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何谓NGO图书?是泛指所有由NGO参与出版的图书呢,还是以NGO为内容的出版物?是仅指以国际书刊号正式出版的图书,还是也包括一些机构内部印行的非正式出版物?”
无论从现代图书分类目录,还是NGO行业的认知情况看,“NGO图书”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意在对NGO领域存在的出版物作一个总体性梳理和分析,举凡以NGO为内容,或者由NGO参与出版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出版物,皆在考察之列。不过,限于笔者的接触和了解,本文重点考察以NGO为内容的正式出版物。
“学院派”:以NGO的组织管理为内容的出版物
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数据库,笔者对1994年以来国内著作和国外译著中,以NGO为内容的公开出版物情况,做了一个大致统计(由于篇幅限制,无法一一列出作者所统计的公开出版物名单,感兴趣的读者可发邮件至office@cdb.org.cn索取)。
统计显示,国内以NGO的组织管理为内容的公开出版物,基本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而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从发展时序来看这些出版物,其表现为:第一,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第二,西方NGO及社会工作译丛(其中又以美国为主);第三,本土NGO管理能力建设。
最早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内地学术研究机构开始对“公民社会及第三部门”的关注。这不但与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相关,也与其时学术界热衷的“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理论紧密相连。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妇女大会,可算是NGO组织在国内第一次较大规模的亮相。此后引发了一批介绍国外NGO组织运作实务的图书,但总体而言仍比较零散。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内管理学浪潮的兴起,陆续有一些西方NGO管理及社会工作的著作被引入国内。翻译这些著作是为了服务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大部分著作都以欧美教材(特别是美国)居多。在借鉴国外NGO管理学经验基础上,陆续有学者及实务工作者开始对本土NGO管理能力建设进行著述。
通过对这些出版物的内容作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第一,大多数著作(包括译著)集中于NGO管理概述,属于教材普及性,且内容大同小异;第二,本土NGO管理类著述多体现为“国外理论(或纸面经验)+本土实践”,实际上是“理论实践两张皮,貌合而神离”;第三,对于NGO生存与发展的多层面问题及其复杂性,缺乏专著性论述。如在NGO的法律政策背景、内外部治理、财务管理与运作、战略营销等方面,都缺乏专门论述。确实,此方面的本土资源目前还乏善可陈,更多是借鉴国外先行者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然而从国外译介著作来看,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仍然是严重不足。
此外,从这些出版物的目标读者群来看,高校师生(尤其是行政管理学、社会工作者等专业背景者)、NGO从业人员(含NGO研究机构)是其主体,基本上没有面向普通公众、城市中产阶级(企业白领、公务员等)群体的出版物。而NGO的发展及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壮大,很大程度上可说是与中产阶级的壮大一脉相承。在此意义上,笔者暂把目前以NGO为内容的公开出版物,统称为“学院派”著述。
总体而言,无论从出版物的数量,还是出版内容所涵涉NGO发展的主题,内地NGO图书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内地关于公民社会培育与NGO发展的智力资源,从理论到实践,目前主要来自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
值得一提的,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国内公民社会的加速发展在NGO图书出版方面也有所反映——除了涌现出一批关于“社会响应”和“灾害救济及管理”方面的著述,也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基金会治理的图书。在一定程度上,这或许反映了把整合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的基金会推上了前台,并寻求一种对立足本土的善治的迫切需求。
至于以NGO为内容的非公开出版物,据笔者的观察,数量上不是很多,内容上也不超出上述公开出版物的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行动者”:以NGO关注领域为内容的图书
这一类图书与上述不同,是以NGO作为行动者,及其所关注的领域和所从事的社会工作为内容的出版物。在此类出版物中,NGO的参与出版,主要是为其他组织或个人的、以NGO关注领域为内容的著作提供资助,这尤其体现在境外基金会或有政府背景的“国字号”基金会身上。其次是将自身所从事的项目工作成果,以出版物方式来呈现,NGO在此成了图书内容的提供者或编辑者角色。由于境内外NGO的关注领域涵盖了扶贫、赈灾、医疗、卫生、教育等诸多领域,尽管总体数量上比较可观,但由于分散在各个角落,故显得不成系统,不上规模。
此类图书,除了一些正式出版物外,大部分是以非正式出版物方式存在,而且是对项目过程或成果的总结,先在内部印行,供同行参考借鉴。由于很多NGO关注的领域和工作方式的独特性,使得这类出版物的受众面相对狭小。此外大多数出版社基于市场前景的考察,对出版此类图书兴趣和动力也不是很大。而正式出版的此类图书,也往往是获得了一定的出版补贴,才得以公开印行。而且在发行上,出版社也没有什么积极性去推动,很大部分还是由著作方自行回购、自办发行。总体来看,这类图书可说是一种“没有遵循市场逻辑的非市场化出版物”。
期刊出版:夹缝中求生存
以期刊方式来传播NGO动态和公民社会成长情况,基本上处于“地下运作状态”。鉴于目前国内书刊管理体制的局限,NGO以公开刊号出版的刊物,基本没有。包括国内较早出现的,在业内影响比较大的几家刊物,基本都是非正式出版的,而且这个过程也一波三折。
除了反映行业动态的上述期刊外,更多的非正式出版期刊,是以各NGO组织的工作通讯、简报等方式出版的。比较有名的,如《自然之友通讯》、《富平家政通讯》、《打工妹之家通讯》等等。这类期刊数量很多,基本在NGO各自的交往圈子内流通,在工作中随机发送。其社会影响和传播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该NGO本身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而言,此类期刊中,做环保教育与社会倡导工作的社团,如自然之友,其期刊的影响力比较大。
总体来看,这类期刊基本都是免费派送的,影响主要在NGO同业之间,而其相对于社会普通公众而言,仍然是比较陌生的。
