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请点击此处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参与灾援的NGO数量,可以根据当时成立的两大联合救灾协调机构的情况来推断。NGO四川救灾联合办公室成立时发起参与的机构有100多家[1]。2008年6月,签定协议书成为四川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以下简称“5.12中心”)成员的有46家机构,这46家机构都是带着具体项目进入灾区的核心成员,另外还有30多家外围机构。我估计进入汶川地震灾区的组织,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家,另外加上学生社团、志愿者团队、短期进入又撤离的机构,前后总共约有500多个团队和机构。当时四川社科院社会学所与富平学校合作的《志愿者加油站》(由福特基金会好邻居项目支持)项目,包括各高校川籍学生在内的参与者就有1200多人。2008年8月高校开学后,大批志愿者团队离开灾区。此时政府也开始加快重建,要求老百姓回家建房,各种工程开工也吸引了一大批劳动力,青少年开学回到学校,各个NGO的活动中心也就没有什么服务对象了,灾援行动进入低潮。
到2009年上半年,一些NGO还有部分灾援项目继续执行,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对NGO而言最为艰苦。政府开始做灾后重建,有的地方开始劝退NGO和志愿者,另外NGO的很多紧急救援项目也在这段时间内结束。记得2009年8月去北京参加第一届公益组织交流会,(南都基金会)徐永光问我还有多少家(做灾后重建),我说包括NGO、社工站和志愿者的项目团队在内还剩50多家,这段时间是最难的时候。2010年下半年,政府重建规划开始实施,由于又有基金会开始提供支持,NGO的钱到位后,灾援NGO数量又有缓慢增长。2011年汶川地震3周年时,在地球村(乐和家园所在的)大坪村举办了一次纪念活动,大概有60多家组织参加。现在估计在512灾区的NGO,包括社工站站点在内有80多家。
2013年,这些组织的很多项目又都面临结束。南都基金会2008~2011年的灾后重建项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项目都在2008~2011年执行完毕。另外世界银行的“发展市场项目”,诺基亚与宋庆龄基金会、金光集团合作的“阳光家园项目”,PCD(社区伙伴)的“社区影响”项目等也资助了一些公益机构参与重建。中国扶贫基金会2011~2012年灾后重建投入500万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招投标项目,扶持在地服务的18家机构,加上进行研究、提供支持和评估的3家机构,共21家机构获得资助。还有一些零星的项目:如爱德基金会、台湾川盟和台湾红会、宣明会、乐施会、国际美慈、仁人家园、香港红会、无国界社工、香港高校等都在灾区有援助重建的项目。这是大概的总体情况。
2011年底~2012年初,成都市开始实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大批四川本地的 NGO和志愿者团队,包括一些有境外NGO背景的机构,都获得正式注册。这些坚持下来的灾援机构终于迎来了公益环境的相对好转。
5.12地震前,四川就存在一些致力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机构,如WWF、PCD、国际小母牛、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根与芽、四川蜀光、保护国际等,这些机构在紧急救援结束后,都逐步回到自己的工作领域,如果灾区有项目就做,而不是刻意去做灾后重建的项目。
变化最大的灾援机构是5.12之后出来的一批新机构。如中国心、爱有戏、心家园、益众、益多、乐康、一天公益等。它们中很多是原来的志愿者团队,通过NPI(恩派)的孵化成立起来的,五年多来也得到了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如原5.12中心从2010年在乐施会资助下开始的川道学苑,每月组织一次学习活动,总共有155家机构(组织)549人次参与。这些组织这些年得到项目资助,在坚持中得到成长。如心家园,本来是一群志愿者,经过NPI孵化,后来得到诺基亚阳光家园项目两年的支持,两年后就遇到公益大环境的改善。
到4.20芦山地震,最先发起和参与救灾的全部是5.12灾后成立的新机构,基本上没有原来发起成立512的老机构。尚明公益、张国远创办的NGO备灾中心等都应该算汶川地震后成立的新机构。
2008年能够形成NGO的联合救灾,成立5.12中心,缘于PCD青年实习生项目,正是基于实习生项目这个网络建立了组织间的联系。PCD的实习生项目与救灾本来没有关系,因为借助这个网络,参与机构跨越了日常的工作领域,机构负责人彼此的联系又比较密切,具有基本的信任和合作的基础,5.12灾后大家就一拍即合。芦山地震后出现“成都公益组织420联合救援行动”,也有类似的网络基础。
5.12地震多大程度影响了四川公益组织?其实对它们的生存状况改变不大。总体上,灾后重建NGO生存状况都挺艰难。当时基金会的资助标准基本上是每月1500元的人力经费,仅仅让灾援NGO能活下来。现在4.20芦山地震情况好了很多,例如腾讯基金会一个村投入一个约50万元的项目。南都基金会的项目也有30万,NGO还可以整合其他资源。5.12灾后重建的时候,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个项目才10多万,最多20万元。
基金会对灾援NGO进行资助的时候,重要的是不要光考虑眼前需要,要考虑受助机构的长远发展,通过一个项目能培育起一批机构,这才是基金会应该做的。汶川地震后,为NGO提供资助的基金会,基本上就是支持项目,只给灾区物资、服务,都没有想到要去培育机构。不培育机构,谁去做项目呢。这次芦山地震,南都基金会第一时间就是给灾援机构的资助,只有支持机构,他们才能去救灾。现在,南都基金会、腾讯基金会、青基会、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等5大基金会的观念有了一些转变,在理念上都很明确,要支持机构,支持能够长期在村子里扎根、能坚持的机构。
至于NGO是否都一定要去灾区?也需要根据机构特长和情况有所选择。有的机构适合驻点(如社工机构),有的适合跑面(如专业机构)。如NGO备灾中心,就明确自己不驻点,需要紧急救援或做减防灾教育的时候再去灾区。也有的机构,去灾区是因为有资源、有需求,可以扩展服务领域,或锻炼队伍。
(付涛根据四川尚明公益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郭虹访谈访录音整理)
[1] NGO四川救灾联合办公室2008年5月13日成立,5月30日解散,总协调是时任攀枝花东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的张国远,他后来创办了NGO备灾中心。