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管理费的话语变迁

 

管理费,在2011年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汇。围绕这个敏感词,公众莫衷一是,在民间机构中也议论纷纷。在11月28日的新浪微博上,民间机构的诸多人士就为此争得一塌糊涂。

 

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慈善就是一个好心人把一笔钱送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手中,但是当一群人开始创立机构,更专业更大规模地来运作慈善事业时,其中以前由单个好心人自己承担的费用就浮出水面。为了做好这件事而需要付给这群人相应的活动组织费用,这就是管理费

 

如果放在商业领域,所有人都会认可,规模运作、集中运作是最节约成本而且能创造最大成效的办法。在公益领域也当如此,如邓飞先生运作的“免费午餐”,寥寥数人的一个团队,就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以前零零散散的民间爱心人士难以企及的高度,数千万的善款筹集到位,多个地方的学校儿童有了稳定保障。

 

然而,即便是运作如此规模的公益项目,依然也要被“管理费”问题困扰。当捐款人是奔着“3元一顿午餐”来捐款的时候,工作团队的工资从哪里出,是否要办公室,是否要拨打电话、发送信件,是否要出差到外地探访等等问题就冒出来,非常让人头疼。

 

在我看来,管理费的问题变得如此烫手,公益机构的公信力不足、社会公众对于职业化运作公益的不理解是一方面的原因,其根子更在于管理费的话语形象就很不恰当。

 

伴随着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进入公众视野的,是公益行为的“零成本”,无论有多少争议,公众看到的,是他掏自己腰包捐钱的同时,他的机票住宿也是个人负担的。于是公众接触的有限信息,是应该充满爱心充满奉献精神充满牺牲的慈善组织,竟然从善款中定额提取了一部分费用。而相比之下,这些慈善组织不仅缺乏陈光标式的活灵活现的形象,更缺乏对管理费的生动描述,呈现给大众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固定比例。

 

直到今日,当我代表机构进行筹款面临捐款人时,他们往往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机构是否会从他们的捐款中提取管理费,提取多少比例的管理费

 

“提取”这个词,相当的邪恶。“比例”这个词,更加的邪恶。在这样的话语中,管理费就像手续费,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是捐款人为了达到公益目的而付出的额外成本。“管理费”的这种形象,就这样被非常明确地固化了。

 

捐款人不了解“管理费”这个词还不打紧,一旦他们开始了解的时候,“提取”和“比例”这两个词就像挥之不去的噩梦,开始困扰捐款人和慈善组织。这时,管理费不是一家机构为了高效运作慈善事业所必须付出的组织管理成本,而是慈善活动之外的附加,一个可以控制的损耗“比例”。

 

这样的误读很容易从中国人受过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中找到对应的模型。兑现在受益人身上的钱或物被视为价值本身,是真正的“成本”,而慈善组织所收取的管理费,可以对应为剩余价值,是超越真实成本之外的部分。

 

此外很不幸的是,慈善组织自身也难咎其责。很多管理费是简单粗暴地按固定比例定额扣除,并简单粗暴地套用“国际惯例”作为回应,而具体支出情况又不为外人所知。久而久之,如前文所述,管理费就异化为一个按比例固定“提取”的黑箱形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捐款人关注的重点就不再是管理费的公开透明问题,而更容易滑向管理费的比例问题。

 

既然公众高度关注比例这个数字,那这个数字就自然是越低越好,甚至干脆到底,出现了零管理费的做法。

 

“零管理费”一词,无论在英文还是中文语境下,更多是指一些特殊产品的商业运作模式,公益领域并没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定义。

 

目前我所知道的“零管理费”一词,最早来源于汶川地震。面对这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在媒体公众的高度关注下,中国红十字宣布对这批捐款不收取任何管理费用。对此,新锐作家韩寒将其直接总结为“零管理费”。

 

此后,管理费一直是使公益领域倍感纠结的议题,数年后,上海三家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基金会,对外宣称“零管理费”。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表达和行动或许希望一劳永逸地终止对管理费的争论,使那些只愿意将自己的资金百分百投入受益人身上的捐款人可以放心捐款,不用操心运营机构所需要支出的工作成本,不用操心慈善机构的全职工作人员到底拿了多少工资。

 

此举貌似解决了这部分捐款人的疑虑,但给职业化运作慈善事业的团队留下了另一个命题,那就是如何负担工作团队的费用。

 

对此,首倡“零管理费”的机构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也就是“零管理费”不是说运营一个公益机构不需要费用,而是指所需管理费并不是来自于捐赠项目款,而是通过资金所孳生的利息、其他个人捐款、投资获得收益等方式来解决所需要的费用问题。

 

这样管理费就有了三种理解或定义方式:

 

(1)慈善机构按照固定比例从善款中提取的费用,是普通人参与公益的“手续费”;

 

(2)慈善机构为了职业化地高效运作慈善事业所必须付出的组织管理成本,也就是机构的财务报表中体现在“管理费用”栏目下面的费用;

 

(3)慈善机构采用“零管理费”模式,可由慈善机构本身消化解决,不需要普通捐款人额外负担的费用。

 

在话语体系中,如果一个词出现多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就很容易被混淆,或者被按照最常规的理解方式式去认知。

 

管理费的第一个定义最容易被联想,第二个定义需要一定思考才能理解,最后一个定义则需要深入的思考。不难想象,一旦普通公众接受了第三个定义中的“零管理费”概念,会直接将第一个定义中的手续费联想为“零手续费”。因此一家机构无论是基于固定比例收取了工作费用,还是基于实际需求产生了工作费用,都将尴尬地面对观众对这部分开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质疑。

 

从传播角度而言,零管理费无疑在管理费备受质疑的今天大受欢迎。因此,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对外宣传“零管理费”。

 

就在11月末,新浪微博上民间机构围绕“零管理费”一词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这个词的一方有一个核心逻辑,就是不能用一个模糊的词汇误导公众;而支持这个词的一方,也有强烈的理由,也就是不能因为公众可能误解,就不使用这个定义,而应该让他们接受。

 

这就又带来一个挑战:管理费是一个专业领域内的词汇,将管理费的概念重新定义,然后渗透到大众话语中已经不易,让大众接受定义的革命性转变更是困难。或许在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后,菊花早就不仅仅是一种花了,但是管理费依然还是管理费

 

因此,重新赋予管理费一词的合法性,靠话语的取巧是一种模式,而其最终的道路,还是通过法定的公开透明让公众理解管理费,以程序正义来换得捐款人的信任。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现阶段基金会为获取捐款人认可而压低自己员工工资等方式控制管理费,以及过于压缩公益项目运行中执行方运营费用的现象,将能够通过程序正义重塑管理费的形象,随着捐款人的成熟而慢慢地改善。

 

回想过去,我在餐馆点菜时,要不断地盘算这盘菜的菜和肉在市场上要花多少钱可以买到,餐馆和自己做菜的差价有多少,从而点到那盘最“实惠”的菜,尽管不一定那么可口。仅仅几年后的今天,我已经能很理性地选择合适的餐馆,点适合自己口味的菜品。

 

或许,捐款人从敏感地盘查公益机构的管理费比例,到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价值取向的公益机构,只需要几年的功夫。那时,管理费这个现今备受关注的词会渐渐淡出公益领域的话语体系。

 

(作者系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儿童发展部副总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管理费的话语变迁  管理费  管理费词条  变迁  变迁词条  话语  话语词条  管理费的话语变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