新势力:蓬勃兴起的网络出版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和出版,也逐渐成为NGO领域的一个基本手段。在出版方式上,一是出版电子书,与纸版图书或期刊同步发行;二是专门出版电子期刊或通讯。在线订阅,线上下载,邮件群发,人际传播(SNS)是主要的发行渠道。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电子刊物,是《NGOCN通讯》(现改名为《NGOCN电子简报》),它以提供行业内最新、全面的资讯,获得了业界广泛的知名度。
此类电子出版物的传播影响,难以与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的网站、博客、微博等相抗衡。但如果从传播内容的深度、全面和广博性看,电子出版物还是有其优势的。不过,这需要立足网络时代的读者阅读心理和习惯,开发出与之相应的电子出版物形态。而目前,NGO领域的电子出版物基本还是纸质出版物的翻版,并没有发展出一些与网络阅读习惯相适应的读物形态,比如文章的精炼性、信息的关联度链接、借力新的阅读软件等。可以说,NGO领域电子化出版物的发展,其路漫漫。
NGO领域的“行业出版人”
以上是基于出版物形态,而对NGO领域的出版物所做的行情观察,那么从NGO领域专业从事出版传播的组织来看,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国内对NGO的定位更多是“行动者角色”,绝大部分NGO所从事的都是社会改良类活动或项目,如果视出版为一种达致目的的手段,则NGO可能会在项目中设计传播的元素。而以出版作为主要工作手段,从事传播推广、政策倡导的国际NGO则近乎没有。尽管这些国际NGO大都有将西方的原理和制度普适化以在中国推广,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策略上,他们一般采取与政府部门合作,从事具体的项目工作为主。
然而在本土NGO中,将自身明确定位于从事NGO研究、教育、培训以及传播倡导的,倒是有几家。
最典型、影响也比较大的,要数NPO信息咨询中心和中国发展简报。前者作为追求在NGO领域提供专业化信息咨询服务的机构,出版在NPO信息咨询中心的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成立以来的十年间,该中心组织翻译、编著了十多种关于NGO组织治理、项目策划、财务管理、法律规制、问责制度等为内容的出版物,很多著作还来自于它组织的培训教材。相应地,此类出版物在NGO各种培训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同时,其创办的《NPO纵横》(现改版为《社会创业家》杂志),在业界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中国发展简报则主要是以丛刊的方式,对行业内的事件、动态有比较全面、深入的报道分析。它的定位,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本土化、逐步专业化的过程。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是国内比较早从事NGO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机构。为了满足基本教学和研究的需要,该所策划了一套NGO论丛,除了译介西方的作品,还收录了一些国内研究者的专著。不过,总体来看,大部分作品在本土创新方面的贡献不大,在学院以外的影响很小。
中山大学公民研究中心,在行动研究、本土案例发掘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其部分出版物正是此一类成果的体现。还有诸如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所等组织机构,出版也是其从事研究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上述这些机构,主要专注在NGO出版物内容方面。如从图书策划、市场发行等角度考察,仍谈不上专业化。严格意义上来说,国内的NGO领域还没有专业出版人。
NGO中文图书出版的前景
通过上述考察,不难发现NGO中文图书出版,存在下述特点:
第一,出版物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读者群体有限。这在根本上,与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程度较低、社会工作起步较晚紧密相关,因为没有那样一个固定而较广泛的读者群市场存在。西方国家所谓“政府、企业与NGO三足鼎立”的格局,在目前的中国仍是难以实现的。NGO在中国不可能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势态,也决定了NGO的出版策略不可能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子,一味朝向盈利性模式迈进。
第二,在公民社会与NGO发展领域的出版物有一定影响力,但主要限于“圈内”,而且深度和广度都显不足。该领域的出版物主要体现在对国外NGO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译介如“乐施文库”系列,以及对本土民间社会的思考与行动,如曾经的《民间》季刊及“人间丛书系列”。但是从数量、涵盖面(只涉及NGO治理与筹款)、深度上看,都无法跟港台和欧美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出版物相比。
第三,出版项目以非专业化管理为主,专业化的出版发行人才缺乏。这在资助出版的图书中体现最为明显。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是,经济效益低下,社会效益也难于衡量。
基于以上观察,这里不妨对未来国内NGO中文出版物的前景作一个分析:
在笔者看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NGO领域的图书出版方针,仍然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从而谋求公益传播与市场化出版的平衡。这也许是置身当今经济战国时代,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与无奈——如同传统人文类读物无法跟理财、管理类读物市场相抗衡,而需要给予特别的扶持一般。但从长远来看,对此类人文、社科类读物的呵护与扶持,却是具有永久性价值的。
国外NGO管理的理论和案例类的译介和出版,仍然很有必要,并随着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拥有更多的读者群体。而针对公众教育、政策倡导工作的各类正式/非正式出版物,包括简报、通讯、报告等,也将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出版物作为NGO项目成果、工作内容的一种深度、全面的呈现方式,在发挥长期传播效果方面,将具有比网络传播、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更大的优势。这一点,应成为NGO出版策划的原则和重点。而此方面的出版物,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构成NGO中文图书出版的主流。
(作者系贵州亚泰职业学院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