监控北京老城的保护现状,了解依附于胡同的北京传统文化,并一起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硕果仅存的几片老城区。“中心”执行主任胡新宇介绍,志愿者还将在“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创造性的绘制出区内“文化小径”的路线图,并提出改进和完善保护工作的建议。
胡新宇介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官方的老城区保护方案:《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简称《保护规划》)。《保护规划》由北京市规划委组织有关专家撰写,并于2002年2月通过了北京市政府的审议。《保护规划》对于计划中圈定的25片保护区制定了详细的保护原则和标准,以确保保护区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另外,规划中对于每个保护区的现状和特点都有详细的描述,并附有重点区域的详实地图和所有相关图表数据。在不少这样的区域,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以保护和重建传统的古都风貌,但是在更多的区域,执法的力度相当松懈,对保护方案和原则的理解十分薄弱。“‘中心’将《保护规划》作为“老北京之友”胡同巡视活动的基础。我们将依照《保护规划》来确认哪些地区的保护工作按方案进行的好,哪些地区的保护工作进行的不好,甚至违反政府所制定的相关保护方案。我们的工作将有力地协助北京市政府贯彻执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
另外,“中心”还将依据“文化小径”路线图开发出高品味的旅游项目。按照这个设想,每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都将拥有一个“文化小径”旅游地图和与之相应的徒步自助旅游宣传散页,以此达到帮助游客,甚至社区居民了解胡同的历史,宣传胡同保护意义的目的。胡新宇说,活动中发现的部分成果将在“中心”网站发布,或者通过《在北京》杂志以及其它国内媒体发表,最终将汇总成一个报告,递交给北京市市长办公室及相关部门。
中心概况
“中心”于1998年成立,2003年在北京民政局正式注册,2006年经过战略调整后开始拓展工作范围。“中心”的工作遍及全国,而之所以叫“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因为机构在北京注册。“中心”目前已在全国不同省份的乡村或城市地区开展了很多项目。
“中心”致力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的一个全国性资源中心,希望通过为地方社区提供保护意识、保护策略、组织战略和实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来达到在地方上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与此同时,以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契机,协助当地民众脱贫致富。
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于主要工作目标,“中心”把工作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进行文化遗
产保护教育,因为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是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是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七年里,“中心”已经给不同的社会团体,以及学校、政府部门、执法机构,以及普通大众开展过上百场培训;二是社区文化遗产咨询。这是“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心平均每个月收到将近两百个热线电话寻求建议和帮助;三是文化遗产示范保护项目,该项目主要体现“中心”为了深度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所作的努力。“中心”通常选择那些有明确文化遗产价值,但是坐落于相对偏远的乡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项目进行抢救。
“中心”曾得到泰国詹姆士汤普森基金会,美国驻华大使馆,北京市政府等组织和个人的资助。目前,“中心”团队由创始人何戍中指导,执行主任胡新宇负责协调。另一位工作人员张帆是美籍华裔,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张帆原本应于2008年毕业,为了继续留在“中心”工作,张帆决定推迟一年毕业,这个决定也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项目的资金支持。另外,“中心”已经选定了一个北大的高才生,明年年初开始工作。
(徐辉)
联系:胡新宇
010-65691127
huxinyu@bjchp.org
www.bjchp.org
甘肃省绿驼铃环境保护促进会
2006年对于甘肃省唯一的民间环保组织绿驼铃来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喜忧参半。“上半年的发展太顺利了,下半年出了许多问题,对组织打击很大!”绿驼铃的负责人赵中发出深深的感慨。
甘肃省绿驼铃环境保护促进会(简称绿驼铃),正式成立于2004年11月4日。最开始,它以甘肃地区高校已有的环保类组织为有生力量,目标是建立立足甘肃辐射宁夏、青海等周边省份和地区的民间环保组织,为改善已经恶化并仍在加重的西部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绿驼铃已经逐步实现了由一个学生团体向一个专业环保社团的蜕变,这一过程进展得迅速而有力。
今年六月初,赵中和他的“战友”们喜迁新居,这个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明仁花苑的整洁明亮的房间,成为“绿驼铃”的新办公室。“有了固定的办公室,对我们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绿驼铃起码不用为房租和住址的变动发愁了。”谈到“新居”的事,赵中又来了精神,“房子的产权归GGF(绿色资助基金),暂时免费提供给绿驼铃使用。”GGF帮助绿驼铃购置房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这个草根组织在环保领域中所作努力的肯定。
