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回顾与反思:从“遵道模式”到撤离遵道

前言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来自各处的企业、NGO与个人志愿者,一起在绵竹市遵道镇建立了“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志愿者办公室”),并在抗震救灾期间开展了有序、有效的志愿服务,这一工作模式创造了地方党政和民间组织合作救灾的新模式,同时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双重褒扬。志愿者办公室因为在政府、企业、NGO、社会资源等四方关系协调中起到的作用,被提升到“遵道模式”的高度予以评价和推介,而在2008年的7月绵竹市对参与救援的机构和志愿者的表彰中,“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被授予“绵竹5・12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2009年5月初,在“5・12”周年祭即将到来之际,志愿者办公室在几经变迁之后,除万科志愿者外,从去年“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成立后陆续参与的各方志愿者选择了退出现有“遵道社会资源协调办公室”的工作,在将近一年的运作之后,曾被多方看好的所谓“遵道模式”终于花果飘零。

        从最初大量的机构、志愿者涌入遵道各自工作,旋即成立“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再到更名为“遵道社会资源协调办公室”,这项民间多方合作参与救灾的历程,一方面依赖于大量志愿者的付出与努力,一方面又得益于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前所未见的地震面前,民间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被唤醒,国人爆发出空前的志愿热情(就客观事实而言,此前于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故而在灾害应对、信息传播等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前现代特征,对国人的刺激和影响远远无法与汶川大地震相提并论)。在国家资源和民间资源的双重介入下,遵道镇的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获得了很好的实践机会。而志愿者协调办公室的设立,一开始被寄予的厚望,不仅是在灾后救援与重建中发挥作用,同时也被视为一种新的社会尝试。至今,这个尝试的意义仍然有待于客观的沉淀和冷静的梳理。志愿者办公室最终在各种压力和客观的困境下悄然收场,作为一场并不算成功的“乡村实践”,除了已经被反复提及的成绩之外,其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问题,启发了什么样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最终获得什么样的经验,这些都是有待于分析和厘清的。

        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遭遇的困局,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出民间机构在参与救灾和重建过程中的困境。同时,志愿者办公室在运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也或明或暗地折射出某些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但本文无意于建构一个高度来分析和批评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几经变迁的工作历程,仅从一个深度参与者的角度,记载和回顾参与的过程——其中亦不无个人之感性经历,并侧重于问题的提出和必要的反思。

 

机构合法化困局

        2009年4月初,志愿者办公室(此时的称谓是“遵道社会资源协调办公室”,主要服务于各村社区中心的志愿者在合作机构的支持下到陕北培训。期间,留守在遵道志愿者向我知会了后方的动态,提到镇政府已经间接表达了即将取消“社会资源协调办公室”的意向。而实际上,志愿者办公室也一直在考虑机构合法化,并在前期与绵竹市团委进行过沟通,考虑将我们的志愿者服务团队注册,除了对现实环境的因应,实质上是希望藉此建设一个更有凝聚力的机构,从而能更好地提供服务。从陕北回到遵道后,志愿者办公室希望尽量降低客观环境的影响,仍然继续推进工作。4月13日,志愿者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重新分析和审视我们志愿者遵道的志愿服务工作,再次厘清志愿者的工作思路并碰撞出方案,那天的效果实际上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在组织建设的角度去考察的话,这样的碰撞其实很有临时抱佛脚的嫌疑,如果一个机构具有核心的价值观和凝聚力,再有相应的执行能力,我们原本用不着开这样一个会来重新激发志愿者们的动力。

        随之而来的4月14日,绵竹市团委的一份文件被传达给了我。《关于加强志愿服务团队和个人管理的通知》主要根据市政法委维稳会议的精神,针对在绵竹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志愿者的旗号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决定规范志愿者管理”。

        这份文件中,将志愿者明确划分为“注册志愿者”和“社会性志愿者”,所谓注册志愿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在各级团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而社会性志愿者,则“是指没有经过登记注册的,愿意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文件中建议“以接纳注册志愿者为主”。在“规范志愿者团队登记”这项内容当中,文件表示:“合法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应是在各级团组织、志愿者协会、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性公益团体。”文件后面规定:“对于无法提供合法身份证明,没有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介绍信的和没有从事志愿服务,或者志愿服务内容与当地的需求不相符的个体和团体予以劝退。对于打着支援灾区的旗号进行违法乱纪活动的个体和团队取消其在绵服务资格,予以清退,并视情节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收到文件之后,我们很快与各合作方进行了沟通,并针对文件要求准备了相应的材料。但同时各方也在分析,根据绵竹市团委的文件精神,此前镇政府有关领导私下的一些表态,及综合各方反馈的信息来看,志愿者办公室目前面临的问题暂时没有更好的斡旋方法。 

 

社区评价及政府需求差异

        自去年10月此“社会资源协调办公室”的设立,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初衷,现在的社会资源协调办公室更像是一个下属机构而非当初多方平等合作参与的志愿者平台。此前我们认同的“以社区为基础,在对社区有利的前提下提供援助和志愿服务”的工作原则,需要在更合适的方式下去重新落实。经历了将近一年的工作,我们与社区的关系实质上并没有达到完全的信任和认同,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经由如此考虑之后,我们在4月20日之前进行了一项小范围的简单调查。

        调查持续了近一周,访问对象一共44人,都是通过志愿者在其服务的地点共6个村随机抽取的,采取的是无结构式的访谈,访谈对象包括普通村民、村民组组长、村委会成员。主要了解三方面的内容:

        对过去遵道志愿者开展的工作与提供的服务有什么看法。所有被访问的对象都持肯定的态度,大多数被访者给予了志愿者高度评价,尤其老人谈到志愿者时显得比较开心,认为志愿者很热情,做出了很多贡献。

        对志愿者正在进行的各项工作有什么样的看法。针对这个问题,有4到5名被访者表示了并不了解或是完全不清楚,其他被访者认为志愿者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老人、残疾人、儿童和社区中心图书馆的建设等工作。

        对志愿者有什么期望,希望志愿者还能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被访者的回答非常之广泛,除了希望继续对弱势群体关注外,还希望解决一些建房资金和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的就业技能。

        通过这次比较简单的调查,对照自身近期来的感受,我们明显感受到志愿者办公室的总体工作在走一个下坡路,作为专注于建设社区中心的志愿者,我们也感受到很多无奈,很多志愿者重生困扰和迷茫。志愿者办公室发展到这个时候,单纯地讲“我们不是来做好事的,而是来把事情做好的”这样的理念,已经不足以让志愿者理解和回应我们的工作。扎实的能力建设和提供服务一样显得尤为重要了。

        事实上,在2009年1月份,社会资源协调办公室就已经组织志愿者进行过调研,“从当地村民、政府干部及志愿者本身三个方向开展调研工作,由万科志愿者汇总形成《2009年遵道志愿者工作思考》,拟从规范志愿者内部管理规范、开办针对农民的就业知识培训及建房指导、持续开展板房书屋及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本地志愿者等方向展开工作。”限于篇幅,此次调查的具体内容此处不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镇政府方面调研情况”部分指出:

        “目前政府和老百姓就灾后重建问题矛盾较大,政府已没有精力投入恢复生产及长远发展战略的思考;近期希望志愿者不要给政府添乱,志愿者要‘严进宽出’,严格按‘办公室’制度流程开展工作,敏感事项要知会政府;中期希望志愿者给政府提供一些产业扶持思路及资源,必要的话政府可以进行考察;远期希望志愿者结合遵道人文地理实情帮助做一些招商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工作。” 

 

内省:未及形成的核心价值观

        综合两次调查的情况来看,整个遵道镇各个层面对志愿者的要求,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志愿者办公室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超出了既定的职责范围。在长达一年的服务中,志愿者办公室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自身的定位,向被服务的社区和人群准确传达出自身“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信息。虽然此前提到过志愿者办公室的治理/管理架构,规划了远景和长期工作目标,甚至也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策略。这些战略层面的表述是完整而自洽的,不过遗憾的是这些东西从来大多停留在纸面和会议上,或是开始了从某一角度的切入——比如持之以恒的社区中心建设,还远远谈不上步入正轨。实际的情况是,直到我们退出的时候,还有很多设想来不及开始实施。

        实际上,之前提出的“我们还能做什么”的问题,表现出的是志愿者们在自身定位和执行上出现的迷茫和纠结,究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关于政策环境、能力建设等方面固然重要,社科院杨团老师也提到:“尽管在紧急救援的阶段,这个志愿者办公室集合了20余家的NGO的力量,集中救灾,对社会资源协调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遵道模式解体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持。但显见的是,NGO在中国生存的大环境是艰难的。从目前来看,NGO在灾区的重建中不是没有空间,但光靠NGO仍然不行,中国的NGO组织发展的时候短,规模小,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力和财力来胜任这样的工作,这需要政府先把台搭好。”同时,也有朋友善意地指出:“走到今天,志愿者办公室内部合作形式亦存在问题。致力于做一个地区的实体服务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服务实体,但从遵道来看,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一些重要合作伙伴又中途退出。即便政府没有收紧政策,这个团队的最后也会变得松散,效率不高。且随着外界对遵道关注的减少,缺乏资源后盾,没有获得有力的支持是办公室面临的一个窘境。万科虽然有实力,也致力于尽企业的社会责任,但企业与NGO的理念毕竟不同。”

        但我们认为,外部环境和机构能力建设是显而易见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问题的核心乃在于志愿者办公室一直未能建立起核心价值观。合作的各方几经变化,人员流动频繁,办公室在后期虽然设立了理事会但起到的作用有限,办公室自身的任务和工作方向也逐渐失去自主,对于一个一直未能实现有效的规划和管理的组织来说,人心散了,队伍自然也就不好带了。再谈持续和深入,所倚靠的更多的是来源于前期志愿者协调办公室时期的努力与工作延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遵道志愿者办公室的工作成绩,都是来源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个志愿者的努力和付出,许许多多的工作与现实困难,“依赖的是个人的能力而非组织、制度的力量去解决”,这在前期紧急救援阶段而言是卓有成效的,但进入逐渐平稳的重建期,建立规则与建设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介入其中的各方本位意识逐渐凸显,亦即是前文提到的“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志愿者办公室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也就渐行渐远。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所谓“遵道模式”,其实这和很多社会实践是一样的,一开始它并没有设计,但是后来慢慢有人觉得这个东西好了,就有了设计,有了提炼。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分析和享用这份财产。再谈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我们得到的经验是,必须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作求真、求是、求诚的沟通。放在遵道而言,这个共同的基础就是以遵道各社区的利益为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遵道  遵道词条  撤离  撤离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回顾  回顾词条  模式  模式词条  
公益

 BiddingForGood:公...

E惠社招募翻译志愿者:详情查看E惠社网站志愿者招募版块    将消费者和广告者与慈善机构和学校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拥有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