在此之前,绿驼铃刚刚完成了发展史上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5月29日,兰州石化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因其泄漏的苯胺和硝基苯可能对黄河水源构成污染,绿驼铃作为甘肃本土环境NGO第一次介入环境突发事件。在该突发事件中,绿驼铃结合自身能力和优势所在,确定了自己作为甘肃环境NGO,从倡导、社会调查、代表公众参与监督三个层面介入此次事件,进行资料收集、宣传、参与的行动计划。此次行动意味着绿驼铃完成了向专业的环境组织的转型和过渡,相对于过去那些环保教育宣传和理念推广等基础型活动,不能不说是一次质的飞跃。紧跟着,迁入新址两周后的绿驼铃召开第一次理事会议,标志着绿驼铃向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又前进了一步。
但是,仅仅在一个月之后,不幸的事件发生了。7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学“绿色之家”高富浪在参加2006年甘肃省大学生绿色营B线--甘肃玛曲县若尔盖湿地考察活动中,因营救队友不幸溺水身亡。甘肃省大学生绿色营活动是绿驼铃为联系国内高校环保社团,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促进环保宣传教育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出现事故,我们作为主办方自然要负一定的责任。虽然目前家长还没有进一步要求,但将来肯定会有的,甚至是法律渠道。”赵中表现出一丝的疲惫和无奈,“这次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我们组织的影响挺大,到现在事情还没有处理完,我们的许多工作也因此暂停了”。
然而,真正让赵中感到担心的是,溺水事件对绿驼铃组织本身的冲击引发了许多组织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负面问题,“事故的发生,使组织的凝聚力也下降了。”赵中说,“其实,事故只是一个导火索。自8月以来,绿驼铃的专职人员的雇用、财务方面等都出了些问题,现在正在一步步地处理。”赵中表示,希望通过绿驼铃这次遭遇的意外事故,提供一个反面的例子供大家借鉴,“绿色营全国各地每年都有,绿驼铃的安全工作也不算最差的,但是我们仅举办了两届就出了事故。而其它各地绿色营的隐患也不少,幸亏还没有出事。希望其它的组织以绿驼铃为戒,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
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波折和意外都是常事,对绿驼铃而言也是如此,事故也是一柄双刃剑,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会成为促进NGO加强自身管理和能力建设的契机。回顾绿驼铃两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人们不能不为他们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从最初的水果贺卡活动,到开展自己的实践项目,绿驼铃走得每一步都很塌实。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完成了多项环境教育活动,正在进行和计划开展的内容则包括:甘肃水环境项目、绿驼铃通讯的编写、甘肃荒漠化地区环境教育乡土教材的编写、兰州市中小学环境教育及现状调查、兰州市动物园义务宣讲、绘制绿色地图以及赛加羚羊角市场调查、赛加羚羊保护交流等等。
为提升绿驼铃自身能力,加强其与外地环保组织间的联系。绿驼铃先后选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22人次前往北京、西安等地参加针对民间组织的能力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绿驼铃成员拜访了在京国内外环保组织并进行了交流。作为甘肃省的东道主,他们也热情接待了相关组织人员的到访。这些培训及与国内外其他组织间的交流学习,提升了国内外NGO对绿驼铃的认知度,推进了绿驼铃同其他组织间的沟通与联系,也提高了绿驼铃组织建设能力。
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绿驼铃积极利用可获得的一切外部资源。迄今绿驼铃已与甘肃兰州、张掖两市14所高校、17个学生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许多社团也是在绿驼铃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并逐步发展起来;同时,绿驼铃充分发挥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整合西部有限的图书、资料、资金、信息资源,实现在甘肃的最大共享。与媒体保持联系也是他们的“法宝”,除了当地的主要媒体甘肃电视台,西部商报,兰州晚报、甘肃经济日报等之外,绿驼铃也在策划“绿色记者沙龙”活动,建立交流的平台号召当地各地媒体关注西部的环境保护工作。
由于甘肃的地域特性,绿驼铃在将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环境和社会进程中也做出了许多努力。绿驼铃同当地的少数民族社区和组织保持着长期和友好的联系合作,比如与兰州穆斯林NGO――兰州穆斯林文化教育促进会曾共同举办过“大手牵小手”关注少数民族失学儿童的成长,营造健康心理生活环境等活动。2005年、2006年绿驼铃所主办的甘肃省大学生绿色营两次前往甘肃南部藏区,进行生态考察、环境教育。绿驼铃的成员也包括汉、藏、回、苗、满等各民族。
绿驼铃最近的一次活动是发起关于保留并发展兰州无轨电车的建议书,这项环保呼吁行动取得了成功——兰州市拟撤销34路电车的计划最终停止,这是甘肃草根环保组织的又一次胜利。(宁锐)
联系:赵中 0931-2650202 greencambell@126.com www.greencambell.ngo.cn
云南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
从秋入冬。每年这个时候,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的会员都要在大山包等候黑颈鹤的到来。云南昭通,海拔3364米、总面积达192平方公里的大山包,是世界珍禽黑颈鹤全球东部越冬种群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有“鸟类熊猫”之称的黑颈鹤,曾被某国际环保组织宣布将在2000年灭亡,今天它们不仅仍以其美丽的姿态飞翔在大山包,而且数量还在年年递增。在这个人鸟争地、争食的边远贫困地区,不少村民怀着朴素的乡土感情,加入到保护黑颈鹤的行动中来。中国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这个地处滇东北高原由昭通民众自发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功不可没。
中国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以“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为宗旨。从这个宗旨的概述中就可以看出,协会的工作涵盖两方面内容,一个是野生动物的保护,包括喂鹤、养鹤、救鹤及护鹤;一个是生态维护,包括营造大山包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环保,也包括与发展有关的事务。
大山包位于云、贵、川三省的交界处,属于高原山区,气候十分恶劣,自然灾害频繁,耕地面积少、农作物产量低,是全国的特困乡。每年一二月份,大山包被白雪覆盖,黑颈鹤难以找到食物,必须进行人工投食,以缓解“人鸟争食”的矛盾。“我们摸索出一条规律,把投食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黑颈鹤经过长途迁徙飞到越冬地的时候,这时它们急需补充能量;第二阶段是在雪天黑颈鹤找不到吃的时候;第三阶段是从春播开始一直到黑颈鹤离开越冬地。” 协会会长王昭荣介绍道。
从参与筹备志愿者协会至今,35岁的王昭荣已经投身黑颈鹤的保护工作八年整了。王做过中学教师、报社记者,当过大山包的乡长助理、区委宣传部的副部长,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昭荣结识了多年来自发考察、保护黑颈鹤的生态摄影家孙德辉。经过孙德辉的介绍,他才真正了解到这些美丽动物的稀有与宝贵。与其他单纯的文学爱好者、摄影人不同,他与孙德辉一道由最先的“拍鹤”、“写鹤”发展到“爱鹤”,最后于1998年12月4日大山包发现黑颈鹤十周年纪念日,在民政部门的批准下正式发起成立中国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
环保宣传和教育是协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黑颈鹤的行动中来,协会编辑出版了会刊《黑颈鹤》、文艺副刊《绿色风》;协会多次组织志愿者在昭通市四县(区)以及毗邻的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贵州省威宁县草海等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开展活动,撰写相关论文及调查报告,举办摄影展览,进行环保座谈,开展公益演出;以“环保走进校园”系列活动为题,先后在市直各大、中、小学校作数十次环保宣讲;还到昆明、深圳、北京举办展览,又联合绿色浙江环保组织在杭州开展了救助黑颈鹤的行动,并派出会员到南宁的18所高校进行巡回演讲,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共同呐喊。
协会的会员完全依靠着一种高度的志愿精神开展行动。因为大部分会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学习任务,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还常常需要出资投入保护行动。为了确保定时完成投食工作,协会专门在昭阳区大山包乡、巧家县马树乡和会桥县大桥乡等黑颈鹤的栖息地,聘请了6名当地有责任心的村民作为投食员和护鹤员,在喂鹤的同时,让伤鹤和病鹤能得到及时的救援。他们与黑颈鹤朝夕相处,对这些美丽的大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显然,光靠会员和当地百姓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协会始终努力争取获得外界的支持。八年来,协会争取到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全球绿色资助基金、英国环境发展基金等国际环保组织的援助,总共为黑颈鹤投放了6万多斤食物,保证了它们的安全越冬。协会的成员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环保会议,扩大协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此外,他们努力与地方政府、社会和当地村民维系友好的合作关系。作为全球惟一从事黑颈鹤保护的非政府组织,协会的合作伙伴除那些国际基金会之外,还包括昭通市几大局、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等职能部门,而协会会员则来自社会各界。正是这些良好的外部条件,保证了协会稳健的运作和发展。
在王及其协会的管理者看来,NGO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要“内外兼修”。外部条件好起来的同时,NGO的自身能力建设和公开运作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我们有组织的自主性,重大事项都是坚持理事会决策制度,真正实现了公正、透明、阳光。实践证明,个人英雄主义是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民间组织不是政府的对立面,而是政府工作的有益补充。”王说,“第二届理事会以来,协会还特设了一个‘财务总监’,有权对不合理的开支进行否决,年度财务收支报告都由理事会通过之后又刊登在会刊及网站上,接受会员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财务管理至关重要,每一分钱都是善款,它决定着我们所从事事业的兴衰成败。”
现在,为把环保工作向纵深推进,协会正积极争取资金,将志愿服务工作由单纯的野生动物保护和环保拓展到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医疗救助、灾情调查等慈善领域。对此,王的解释是:“环保不是孤立的。黑颈鹤生活在大山包,与鹤朝夕相处的当地老百姓其实就是保护黑颈鹤最前沿的‘战士’,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保护黑颈鹤的工作是做不好的。而要让老百姓支持协会的环保工作,就必须让老百姓享受到环保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他才会真心实意地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成为当地环境保护的生力军,也才有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时,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扶贫救助。”
下一步,协会打算筹集资金组建“绿色救助网络”,寻求相关组织解决大山包村民的燃料问题,惠及更多的山区贫困群众。燃料问题并非小事,因为大山包地处高海拔山区,不出产煤炭。为了解决生活用煤,老百姓要么花高价购买从外地长途运来的煤炭(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要么只能开挖沼泽地中的“海垡”,这就破坏了黑颈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如果能够筹集到这笔不菲的资金解决“燃煤之急”,那将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宁锐) 联系:王昭荣 0870-2156416 hjhbh@126.com
www.hjhbh.com
玉妥云丹贡波医疗中心
玉妥云丹贡波医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麦宿地区。2001年底,“中心”得到德格县民政局的成立许可。它是德格县第一个、也是甘孜州第二个非营利组织。
虽然组织的名称是“医疗中心”,但“中心”工作内容是面向群众的全面服务,以保护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与高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教育、文化、经济、医疗等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中心”的工作
“中心”的主要工作范围包括:保存并发展正统的西藏医药事业;通过诊治病人和制作良药的传统西藏医术来培育新一代西藏医生;为农村地区的普通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免费为生活贫困的百姓提供医疗服务,改进农村地区的营养、卫生及公共卫生条件,协助孤儿与残疾人;维持天然药材的可持续性地采集与管理;为当地藏族社区提供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方式的培训;传统方式下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等。
维持天然药材的可持续性采集与管理是“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高山药草的分布极为分散,且生长速度缓慢,但随着藏药市场需求增加,出现了药草的过度采拔。加上人们以不当的方式采拔全株药草,导致一些高山药草面临绝种。针对这种情况,“中心”在德国米索尔基金会(MISEREOR)的部份资助下进行了藏药草栽培试验。
此外,“中心”还正在德格县麦宿地区和白玉县的德龙乡开展数个项目。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中心”开办了手工艺术班,教授唐卡画、壁画、屋内装饰画、木匠、木雕、金银加工、铁匠、浇铸铜像、泥塑佛像、陶器、缝纫、纺织等;同时开办了计算机班、扫盲班、藏医班等;“中心”的造桥项目、卫生环保项目、参与其它NGO项目也在进行中。
除了持续推广已经实施的项目,“中心”未来还打算开展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引进西医医疗、藏药药草保育等项目。
优势和困难
麦宿主要人口藏民有12,000人,其中80%农民,20%牧民,主要生活来源是放牧与一年一获的农收。“中心”和当地的村民及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由于能直接了解当地需求,加上长期深耕服务于当地,社会服务经验丰富,“中心”的工作得到当地寺院与乡民的支持。据“中心”的对外联络人噶布介绍,在几乎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一直都是运用当地乡民参与项目建设。这个运作机制让“中心”在2004年10月没有资金援助的情况下,动员1500名当地村民,历时4天,完成修建一条4.5公里的道路。“中心”在注册前在自然生态保护、卫生、教育、职业训练班等方面开展的项目就多次得到政府的肯定与表扬,曾获颁各种州、县级的先进奖,2005年获得甘孜州第一届“绿哈达”奖,所以现在“中心”推展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得到政府的支持。
当然,“中心”也面临各种困难。噶布认为,由于宣传不足等原因,除了得到过德国米索尔基金会的资助外,暂时还没有其他的国际发展机构对其进行资助,存在资金不足问题。现在“中心”的六名工作人员全部是兼职,不利于正常开展工作。噶布说,“我们现在做的项目比较多,兼职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有些项目资助方要求提交项目报告或财务报告,我们通常会拖延,联络不便时甚至几个月都联系不上,非常麻烦。” 鉴于此,“中心”开始面向社会招聘全职工作人员。另外,“中心”也面临师资不足、缺乏专业的城市志愿者、缺乏科技,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
“中心”前身
“中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六个乡村合作成立的普马乡合作医疗站。1981年实施包产到户政策后,“中心”的会长洛热彭措承包医疗站,并发展成宗萨寺藏医院,其后又在藏医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心”。20多年来,洛热彭措一直致力于推动高山自然生态保育、贫困医疗救助与传统文化保护等社会服务工作。因为邻近乡民的生活普遍非常穷苦,藏医院向来都给贫困乡民与僧人免费的医疗与药物。“但面临社会经济的快速变革所导致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急速破坏等种种问题,洛热彭措发现个人力量不足,必须引入外界资源,有组织地从事社会服务,扩大影响以维护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平衡,所以成立了‘玉妥云丹贡波医疗中心’”噶布说。(徐辉)
联系:
(中心) 洛热彭措
627255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麦宿达玛乡
0836-8221666
(成都) 噶布
610200双流县西安路小区10栋2单元5楼9号
028-85809322
yyma@163.com或karp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